王凯丽 袁彩凤
(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04)
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息息相关,纸与纸板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纸与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纸与纸板产量9270万吨,消费量9173万吨,2015年,预计全国纸与纸板消费量11470万吨,纸与纸板总产量达到11600万吨[1]。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纸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今后全球纸业发展将面临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问题,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尤显突出。
2010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有3700多家,纸及纸板生产量为9270万吨,比2005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消费量9173万吨,消费量9173万吨,比2005年增长54.7%,年均增长9.1%。造纸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以上企业纸及纸板工业总产值由2622亿元增至5850亿元,增长123.1%,年均增长17.4%。目前,我国纸及纸板人均消费量68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木浆用量由2005年的1130万吨增至2010年的1859万吨,占总用浆量的22.0%,其中,国产木浆用量由371万吨提升至708万吨,比重由7.1%提升至8.4%;废纸浆由2810万吨增至5305万吨,比重由54.0%提升至62.7%,其中国内废纸浆的比重由27.8%提升至38.0%;非木浆用量基本保持稳定,比重由24.3%降至15.3%。
“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对草浆生产企业和较大污染源点和重点流域造纸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关停了制浆造纸企业2000多家,淘汰落后产能1000余万吨。2010年,造纸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95.2万吨,比2005年的159.6万吨降低40.4%,排放强度由万元产值0.069吨降至0.018吨,降幅为73.9%。“十一五”期间,吨纸浆平均综合能耗(标准煤)由0.55吨降至0.45吨;吨纸及纸板平均综合能耗(标准煤)由0.83吨降至0.68吨;吨纸浆、纸及纸板平均取水量由103m3降至85m3。;吨纸及纸板平均消耗原生纸浆由427kg降至340kg。但是2010年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仍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8.6%,COD排放量占全国工业COD总排放量的26.0%,造纸工业仍是全国COD减排的重点行业。
我国造纸工业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数量少,其影响力、带动力有待提高,小企业、弱势企业多,行业规模效益水平低。规模以上造纸企业销售总额仅与世界前四强合计数相当,按照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在3724家规模以上造纸企业,大型企业33家,仅占0.89%,中型企业388家,占10.42%,小型企业3303家,占88.69%,由于小型企业数量占绝对多数,规模效益水平低,导致污染治理水平较低,造纸工业小而散的局面急需改观。
由于国内原料林基地建设迟缓,供材有限,非木浆发展受到清洁生产新技术开发滞后的影响,加上国内废纸回收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纸纤维原料自给率难以提高,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造纸工业的木浆消耗量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我国的纸浆需求基数大,且木浆的消耗量也在逐年大幅度增加。2010年,我国进口木浆1137万吨,比2005年的759万吨增长49.8%;进口废纸2435万吨,比2005年的1703万吨增长43%,我国造纸工业对进口纤维原料的依存度高达40%以上。
我国造纸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比较薄弱,产学研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足,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上缺乏自主创新的产业化重大成果。大型蒸煮、筛选、漂白设备,高得率制浆设备,高速纸机流浆箱、靴式压榨、压光机、复卷机等关键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我国造纸工业中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的产能仍占35%左右,物耗、水耗、能耗高,是造纸行业的主要污染源,其COD排放量约占行业排放总量的47%,产品质量、物耗、污染负荷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急需加大改造或淘汰的力度。
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国际市场作为补充控制总量,稳定国内市场供给。严格控制产能过剩纸种的重复建设,引导市场有序竞争。
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提高木纤维比重,扩大国内废纸回收利用,科学合理利用非木纤维原料。
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提升工艺、装备自主化水平。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注重“三废”的综合利用,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改变盲目追求生产、消费高白度纸张的理念,鼓励生产使用再生纸、未漂白纸和低白度纸,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纸,倡导纸张重复使用,遏制过度包装。
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到境外兼并重组,建设原料林基地、纸浆和造纸项目,合理利用外资,实现内外资协调发展。
总之,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监督引导、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创新以及公众的监督参与,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才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造福于子孙万代!
[1]国家发展改革委.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
[2]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10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造纸协会,2010.
[3]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5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造纸协会,2005.
[4]国家环境保护部.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