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林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江西 上饶 334109)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的财会教学中应该以理论知识的必需和够用为度,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操作技能训练, 实现由注重传统理论教学向突出操作技能教学的转变,把实习阶段才进行的技能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对会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以技术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尤为重要。 按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教师主体的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在会计教学上,主要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旧框架,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教学当中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进行积极思考,从而不能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很被动,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生上完课就将教科书扔一边,知识点掌握情况也很不乐观,往往出现学到后面就将前面的知识全部忘光的现象。
自上世纪90 年代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以来, 会计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开始是“两则”、“两制”颁布实施,后来又陆续出台了一批新的会计准则和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 及《 小企业会计制度》 ,2006 年2 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并于2007 年1 月1 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从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全面接轨和过去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 但目前的教材内容还是旧内容,失去了时效性。
虽然现代教育逐步引人了幻灯片、电视录像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演示教学,但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仍然是当前会计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并且学生特别依赖这种教学手段,这也是多年教学形成的习惯性模式。 这样的教学手段己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适应不断更新的会计内容。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到多媒体和幻灯片,比如很多票据和凭证,学生在课本上看不到,也不理解,那么在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将这些票据和凭证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这些以后工作中要接触到的票据和凭证做一个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效果要比老师光靠嘴说好很多。
2.1 强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首先,充实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队伍,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工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使专家的指导更具全面性和针对性。 其次,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评教、评学的作用,使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实现“开门办学、开发办学、开放办学”。最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制定,提高教学效果,使会计电算化专业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
2.2 提高师资水平。 在“走出去、请进来、自我提高”的基础上,挖掘现有的师资潜力,倡导自我素质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完善。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向双师型教师过渡。在师资结构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70%,尤其是强化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使学生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2.3 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 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办学原则、教学模式,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专业教材和题库,使之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 围绕岗位要求,从实际应用出发,编写会计教学丛书。 在教学上重点针对技能培养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4 建好实践基地,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已建有五个实训与实践基地,如校内会计模拟室;校外的金蝶公司、上饶市会计事务所、信江会计事务所、上饶客车厂。 已建好的实践基地可满足批量学生进行各项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 在实践时间安排上,解决理论教学课时和单位工作时间安排冲突的问题。 另外,基地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应有大幅度的提高,边学边练结合综合实践,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强化技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改革考试形式。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以往习惯的闭卷考试改为笔试、案例、操作、面试、开卷等多种形式,改革分数分配比例,对专业技能课,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成绩。
2.6 建立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 为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专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标准,并对教学工作进展与教学效果进行绩效考核,规范教学工作。 另外,通过“四评”,即学生测评、教师测评、领导测评、督导测评手段监控教学,有计划地提高教学质量。
2.7 加大“产学结合”实践深度。会计电算化专业规划与建设必须与行业、产业、企业结合起来,面向一个行业,以点为突破口是确定专业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产学结合”实践中,立足于“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就会计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培养要求、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有可操作性的运作方案,为学院、学生、企业三赢创造条件。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 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通过模拟某种真实的企业环境。 列举大量的案例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的综合素质。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M].漳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
[2]徐文苑.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3]王斌.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敬佳琪.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