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师范院校培养化工人才的实践教学

2012-08-15 00:54:11柳彦梅张存良
科技视界 2012年18期
关键词:商丘校企人才

柳彦梅 张存良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既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形势不佳有关,也与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有牵连。 高等教育传统教学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对于师范院校培养工科人才,问题更为突出。 我国多数院校有限的实践教学偏重方法技能传授,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或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低,适应能力差。 解决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弊端,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工科人才和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有效途径[1-9]。 美国斯坦福的发展证明,优秀企业需要有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大学进行联合研发,这样既可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又可通过企业对科研院校的投入提高校企双方的科研水平, 改变院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问题。校企合作还为企业和学校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环境,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 国内校企合作现状

国内的校企合作近些年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合作深度、广度和稳定性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 由于缺乏相应机制,大陆的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未能紧密结合,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企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和研究所集聚了大量科技资源,但受现行科研评价体制的影响,科技工作者多重视科研的名和利,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文章的撰写或项目申报上,仅有为数不多的科研人员愿意承担科研风险,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研究。 其结果,高校或研究所积存大量无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少量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其转化率也偏低。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资源,国内企业多重视现有技术改造, 或疲于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问题,没有精力或者轻视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的基础研究。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足万分之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国际竞争力不强。 此外,国内多数高校缺乏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固定机构,校企合作多依靠科研人员的个人声望或社会影响进行,且缺乏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合作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2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2.1 构建合理机制推动校企合作

由于国内校企合作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合作流于形式,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善,要使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得到落实,需要构建合理机制。 2009 年2 月24 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组织、动员和激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深入企业、深入生产一线,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同年3 月24 日,科技部、教育部等7 部委联合出台 《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要求广大科技人员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到服务企业的行动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为科研人员服务基层和企业做好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和企业的政策环境。 由于我国多数院校属公立,由政府出面支持和推进校企合作有望改变依靠科研人员的个人声望进行校企合作的状况。

2.2 创建适于人才培养的大环境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即需要合理机制,也需要企业、学校、政府和社会创造适宜的育人大环境。 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生产现场可作为对学生实训教学的场所。 学校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坚持在传授基本原理之外,加强现场实习的课程和学分,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加强纵向衔接和横向统合,根据地区特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调整学校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培养,以技能考核检验教育成效,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证书(学力重于学历)[6]。 为使高校教师有精力进行应用研究和培养人才,政府应继续改革职称评定条件,分学科和专业细化标准,尽量减少对论文和项目数量的要求。 社会应创造合理务实的人才评价环境,真正形成能力高于学历的人才评价舆论环境。

3 校企合作培养复合性化工人才的实践

商丘师范学院是升本不足十年的省属本科院校,工科教学基础薄弱,为了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化学系与周边化工企业互利合作,采用合理育人方案,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高、适应能力广的优秀毕业生。 化学系毕业生就业率领先学院其它院系,也高于同一级别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

3.1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实战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环境,不同于高校的实验课程,不但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场地,还需要高素质专业师资、配套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商丘师范学院化学系依据培养方案,基于科研项目合作,先后在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龙宇化工和柘城鑫源化工等企业设立实训基地。 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为学生掌握工业中试放大和无菌操作,了解釜式间歇生产和化学原料药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龙宇化工和柘城鑫源化工则为学生掌握精馏,了解管道式连续生产提供了真实环境。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3.2 采用双师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院采取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化学系聘请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兆林,工程师曹广连辅助讲授《化学工程》和《中试与放大》等工程课程,笔者作为化学系的代表协助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申报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并利用化学系科研资源为公司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化学系郭保国赵文献等教学名师利用科技特派员身份, 在协助龙宇化工和商丘市创世伟业化工有限公司科研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经验。双师制密切了校企合作,提高了高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科研开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师资保障。

3.3 跟踪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

教育只有面向社会发展、关注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和授课内容,高等教育才能长远发展。 商丘师范学院化学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地域特点和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增开《数理统计》和《中试与放大》等工程通用性极强的理论课程,选开《应用电化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增加《有机合成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程的授课时数,压缩学生可以自学的理论课授课时数。 另外,增加学生进厂实践学习的次数和时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 通过校企合作,尤其是科研项目合作,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既弥补了理论教材的单一性和时效性不足的缺点,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4 结语

依托国家科技兴国政策背景,搭建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大环境。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了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 采用双师制密切校企关系,即提升了高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增强了企业科研开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 以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到教学中, 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

[1]褚景春,吴素华.华北电力大学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6:11-14.

[2]邓建高,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25-27.

[3]肖争鸣.高职材料类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35:34-35.

[4]杜蜀宾.更新观念构建高职学院实践教学服务平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28-28,60.

[5]王启田.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14:33-34.

[6]狄成杰.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3-14.

[7]何火娇,罗威,杨红云,艾施荣.校企合作办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8,5:38-40.

[8]张强,仝丙昌.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49-49,61.

[9]黄永铭.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11-12.

猜你喜欢
商丘校企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1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