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颗桃核》透视简单的幸福观

2012-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2年18期
关键词:桃核幸福感眼睛

马 林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对你而言,幸福是什么?

去翻词典,你会发现没有哪一个词典能给出“幸福”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 它不像房子和桌子是可以几十年不变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物体。 它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它随时会出现又随时会消失。

随便走进一家书店, 会很容易的看到一本本教授人们如何幸福的书籍,有些书甚至还光荣地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纳闷很久,不禁要问:现在的人们怎么了?大家都不幸福吗?为什么幸福也开始被当作一门课程来贩售? 倘若这些书真的那么有用,邓肯先生一定会买一本送给亨瑞,让他不至于在20 年后才开始明白幸福的真谛、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然而,幸福是一种感悟,不是人们照着白纸黑字做就能获得的,当然更不可能用金钱和权力买的到,要不亨瑞也不会痛苦那么多年了。 正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Real understanding must come from within.It can not be imparted by someone else. 对幸福的理解怎么可能让他人硬塞给你? 亨瑞在事业的成功面前痛苦了那么多年,他的妻子不可能没有劝说过他,但他仍然毫无改变直到两年前退休才悟得幸福的道理,这就足以说明幸福不可能“被”教授,它是我们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自己慢慢“悟”出来的。 这时候的我们看遍人生百态,懂得什么才是生活的重点。 因此幸福也是一种经验、一份总结。

文章以议论开头, 接以主人公二十年间的四段真实经历,着实赋予了两位主角真实的灵魂,令他们有血有肉,徐徐引出并证实:1)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2)幸福来自简单的事情。 四次见面的过程采用了倒叙的讲述方式,将二十年前、十年前、两年前和昨天这四次见面时亨瑞对生活的态度一一铺展开来,变化蕴藏其中。 二十年前应该是亨瑞三四十岁的时候,那时正是他事业的上升期。 他买下了村子里“a couple of cottages”,可见他当时的财产已经相当可观,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 十年前,他被聘为王室皇家顾问并在同一年受封爵士,此时他的事业可谓到达了一个巅峰期,但这一段的描写却恰恰是作者下了重笔,用极其诙谐幽默连带嘲讽的语气呈现出来的, 可见亨瑞的成功与他的幸福并不成正相关。 后两次的描写趋近温和,尤其最后一次的见面,作者引入了大量的对话,使得亨瑞的形象从最开始的生硬冰冷变成现在如此讨人喜欢。 “shout of sheer joy”、“a tribal war dance”、“unashamed ecstasy”通通是亨瑞性格转变最好的见证。

其实不仅仅是来自伦敦的亨瑞,如今社会上很多职场青年都是这样,三十多岁,正值事业年龄的黄金期,却终日神情冷漠、心事重重,一副苦瓜脸示人,对生活毫无兴趣更无激情可言。 他们为了取得职场上的成功不惜抛弃自己的爱好兴趣,一心追求名利。 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会设定另一个更高的目标,欲望被撑大,压力背上身,取得了成就,但却未能收获幸福。 之前发生的李阳家暴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阳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曾改变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态度,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学生的励志导师,他的事业可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但他事业的成功却没有带来生活上的幸福,2011 年9 月份发生的家暴事件让大家看到其内心的畸形,认识到事业能带来成就却不一定能带来幸福。 而这次事件也应该引起我们对成功观的深度思考:是否一味的追求成功真的能带来积极的结果。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 各类幸福感的书籍出现在各大书店说明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开始要为幸福付出一些努力了。各种关于幸福的讲座也在供求关系下应运而生。现在大家像老年的亨瑞一样,意识到了幸福的重要性。 在2011 年的12月22 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 年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住房条件和收入状况并非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而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依次为:“家人健康”、“夫妻和谐”以及“心态好”。 看来幸福不分国籍,不分年代,无论在亨瑞几十年前生活的伦敦还是在2011 年的中国,拥有一个和睦的生活氛围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都是通往幸福最便捷的道路。

文中出现了三次“眼睛”,而他们的功用也不尽相同。 第一次的“眼睛”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笑由心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内心的喜悦是可以用眼睛来传递并且感染他人的。 第二次和第三次出现的都是亨瑞的“眼睛”,但两次蕴含了不同的感情。 十年前那次相遇,亨瑞的眼睛好似死尸一般不曾饱含一丝笑意,反映了他事业万般成功而内心万般痛苦的无比矛盾又挣扎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次 “眼睛” 的妙用“laughing to heaven”都笑到天上去了,这该是多么真实开心的笑容! 想象一下亨瑞上扬的嘴角,弯成月牙的眼睛仿佛闪烁着光芒,好似眼睛里住着一个太阳,让人感觉那么的温暖和舒服。

文章以“桃核”命名,但在最后一部分才给出解释亨瑞与桃核的关系,一点点地将读者吸引到结尾处。 桃核,多么普通的东西,让它发芽也不过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但却能让亨瑞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一方面我们看到他的生活态度的确得到了改变,全身心呈现一种放松愉悦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说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是亨瑞“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他要养家糊口,要给妻子一个稳定富裕的家庭,他处于被动的状态; 那么种桃核则是他从小到大一直想做但从未做成的事情,他处于主动的状态。 主动状态下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才会让人感到真正的幸福。 因为那是他真心愿意做的事,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满足感和幸福感当然剧增。

幸福其实很简单,像种桃核一样。 人们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不够柔软、眼神不够犀利,所以才忽略掉了身边许多简简单单的小事情。 比如有一些读研的朋友会羡慕他们身旁工作的同学,因为他们早就开始赚钱,三年后的积蓄也许能够买辆车甚至付个房子的首付,但是你那么幸运比别人多了三年的时间去读书。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赚得到,可是读书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一旦踏入社会还有什么心思静下心来品味书中精华? 能够读书,就是一种幸福。

一位智者曾说过,要趁年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老是想着等赚了钱再去做,因为以后很难再有同样的机会也很难再有同样的激情了。 正如Heraclitus 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条河流随时会有新的河水流入,生活中也随时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 当你放弃了这次幸福的机会,就不会再有一模一样的下一次幸福的机会了。 二十年前的亨瑞也许就是想要等到功成名就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于是那三颗桃核愣是等足了他几十年。 还好亨瑞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明白了物质并不能带给他长久的幸福。 那么,对你而言,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放假回家吃到了好久不吃的山东大馒头;是跟着好朋友一起去爬泰山,等待着未知的日出;是一次无比糟糕的演讲之后收到好友安慰的电话并从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起心情就变大好;是看感人的小电影,号啕大哭……是的,幸福不一定要那么宏伟,幸福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桃核幸福感眼睛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借”来的成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手中的桃核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桃核上的长安城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