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战略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与物流业人力资源开发——基于云南省的视角

2012-08-15 00:43陈长瑶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物流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桥头堡中专学校昆明

陈长瑶,李 君(云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及国家政策倾斜,云南省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在国家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其中依托物流产业,发展大通道经济,对于推进云南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09年7月以来,云南省积极落实“桥头堡”战略,并不断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然而,建设“桥头堡”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复杂性、多边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物流人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源的主要生产手段,是人力资本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既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本存量得以不断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高质量的国民教育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前提。云南省的物流教育相对落后,对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要发展,物流人力资源需要开发,学校教育必定首当其冲。

1 学校教育与云南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通过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http://www.yn111.net/default.htm)上登记的学校来看,2009年,全省一共有高等学校61所。其中本科院校共有17所,高职高专类学校有44所。普通中专学校共有85所。

1.1 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1.1 学校的空间分布

目前,云南省共有本科院校17所,12所分布在昆明,分别是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和昆明学院;其他5所分布在大理(大理学院)、红河(红河学院)、玉溪(玉溪师范学院)、曲靖(曲靖师范学院)和楚雄(楚雄师范学院)。

从本科院校的空间分布来看,分布相对集中,即70.6%的学校集中在昆明,滇东、滇南和滇西各有一所。应该指出,教学资源的过度集中,一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空间聚集,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昆明及周边区域物流人才资源的补充,从而促进当地区域发展经济。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其他州市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特别是处于以远离昆明为核心滇中区域的大部分州市。

1.1.2 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

在这17所高校中,有5所本科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分别是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红河学院和昆明学院。从比例来看,设立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占全省本科院校的29.4%,应该说这个比例相对较低。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最早是在2006年,比较而言,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

这5所高校中,云南财经大学于2006年最先招收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他学校在2006年后陆续开始招生。而对于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院校很少,目前云南还没有物流专业的博士授权点,云南财经大学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主要培养物流工程方向的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在云南省5所招收物流专业的院校中,仅有昆明理工大学开设了硕士和本科的物流工程专业,其余各院校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研究表明,一方面,云南本科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十分单一,主要是物流工程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显然,这不能全面支撑云南省迅速发展的现代物流;另一方面,物流专业的开设只有5所学校,总量上偏少,因而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数量就少,无法向市场提供充足的物流人才,加之专业办学起步较晚,这与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形成较大反差。

从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本科院校中尚没有毕业生,相关的硕士研究生有10余人,其专业主要是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研究生还没有。换句话说,云南本科院校对于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云南本科院校在承担着云南省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任重而道远,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高职高专类高等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2.1 高职高专学校的空间分布

高职高专类学校共有44所,30所分布在昆明,曲靖、保山、丽江各有2所,楚雄、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玉溪、昭通、文山和普洱各有有1所。总体上,此类学校的分布也凸显出过于集中的空间格局,即68.2%的学校集中在昆明,曲靖、保山、丽江各有2所,其他区域没有分布。教学资源的过度集中,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高专的空间聚集,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但同时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其他州市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全面系统的开发。

1.2.2 高职高专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

在这44所高校中,有8所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分别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从比例来看,此类学校占到高职高专学校总数的18.2%,这个比例显然比本科院校的低,结合前面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除了本身物流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外,还受到国家在较短时期忽略职业教育的影响。

从专业设置方面,在云南省8所招收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学校中,仅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专科层次的物流工程专业,其余各院校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必须指出的是,对于物流经济专业的设置在云南高校中是缺失的。

从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到目前为止,云南省高职高专学校中已经有了毕业生,但是数量不足200人,并且其专业不是真正的物流,而是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保管等专业。换句话说,云南高职高专学校对于中低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起步,但是取得的成效尚不明显,这也意味着云南高职高专学校在云南省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教育空间。

1.3 普通中专学校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3.1 普通中专学校的空间分布

在85所普通中专学校中,42所分布在昆明,曲靖有6所,楚雄有5所,红河、昭通、文山和普洱各有4所,大理、临沧、德宏和玉溪各有3所,迪庆、怒江、保山和丽江各有1所。从云南普通中专学校的分布格局来看,有49.4%的集中在昆明,滇中、滇东和滇南的学校分布较多,而滇西和滇西北的学校分布很少,迪庆、怒江、保山和丽江各有1所。而普通中专学校是培养基层的管理、操作人才,对于云南各州市人才培养,特别是滇西和滇西北十分重要。云南省普通中专学校的空间分布,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同时也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物流人才资源的全面、系统的开发。

1.3.2 普通中专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

在这85所普通中专学校中,目前已经有些学校设立了物流的相关方向,真正的专业设置尚处于申报阶段。从比例来看,占到普通中专学校总数的11.8%。这个比例显然比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低。

2 学校教育在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以及“桥头堡”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云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就随之变化,即表现出对物流高、中、低等系列人才的需求不同。事实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云南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缺乏前瞻性,总是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在民办学校中更加突出。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能够很快培养出来,但是真正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却不多,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盲从性,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2 缺乏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

第一,物流专业在云南省刚刚建立,缺乏物流教育理论、缺少经验必然导致物流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在物流教育方面,云南省更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物流经济作为另一个发展方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物流经济作为物流专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能在宏观上把握物流业的整体供求与资源状况,很可能导致物流管理不够科学,以及物流工程学科中关注的技术含量因为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而无法实现,因此在欠缺物流经济合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云南省物流专业的本科教育体系无法完善。第二,物流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存在盲目性,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缺乏建立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简单的将传统物流专业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将过去的传统物流教师队伍迅速转变为现代物流教师团队。第三,办学理念保守落后,学科本位的思想严重,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中专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更显乏力,各阶段的物流人才培养良莠不齐。总体上,云南物流人才教育体系不健全,亟待完善一套具有高、中、初级层次人才的教育体系。

2.3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云南省自2004年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但各高校在持续扩招的同时,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却无法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物流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到管理、经济、工程、计算机、地理等学科交叉。但目前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计算机、管理或其他与物流相关的单一专业,对于物流的专业知识还处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储备较为薄弱。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专业,任职于不同企业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实践所学的知识,因此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师才能将物流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功底差的物流专业学生,但目前,在云南省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于一身的优秀教师数量十分有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的教师队伍尚未建立起来,物流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因此,研究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影响高素质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环节,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物流师资队伍亟待建设。

2.4 物流课程设计和教学缺乏特色

在梳理物流课程设置时发现,云南各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大同小异,没有突出云南的区位特色和资源特色。第一,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省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国际物流专业,仅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新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而在实施“桥头堡”国家战略的机遇背景下,培养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云南物流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期,云南省与中部、东部地区合作交流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相关的物流人才。第三,云南省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南物流的特色所在。

2.5 物流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

一方面,物流专业作为一门偏重实际应用和操作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注重实践,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过多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教学内容枯燥,结果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显吃力,动手能力较差,没有真正的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合作,理论教学难以与企业实践结合,使得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融入到物流的实际运作中,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急切需求。

3 结语与思考

3.1 把物流人才培养做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物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格外迫切,不仅是一般物流专业人才,更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专家。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云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云南省物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应该清楚,学校教育在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桥头堡”国家战略背景下,要把物流人才的培养做为一个系统工程项目来抓,从学校教育方面制定物流人力资源的培养计划,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建立多边合作、渠道畅通、手段先进、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物流人才培养合作平台。

3.2 加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物流人才教育投入。应设立省、州(市)、县(市、区)物流人才教育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与财政收入同步或超前增长。物流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物流高层次人才和农村物流实用人才培训、紧缺物流人才引进、边疆民族地区物流人才振兴和杰出人才奖励、重要物流人才工程的实施,从而解决云南省当前物流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

3.3 完善云南省物流人才教育体系

第一,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研究生、本专科以及中专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以及物流经济3个专业的设置,不断拓展与云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建设。第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区域发展的物流课程体系,特别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将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建立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切实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物流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放双边教育培训市场,开展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物流人才信息交换等活动。第三,建立一批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物流师资队伍,优化人才结构,保障学校教育顺利开展。

3.4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功能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功能,对学校物流人才教育实施宏观指导和微观扶持,帮助学校在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现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即依托社会的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完善学校教育机制;充分利用省内外、国内外两种教育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云南省物流采购与联合会以及其他协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物流人才培养。

[1]魏际刚,杨瑞东,张志敏.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6):20-22.

[2]张铎,刘景宇.现代物流与人才培养[J].中国物资流通,2000(4):37.

[3]陈舜,赵刚.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8):22-23.

[4]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桥头堡中专学校昆明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刘沛:深中牵手!东西岸融合桥头堡——马鞍岛
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昆明美
打造转型升级“桥头堡” 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中专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
摄影作品
中专学校健美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化研究
“桥头堡”的新机遇与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