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地区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2012-08-15 00:53郑思明王风臣李瑞霞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安阳生态旅游资源

郑思明,王风臣,李瑞霞

(河南省安阳县林业局,河南 安阳455000)

1 引言

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几年来安阳地区生态旅游日渐兴盛,原有的和新开发的风景旅游区已达30多处,森林面积达10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旅游区1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点2处,省级文物保护点5个[1]。但随着生态旅游热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盲目开发、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也比比皆是。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观念。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多学科多方位科学论证,方能投产。此外,还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否则,盲目和过度开发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2 安阳地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旅游过于泛化

生态旅游的泛化主要表现在景区开发和旅游经营过程中,把生态旅游泛化成自然旅游,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目前,生态旅游已被演化为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很多旅游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主导思想,将环境保护和当地收益抛诸脑后。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有21%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到破坏,12%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1%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8%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10%出现水污染[2]。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等因素有关。安阳地区属太行山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多属低山丘陵和平原,原始森林植被稀少,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2010年以来,各种类型的生态林旅游观光园急剧升温,仅2012年,安阳市新建、续建规划面积在100~2000亩的各类生态林旅游观光园就达35处,总面积达 1.26 万亩[3]。

生态旅游泛化根源在于生态旅游开发法制不健全和暴利驱动。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我国现行法律本身就存在缺失(比如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及监管),而对现行法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分旅游开发商受生态旅游暴利的吸引,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投资生态旅游业。

2.2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监管机制

目前安阳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几乎处于放任无序状态,生态旅游的暴利、民间资本的膨胀和缺乏规范融资,促使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投向生态旅游业。但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致使名目繁多的生态园、观光园一哄而上。这些项目多数是由业主老板建设,缺乏理性的市场需求分析和科学的建设规划。混乱无序的建设导致许多空间距离很近的生态园、观光园内容雷同,缺乏特色,资金浪费严重,也给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同时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这些生态园在建设过程中过多修建人造景观,破坏了生态环境,而政府部门监管又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无意中纵容了这种行为。

2.3 旅游资源的粗放,重复开发

生态旅游热的兴起和不计成本的开发,引发了生态旅游利润的虚增,促使许多地方纷纷把生态旅游确定为当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到生态旅游上来。许多景点更是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修建旅游设施,盲目扩大旅游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索道的建成,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

3 建议与对策

3.1 搞好科学规划,促进有序开发

地方政府要协调旅游、林业、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由旅游部门牵头,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态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要贯彻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不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生态的开发行为。对单个景点的开发,政府主管部门要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突出每个景点的特色,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3.2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促进生态旅游良性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喜欢到大自然中游览,“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越来越成为时尚的旅游项目。地方政府要科学引导、政策扶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在宏观上做好科学规划的同时,制定扶持政策,促进生态旅游良性发展。

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充分利用原生态资源。如安阳县二龙山的庙宇建设,即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应协调好旅游开发商和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使生态旅游既能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使旅游开发商得利,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

3.3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改变那种认为“生态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有特殊影响和持续性的破坏,一定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规划环节抓好环境评估,进行可行性论证;建设环节抓好资源保护,对原生态自然环境和文物资源要严加保护;经营环节抓好环境保护,确保不因为旅游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开发项目要坚决予以打击。

4 结语

生态旅游要实现良性发展,始终离不开一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有科学规划、依法治理,多方位、多措施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才能让生态旅游沿着科学轨道,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实现我们深入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1]郭天亮.太行山森林火灾防控技术[R].安阳:安阳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2010.

[2]冯天洋.我国生态旅游进程思考[D].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0.

[3]李博文.安阳市春季造林小结[R].安阳:安阳市林业局,2012.

[4]佚 名.生态旅游市场分析[EB/OL].[2012-06-28].http://iask.sina.com.cn/b/19311279.html.

猜你喜欢
安阳生态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安阳之旅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资源回收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