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命题对破解“四种危险”的启迪

2012-08-15 00:48史进平宗荣俊谢燕红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赶考西柏坡危险

史进平 宗荣俊 谢燕红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石家庄 050400)

“赶考”命题对破解“四种危险”的启迪

史进平 宗荣俊 谢燕红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石家庄 050400)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毛泽东清醒地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将进京执掌全国政权称为“进京赶考”,并谋划了具体的执政方略。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再一次向党长期执政敲响了安全警钟。借鉴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的“赶考”意识和对“答卷”完美回答,对破解当前形势下“四个危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西柏坡时期“赶考”的历史经验

在西柏坡,为成功破解“赶考”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为向执政党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准备,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赶考”路上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很好地历史性经验。

经验之一:坚持人民至上。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民心向背是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革命即将成功,新的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毛泽东依然坚持人民群众在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认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在1948年的九月会议上,明确提出即将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级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专门做了阐述,指出我们党要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这一思想明确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为“进京赶考”时为谁执政指明了方向。

经验之二:坚持不断学习。在政党历史地位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三大战役胜利后,新的形势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觉悟水平、进取精神、创造能力等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当时,党中央适时地提出培养既懂打仗又懂经济建设、管理城市等综合多能型干部。为提高党员干部的各方面能力,中共中央决定创办大党校、大军校以及各类中等学校,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所需要的较高级的人才。为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毛泽东又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了12本必读书目,并指出“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一系列措施使党的干部的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为如何执好政准备了必需的干部人才。

经验之三:坚持完善党的约束机制。党的制度是党的领导原则和领导方式、方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党的领导实践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通过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健全党委制》等一系列决定,强调了实行党委集体领导的重要性,指出:“一切重要问题(当然不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或者已经会议讨论解决只待执行的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作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地委、旅委以下的党委亦应如此。”这就正式从决策事项和领导机构方面,明确规定了实行党委集体领导的范围,使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统一领导得到大大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党和军队的威信,对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具有促进作用。

经验之四: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革命之路即将完成,党内由于胜利而出现了很多不良情绪,党中央考虑更多的是全国胜利后如何防止和克服腐败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为此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的这一系列论述实质上对党在成绩面前是否具有忧患意识,为更好地长期执政敲响了警钟。

二、“赶考”背景与“四个危险”下的当前形势的对比分析

1949年3月,党中央赴京建国前夕毛泽东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当时中国共产党能否将革命进行到底,能否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能否长期执政是摆在大家面前极为重要的课题。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综观历史,赶考背景和四种危险的当下形势虽然有着时间、环境等的不同,但在面临的任务、挑战及角色的转换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角色。赶考时期是如何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所要承担的角色依然很多:经济要解决的是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民生是解决分配问题,民主是解决好人民当家作主问题,文化是解决民族复兴问题。从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来看,有些政党经济搞得不错,但也可能失去执政地位,所以如何成功扮演好执政者这个角色依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赶考时期是如何把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而在当前形势下,是如何把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成为全面小康型社会。赶考时期的“从无到有”,当前形势下的“从有到优”都是一种质的飞跃,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后者更难。

三是所面临的挑战。赶考时期是解决如何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问题;而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改革进行深化的问题,革命到底和改革的深化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决心,所以这一问题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在赶考的路上,而且同样处于重大转折点上,所以西柏坡时期赶考的经验依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着借鉴意义。

三、 牢记“赶考”使命,破解“四种危险”

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历史性经验,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记赶考使命,破解四种危险,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1、树立竞争意识,破解精神懈怠危险

历史经验表明,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发展的初期都会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但在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就会出现懈怠涣散。自1949年共产党执政到现在已60多年,共产党员的规模已达到8千多万,执政期间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难免会出现精神懈怠和傲慢的情绪。

要解决这个难题,一是需要引入竞争意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实行竞争上岗,目前很多党政岗位实质上还是终身制,不能实现按照政绩考核进行聘任,这就造成一部分党政人员工作拖沓、作风涣散,在群众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实行竞争上岗,就可以实现能者上、劣者下的局面,既可以淘汰政绩不佳者,又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有危机意识,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强党政干部自律,除了引入竞争意识外,还必须从党员自身抓起,还党员以权力,在党内发展民主,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建立学习型组织,破解能力不足危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二要以科学的机制作保障,三要以科学的方法推动,所有这些都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学习。

要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肩负长期赶考的重任,就要坚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完善干部终身学习机制。第一,要建立起学习型党组织的考核评估制度,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要素、标准、奖惩办法,可以培养起良好学习风气和氛围。第二把定期考核与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等挂钩,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党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已经60多年了。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党仍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应对“四个考验”、防范“四种危险”的能力,确保党的执政使命的实现。

史进平,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宗荣俊,河北师范大学,讲师。谢燕红,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科员。

猜你喜欢
赶考西柏坡危险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喝水也会有危险
律师“赶考”法官
风雨西柏坡行
话“危险”
走进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