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观点
卫星导航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需求旺盛,前景很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以及百姓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必将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国内已有相关企业开始着手从事北斗应用终端研发以及北斗和GPS兼容终端的研发。这就意味着将来有一天,使用GPS终端的用户既可以单独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终端。随着卫星导航市场的日趋成熟,相关的行业标准也亟待完善,需要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资格鉴定审查的过程,以进一步规范市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李德仁
印尼8.5级地震应再次引起我们的警觉。需要千百年积累的能量,为什么能凑得那么整齐,集中在几天、几年内同时释放?这表明地震的能量纵然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成分,然而,从短期内连续集中释放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尚需警觉其快速供能机制。大地震发生的地方、时间分布还是有些规律的,如这次地震也发生在午后。这都说明,一些地震,如果有构造的关联,即使看上去距离很远,实际上可能关系密切。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震学家 许绍燮
中国信息产业急需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加工能力并不差,至于芯片设计能力,我们起步晚,的确与国外有一定差距。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生态环境,从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一直到应用软件,建立自己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完全开放的,但其发展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不用总跟在人家后面。要在产业价值链上占据较大份额,必须在自己的硬件平台,尤其是在开源软件上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虽然这样做目前看起来势力小、发展慢,但不真正改变产业链格局,我们的信息产业没有希望。信息产业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要从做中国人自己的指令系统开始。中国不缺信息产业人才,在AppleStore上开发软件的很多都是中国人,而且有些做得相当不错。大公司都没有动。华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企业,但现在看不出它有做这件事的决心;联想可能想做,但这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其每年的利润还难以支撑;如果靠龙芯、梦兰这样的公司来挑大梁,他们力量不够,不现实。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很多中国公司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希望能由政府出面组织,或者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联盟来推动这件事。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可能军口还好些,民口做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
我看到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的孩子全都争着当官当企业家挣大钱,我们的国家很难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媒体必须和科研人员紧密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从科普角度讲,要把科学的门槛降低,低到中学生都能看得懂而且想看的地步。我是搞数学的,数学里头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微积分。我现在有个愿望就是用漫画或者动漫讲述微积分。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师昌绪
20年来,我一直在做一流大学梦,从国内做到国外,再做“中外合作大学”的梦,最近又有了一流民办大学的梦。一流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一定有大师,学生不一定交得起学费,但一定读得起书;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最主要的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会强烈地感受到:是大学改变了他一生!并学会了感恩,时刻想着回馈母校;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美国之所以是头号强国,根本在于它是头号教育强国。在它的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占了极重要的地位,顶尖大学前20位都是民办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到2010年,中国民办高校已有676所,占普通高校的24.83%,在校学生47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7.22%。现实是三本学生总感到“低人一等”,这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育人的根本理念。我主张取消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类方法。凡是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火种的学校,能使大多数毕业生感到改变了自己生命轨迹的学校,就是高水平的学校。只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育人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争辩、追求真理的品格,我们的一流大学一样可以教育出“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杨福家
地球正处在壮年期,热量很大,可供我们利用的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地热能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巨大的自然资源,已成为21世纪能源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可再生资源中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最大优势在于稳定、连续和利用效率高。地热不受天气和季节变化影响,任何时候都能发电,可以避免风能、太阳能利用中产生的垃圾电。地热发电的利用系数高达73%,约为风能发电的3倍,太阳能发电的4倍。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最具现实意义,将替代化石能源为我国未来能源提供基础负荷。地热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一般来讲,150摄氏度为高温地热与中低温地热的分界点,高温地热用来发电,而中低温地热则直接利用。我国以中低温地热为主,高温地热主要集中在西藏羊八井和云南西部腾冲等地。经历了地热开发热潮后,我国地热利用技术尤其是地热发电技术没有形成积累,也正是这段时间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现在正是地热开发利用的最好时期,一定要牢牢抓住。一要加大支持力度,摸清资源家底;二要建立国家级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加强新技术研发,实施示范工程;四要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发电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学家 汪集旸
从服务首都大都市区而言,京津冀经济圈积聚了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北京新机场以服务北京为主,也同时考虑京津冀经济走廊和城市密集带的发展需要。这也是都市化的发展趋势。北京新机场如果建得好的话,可以更高效地利用都市区,为城市发展创造一个更具优势的环境。从世界发展角度来说,航空运输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现在正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般一个都市化地区需要一两个,甚至更多机场,来满足这类区域人们出行的需要。只要布局合理,管理不是难题,起降空间规定好了,就没什么问题,现在管制系统都非常完善。对首都新机场的论证工作已有近十年。选址就曾考虑过七八个地方。诸如区位合理与否,规模应建多大,年吞吐量应该是多少;跑道的条数最终是多少;按设计的吞吐量,需要留出多少平方公里土地,分几期建;哪些航空公司要进驻,怎么组织;与现在的首都机场是什么关系,功能定位如何设置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至于周围的地形、水文、气象条件、防震、防洪等方面,则都是论证中涉及的最基本要素。地上和地下各种设施,诸如供电、供水、供气、通信、道路、排水等,更是论证中要涉及的基本方面,都被充分论证过。论证中,看法很多,争论也很多。由于时间所限,最终以建设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的意见胜出。从规模经济效益来说,现有首都机场的规模和吞吐量已经比较大,空域和地下的资源都已经很紧张,没有资源了。机场不能再在首都机场那儿扩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金凤君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我9岁才上学,没有接受过数学培优,更没有钻过奥数的偏题怪题,那时恰逢日寇侵我河山,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救国图存的道理。自己在那时就知道要立志为国。湖北的李时珍是医药学大师,他那时读书没分文科、理科,而其著述也无不体现人文修养之深厚。实践证明,文理兼读对人文修养裨益良多,而人文修养也能成就一个人的专业才能。近年国家教育大纲修订时,曾请了20多人座谈,北京三中校长当场讲了中学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灌输、轻视社会实践,件件事实让听者深感我们的教育该好好反思了。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 杨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