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2-08-15 00:51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
支部建设 2012年3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淑和

观点

央企正积极准备“过冬”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淑和

9月13日,在天津举行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央企正在积极准备度过寒冬。

2012年前7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增长8.4%,但累计实现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6.1%。因此,在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具有垄断地位的央企,日子一样不好过。

早在去年12月19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及12月28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中,黄淑和就曾先后提醒过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做好三年至五年度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未来前景如何谁都无法预料,“稳增长”已经成为首要的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公开出面提示风险,就已经说明了经济的复杂性及危险性。作为中国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央企有义务与责任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国企改革成就来之不易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 宁

该如何评价国企改革成就?一定要历史地看待。

2012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中央企业有42家上榜。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总和还不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收入。从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能在短短十几年中发生,关键就是搞了改革。

通过改革,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其一,通过“抓大放小”,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领域,国有经济实施了大规模的主动退出,改变并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

其二,对由于经济转型或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困难国有企业,疏通了破产退出的通道,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1998年到2003年力度最大,约5000户困难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了破产,涉及职工900多万人;

其三,对正常经营的国有企业,通过成立国资委,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国有企业多头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如业绩考核制度等,大大激发了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

国企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到这样的深度,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可谓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国企自身做强做优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流企业得靠一流文化支撑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丹华

最近,在第七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作支撑。中央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必须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企业改革发展,为“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当今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为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黄丹华认为,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培育上,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优秀企业精神,涌现出王进喜、吴大观、郭明义等不同时期的典型模范人物,这集中体现了国有企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价值追求,既是中央企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文化软实力仍然是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的短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许多企业已具备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在2012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已达到79家,仅次于美国。但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文化软实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要紧扣发展主题,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驱动力。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确立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战略,规范企业行为,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同时,要把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结合起来,把企业价值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国企效益好不是靠垄断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保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效益好主要是因为垄断,把国有企业与垄断等同起来。

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多数处于有效竞争中。因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绝大部分行业已经形成竞争格局,包括国有资本比较集中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建筑、机械制造,不论是进入门槛还是市场运营,都已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从行业分布上看,90%以上的国企处于竞争性领域。

石油石化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确比较高,但绝不是没有竞争。成品油市场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公司实力接近,二者存在竞争。目前,BP、壳牌等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也已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虽然占有的加油站份额还比较小,但进入的却是我国经济最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程恩富达、成品油需求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东部沿海省份。

石油石化的上游勘探开采环节具有行政垄断性,国家对于这类具有高度稀缺性的资源部门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部门采取垄断经营是必要的。石油石化行业的高集中度,在全世界极为普遍。世界主要的50个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中,76%的国家只有一家石油公司,20%不超过三家石油公司。

电力行业,电网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由非对称的两家企业经营。发电行业则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五家央企占全部市场50%左右的份额,各地还有数量众多的地方国有电厂、民营电厂。

当然,促进国企做优做强不是要通过垄断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垄断就意味着保护,而在保护下发展的企业,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企业大了,能力提升了,往往就会拥有市场支配力,相应地就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企业以自己的能力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自律,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这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企全面退出或私有化不是改革方向

国企未来走向何方?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过,也有人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建立市场经济,才会有效率,国企应私有化,应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一个企业的具体经营绩效会依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状态,现实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可能盈利或亏损。简单地在私有制与高效率之间画上等号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如新加坡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并不比同行业、同等规模的私营企业低,绝对不像某些人所说的“国企做得好是个别现象,做不好是普遍现象”。

国企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国企在保持社会稳定、保障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战略以及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与单纯注重利润导向的私企不同,国企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更能够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还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促进“国”“民”共进。国有经济是否部分退出,不能以其是否属于所谓的竞争性行业或领域为标准,而要坚持看是否能够较快地提高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应对外国跨国公司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是否能够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高效控制力。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将依赖投资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 MBA教授 魏 杰

最近,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十周年庆系列之管理论坛上,众专家为寻找中国内需的源动力出谋划策。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MBA教授魏杰在论坛上指出,从2008年8月到今年8月,这四年内真正拉动我国内需的是投资,增长贡献最大的也是投资。

从今年5月初至9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约为7万亿元。对此,魏杰认为,中国目前启动内需,投资对于增长的贡献应该在20%至30%之间。维系在这个区间内,可以较好地避免过剩和通胀的问题。当前,民营投资的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营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律地位和完整的竞争地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直靠政府投资,将会导致市场难以平稳发展。

魏杰认为,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取决于投资增速,要想做到如美国那样的依靠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不是个现实性话题。对于内需的推动,不能简单地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救市,这一轮内需的推动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度调整上,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等。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