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黄莎莎
贵州扶贫开发的“五个转变”
文Ⅰ本刊记者 黄莎莎
近年来,贵州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推动扶贫工作成功实现了“五个转变”。
转变一: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的单个项目扶持向产业化扶贫转变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四大产业扶贫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晴隆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畜牧业科技养羊试点县之后,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石漠化严重的大山上种上了绿草,养了肥羊,富了农家,取得了经济、生态的双重效益,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晴隆模式”。继生态畜牧业之后,2009年,贵州省首批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在三都、习水、江口、遵义、水城实施,2010年增加到14个。目前,全省已建成蔬菜产业化扶贫标准化示范基地10多万亩,实现年产值数亿元,直接带动几万农户。全省基本形成了“东油西果南药北茶中蔬和面上牛羊”的产业布局雏形。同时,各地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不同的产业,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产业格局逐渐在全省贫困乡村凸显。
转变二:着力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的一村一户扶持向区域性扶贫和扶贫到户并重转变
在国家划定的11个连片特困片区中,贵州省有65个县分别纳入了武陵山、乌蒙山和滇黔桂石漠化3个片区。这意味着贵州迎来了一个发展战略机遇期。贵州将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在我省覆盖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把片区内的65个县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把934个一、二、三类贫困乡(镇)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核心区,把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瞄准最穷的穷县、穷乡、穷村、穷人,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
转变三: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解决温饱为主向注重全面发展转变
贵州坚持以民生带发展,民生投入不“抠门”,舍得花钱。落实“民生财政”、“民生预算”,不断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去年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涉及人们的住房、教育等方面,在这方面仅财政投入就达900多亿元。今年初颁发的国发2号文件更是针对贵州财政收入有限,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供给成本较高的实际,提出了2012-2015年、2016-2020年两步走的阶段划分;区域上以支持农村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领域中,重点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强调在巩固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
转变四: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推动扶贫开发由“单打独斗”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为主转变
在扶贫开发中,贵州省各级政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各项措施综合作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有力促进了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贵州提出将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第一个三位一体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第二个三位一体是生态建设、水利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第三个三位一体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通过这三个三位一体,走出一条多民族聚居山区省份特色扶贫开发路子。
转变五:着力创新机制,推动由“等、靠、要”向主动“减贫摘帽”转变
2011年,贵州省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行“摘帽不摘政策”,就是要改变“等、靠、要”、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争戴“贫困帽”的惰性思想,改变贫困地区发展动力不足、依赖性严重、越扶贫越想保“贫困帽”的现象,解决事业心、责任感、危机感、能动性、执行力不强的主观问题。对提前“减贫摘帽”的县、乡,贵州实行“三个层次”的奖励:即对提前“摘帽”的县、乡,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并从“摘帽”当年起至2018年,每年给予定额奖励;对减贫人口任务完成好的县、乡,按减贫人口的不同成效,分段给予定额奖励;对提前“摘帽”的县、乡党政负责人,除给予表彰奖励外,经考核评定合格,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任用。(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