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霞芳 应露晨 周美芳
作为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他们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时刻关心国际国内时事。绝大多数同学关心国际国内新闻。由此可见,随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越来越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们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对国家大政方针持认同态度,政治上积极上进。
从人生观方面看,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们的人生观呈现出健康、多元化的态势。从价值观方面看,大多数同学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尽管当今社会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但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流仍然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他们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乐于奉献;崇尚真才实学,向往个人成功,追求自我价值。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强,反映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压力及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生活中存在压力。诚信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社会在呼唤诚信,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站在时代的前列。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诚信道德评价不高,考试舞弊学生在整个学校考试舞弊的学生中占一定的比例,但体育专业大学生又非常珍视诚信,他们待人真诚,坦诚相待。所以,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促使每一位学生讲诚信,对不讲诚信者,应有相应的惩罚。
体育运动本身便要求体育专业大学生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求学生们刻苦训练,不断超越自我。他们不怕竞争,敢于面对挑战。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和理性思考能力不强,他们在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容易片面化、极端化,未能从客观的角度,全社会整体的高度来辩证的分析问题。他们容易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而没有看到社会的主流。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尽管呈现出多样性和特殊性,但其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一样可以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1.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目前,由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极有可能对年纪尚轻、阅历尚浅的体育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竟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有的学生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原则,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有的学生为了钱不择手段而荒废学业。随之影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给各个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3.高新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现代传播媒介更加具有公开性、时效性和扩散性,这为学校思想政治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拓展了空间,也提出了挑战。
1.应试教育
现在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始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给他们带来了思维、操作方式的混乱。特别是90年代中期,政治课退出了“理科生”和“体育生”的高考科目。因此,有些中学为了使学生能考取体育院校,不惜拿出政治课的时间,开起了体育体能、技术训练的小灶,学生则以背写参考答案的方式应付政治课的统考。
2.家庭环境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显著特点是易动不易静。能够“静下来”读书的学生少之甚少,这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部分家长重才轻德。现在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只注意孩子的“成才教育”。在如今的中国,要实现比较有保障的向上的社会流动,主要渠道便是高考升学。进入转型期后,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使就业压力骤增,大多数城乡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赋予了更高、也更迫切的期望,期望以此提高子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进入大学以后,家庭对他们的高期望和高投入使得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前途,认为大学阶段本来就是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的阶段,只要把体育专业技能学好了就等于学习到了一技之长,就等于有了谋生的本事,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自身原因
现在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家庭当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自我中心主义,同时他们的成长又处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各种正确的或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此外,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养成的自我中心主义使他们缺乏与人沟通、与人交往的能力,动手能力也特别差,在生活中缺乏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愿意做具体细致的工作等问题。虽然他们思想新颖,敢于挑战,勇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一旦遭遇失败就容易萎靡不振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1.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风气尚在形成之中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一系列改革。创造一种使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育人环境,是各体育院校亟待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
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正确把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不懂得辅导规律,不会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对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带有倾向性、典型性的“热点”、“焦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做出科学的解答,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把体育专业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区分开,缺乏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和针对性。
3.职业道德教育尚属空白
随着毕业生大多自主择业,在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学生对前途产生悲观的情绪,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社会需要等非常盲目,不能很好地为自己定位。在择业、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切以金钱为标准的认识误区,认为工作轻松报酬高就是自己价值的体现,而把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发挥才能的问题放在其次。学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毕业教育,目前也没有开设这一类课程,这是学校今后必须加强的。
4.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但由于目前多数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尚未构建出有效的辅导员专业化机制,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特点。辅导员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心甘情愿做辅导员的就更少了,进而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另外,辅导员的晋升、发展问题也是影响队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种情况下,许多辅导员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而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也严重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5.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
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社会阶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反差很大,按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这些社会存在的现象一定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这正是造成人们思想观念复杂性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根源,并且给体育专业学生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变化。现阶段我们的科学研究在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和师生思想实际方面,在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还很欠缺,这必然严重影响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 新华网,2005.
[2]王建国.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思考[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阵喜珍.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4,(1).
[4]周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10-14.
[5]朱明山.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