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 00:47戴军章朴
老区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物流融资

戴军章朴

物流金融合作是指在现代物流供应链活动中,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利用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的资金有机结合,向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金融综合服务业务。

一、构建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一)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是社会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的发展,物流金融现阶段有几种成熟的模式,一是舱单质押的贷款模式;二是统一守信的模式;三是直接融资的模式;四是第三方物流银行。可以看出,物流金融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的运作,获得了银行的授信贷款,改善了资金链;与此同时,实力雄厚的第三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远等自身的业务得到了拓展。银行业如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也通过提供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服务来挖掘新的市场与盈利空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物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的物流业运行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物流需求平稳增长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然而,物流费用依然较高,1-9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长幅度比上半年提高0.2%,比上一年同期提高3.8%。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物流企业反映新的订单减少,资金短缺,造成生产减少,对物流的需求下降。因此,目前我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式比较严峻。

(二)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优势明显

1.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我国的信用机制还不完善,中小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不为金融机构所了解,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对象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金融机构中,中小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比较低,不符合放款条件,金融机构需要一个信用等级比较高的中介作担保。

2.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

如果融资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直接接触,由于平时没有建立起稳健的融资关系,信用审核等相关手续比较繁琐,而融资的物流企业通常又是急需用资,这样金融机构的稳健与融资企业的效率要求就产生了矛盾。第三方物流的引入不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减少一些中间环节,同时可以满足融资的物流企业急需资金的要求。

3.降低系统风险

第三方物流与融资的物流企业的接触较多,至少对融资的物流企业所处的行业比较了解,在融资过程中可以掌握充足的信息,基本实现信息对称。作为监管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融资的物流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做全面的考察和合理的评估,降低系统风险。

4.在共赢系统中建立起三方长期稳定的关系

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与融资的物流企业、融资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是保证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有效的运作。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以第三方物流为中心的媒介作用,使得各方利益得到维护,从而使共赢系统的稳定性加强。

二、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法制信用环境在第三方物流金融方面还不够成熟

金融生态环境还涉及到诚信体系、银行监管和金融电子系统等多方面的建设,完善这些方面我国仍然还要较长的时间;虽然新《物权法》的出台,对发展物流金融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在以第三方物流为中心的物流金融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款。

2.缺乏高素质的第三方物流金融专业人才

一个企业要想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新鲜的血液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金融人才是很少的。大多数的人才都不是物流或金融专业的,从事的物流岗位都是一些固定的运作模式,技术含量低。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化之路将难以走下去。

3.缺乏具有雄厚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企业管理不是非常规范,管理水平还较低,管理机制不完善。具体的表现在,很多物流园区里往往一间仓库、几辆货车就组成了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全部资产,还不具备与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金融合作业务的综合能力;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只有少数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远和中储物资流通中心等可以开展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只能单纯地开展仓储和运输中的一项业务,因此业务发展模式有待转型。

(二)相应的对策

1.创建良好信用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物流金融合作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产业之上的一种金融创新,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快速循环,但这也加强了金融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因此,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既要创造有利于物流金融合作规范运作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又要加强对开展此业务的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以数据收集、使用和披露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系统。以社会中小型物流企业为对象,探索建立物流企业信用档案;完善物流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管理体制,积极鼓励和促进物流金融合作发展。

其次,完善与物流金融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创造良好信用环境的同时,也应着手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相关法律条款,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此,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例如美国早在1916年就颁布了美国仓库存储法案 (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并以此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这一体系的诞生,对后来美国第三方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培养第三方物流金融专业型人才

第三方物流金融在国外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国内还属于较新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我国目前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数相关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需要重视第三方物流金融专业型人才培养,为物流业和金融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应积极引导经济类高等院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在物流专业加入物流金融相关课程,同时,组织物流金融创新模式大赛,鼓励在校学生对该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和物流公司加大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在环境优化、政策优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为每一位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实现同步,增强对第三方物流金融专业型人才的吸引力。

3.统一规划物流产业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培育形成一批大型名牌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同时要促使大型物流企业向提供一体化、全流程、供应链全方位服务转变,全面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物流活动的现代化。

其次,要积极推进物流企业信用分级。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每年开展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比大赛,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并邀请物流界和金融界的知名专家作评委,既为银行金融机构选拔信用等级较高、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物流金融业务合作伙伴提供条件,也加速了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整合,为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论

第三方物流金融合作是以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相对现代我国整个物流产业来说,其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各方配套设施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相信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合作的增值服务认识的不断提高,该业务一定会成为供应链上的新利润增长点。

[1]粟媛.物流金融活动风险研究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

[2]刘兆国.物流金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3).

[3]雷莉,谢圣涛.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9,(8).

[4]任杰,杨宇.物流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意义[J].商业经济,2007,(16).

[5]吴远华,李碧珍.海西区开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物流融资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融资
融资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