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思想空前活跃。因此,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从大学生认知心理学角度,加强生命课教学的成效性研究,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尊重和保护生命的素质,促进大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和观点的认同和内化,已成为当前高校生命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认知是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社会认知主体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把通过感知获得的信息纳入认知主体的已有经验系统,依据认知主体的结构特点、原先期望和比较标准,加以概括、整合和解释,从而做出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自信、理性和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1]。因此,对信息的选择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水平。但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思辨能力较弱,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刺激表面性、片面性和固定性的影响,不能正确做出因果、主客等多方关系的正确判断。
首先,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情绪对认知有重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当个体处于积极地情绪状态时,他就用肯定的态度去知觉、判断和评价社会性刺激。在记忆、思维方面,积极和消极情绪对记忆也有强烈的影响。同时,根据格式塔学派的“图形——背景”原理,在相同情况下,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会自然地多关注负性信息,受其影响也更大]。大学生由于自我认知不充分,处于感性经验支持阶段和理性经验支持阶段的过渡期[3],情绪化倾向更为明显。他们很容易受周边环境、媒体中负面信息的“煽动”。一方面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个人奋斗意识逐渐增强,重新审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面对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各种思潮的洪流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强烈的冲击,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不足、教育缺失等原因,对主流价值观中倡导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未能深刻理解和充分认同,导致主体在坚持“自我”中做出了非理性的情绪化行为。在生命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联系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会对课程的态度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笔者在课程教学中曾遇到一名最初认真学习的学生,后因受到“小悦悦事件”事件影响而“气愤异常”,曾一度拒绝再学习此类课程。
人是通过感知自我的过程来确立价值观和生命观的。单一直线型的文化对单纯、情感反应激烈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但当学生面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金钱至上与道德选择……”的纷乱,则很容易迷失在这样的沼泽中,逐渐形成“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4]最大的危害是高速运转且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相对弱小的能力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思维习惯,表现为感知自我生命的愿望和能力减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都表示自己对社会漠视生命的现象感到非常“烦躁”、“焦虑”、“厌恶”,但又无法清晰地表述出此种感受。
多元文化下被教育主体必然形成多维度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出丰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前的大学生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接受体,他们用更为复杂的观点批判、审视、接受理论,这就形成了生命课程教学中,被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增加。陈琦参照国外认知理论的生成学习模式,提出了学生行为学习过程的模式,由于形成的信念认知结构和需要不同,有的学生理解其意义并加以接受;有的学生则不能理解,不完全接受,或出现意义障碍。实质是客观教育要求与原认知结构不符,产生抵制。如果出现忽视或抵制,从而产生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这不仅对社会产生消极作用,也会通过否定性反馈,促使内部道德认知结构向负面发展。[5]
作为生命教育课程教师,我们面对着从未如此复杂主体的学生群体。而且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将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但与之相比我们的教材内容、课程实践模式、教师的培训人数比例等等却显得单薄了。
墨子的《所染》指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人认知受制于认知环境。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个人内部的心理感受推及他人的感受,众人的感受,再由他人或众人的感受反推与自己感受的不断深化过程。章永生研究了学生的观念形成问题,认为观念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坚信其正确性,并伴有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意向的一种观念形态。它是个人能经常做出某种行为的内部动力源,也表现出一定品德的核心机制。但目前还是以识记为主导的生命课教学中,一方面,为了保护学生,我们往往在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之间直接设置了各种应遵守的“章法和规范条文”,使学生对生命课程理论确信其“有”,但未能使他们确信其“实”。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环境中,大学生的对课本中形成的认知和感受,又很容易被复杂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散射”掉。外部环境中基本没有人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认知互动,更难产生观点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能要求学生个体形成坚定的信念体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度借助口头、文字媒介,也使学生觉的生命课程是“背诵”类课程,“肤浅、无聊、流于形式”。
一种行为的巩固依赖于对后果的及时激励。在多元文化体系的社会中,生命课中的学习成效很难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快速肯定和充分表彰。瑞士心理学家认识发生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提出,观念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念判断从他律到自律。第二阶段是从效果到动机。在多元的社会中,尽管生命课程讲授的内容与学生个体密切相关,但作为普通大学生,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较难从课程学习之外快速、直接感受到实际成效。学习与激励之间关联不紧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观念很难通过强化最终成为影响一生的价值观。学习行为的效果得不到巩固。
在生命课堂教育中,教育者本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是教育能否起到效果的关键所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6]如果教师只是将课本内容表述,甚至“宣读”出来,没有尽可能的投入精力去总结研究,所做的工作没有针对性,那么,学生只能够看到教师思想上的苍白、言辞上的窘迫,不仅不能廓清他的疑虑,反而会造成表面接受,内心抗拒的抵触心理。而且,生命教育课程不同于技术、工程类的课程,现在学不会,将来再补上。它是树根立魂的工作,在青年人成长最快、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没有适时跟进的话,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就再也不会接受这种价值观了。
大学生对讲得好,有思想性的课程是乐于投入学习的。据吴珊珊对厦门四所高校近400名大学生的调研反映,学生希望参加有吸引力的活动,希望老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要总是以陈旧的内容、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一的思想政治课,要直面现实,结合实际分析问题,更新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充分讨论,养成独立思考、理性辨别各类价值观的能力。
在研究了信念的形成问题时应用“信念测量表”对一批中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通过教育可以比较容易地改变学生道德信念中的认知和情感维度,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却取决于更多的条件。因此在强调内容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人在进行情感表达和识别时,总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态表情、手势表情和语言表情来认知的。
在生命教育中教师尤其要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预期、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以开放的心态表述真实观点,特别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能勇于向教师表达想法;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方式直接影响了将来以什么态度去辨析和接受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什么选择和追求。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的重任,自觉学习探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在认知方式、观念、态度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生命课程要起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价值观的目的,就必须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明白课程面临哪些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较根本的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
[1]张朝明.谈大学生的文化辨析能力[J].文教资料,2005.34.
[2]罗志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 [J].法制与经济,2010.8.
[3]张建伟,陈琦.认知结构的测量方法[J].心理科学,2000.23.
[4]吴珊珊.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多元文化视角[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
[5]吴荣军.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