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与大气——评《南海赋》

2012-08-15 00:43:04代云芳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气势学派南海

代云芳

(代云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Email:tata1101@163.com)(责任编辑:韩 星)

邹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汉语十四行诗写作,取得了重要成就,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讨论。近日,我们惊喜地发现邹师又开始了新的文体尝试,骚体赋《东林赋》、《南海赋》一出,以其卓越思想、丰富感情与斐然文采,实有石破天惊之效。品读《南海赋》,除了感叹其文思之绚烂外,亦由心而生出高山仰止之感。《南海赋》是一篇开阔与大气之作,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的气势与意境上,亦蕴藏在其内部三重境界的自我突破之中。

境界之一:以赋而明创立文学地理学批评为主体的当代学派之志,让此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古韵悠悠也。“南海之境兮,天南地北之高远也,人类学术之渊源也!南海之界兮,日月星辰之闪烁也,世界文学之博大也!”作者以中国大陆南沿之南海景观,之境界喻学术之渊源,修辞贴切,而意象深广!从春秋战国到汉唐宋元,从诸子百家到艺苑杂谈,中华文明之夺目光彩,在此赋中得以无限璀璨。正如赋中所言“悠久之历史隐藏于巨流之波兮,艺术之绚丽展示于滔天之浪也!”而邹师将学派建设融入古往今来的文化洪流中,在小序中提及此赋成文的缘由时他就曾写道:“文思泉涌之际,乃作《南海赋》以明创立以文学地理学批评为主体的当代学派之志”,将南海学派的喻为世界滂沱学术之海里重要的一支,寓意可谓极为深远之至,而此等志向之实现也有待我后辈学人在邹师的引领下共同努力以实现!当然,邹师却并未将全赋局限于以赋明志这一唯一主题,或是因体裁而将思维局限在古时,而是将视线放诸古今达抵第二重境界,此乃重大突破之一。

境界之二:南海赋中邹师境界深远,实现了平行文本的历史化立体,让古今同在,并古今相融,既怀古,亦喻今。围绕南海,既追忆“郑和千帆南发”与“利玛窦孤帜北上”之过往,亦展现黄岩、太平之今日情状:“古之大士不忘南海之大,乃名之曰千里石塘;今之高人不忘南海之深,乃称之为万里海疆”。邹师以赋为体,却绝不囿于古体,而是关怀时世,胸怀天下。结合今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海黄岩岛风云,邹师在赋中如此写道:“黄岩之峙,风起而云涌也!太平之争,烽烟而四起也!小小岛国,妄得之心出于贪婪;泱泱大邦,永固之态出自信也!”这样的诗句光彩照人,气势震人,掷地有声,写出了中华读书人的铿锵誓言。由此我们还可知,邹师虽身在讲堂,读书之声,声声入耳,但亦胸怀苍生,天下之事,事事关心!当代思想家之情怀、气魄,实在是让人赞叹不已。然而邹师之视野也并没有拘于中华大陆,而是放诸海外甚至整个世界,于是到达第三重境界,这是重大突破之二。

境界之三:南海赋不仅古今一体,并且东西交融,意境至为开阔。在赋中,“东方大哲”与“西方大神”共生,“西方基督”与“东方儒学”共存,正如赋中所言:“南海之大象兮,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东方文化之思绪也!”南海的意象在赋中已然超越了海洋的实体的存在,成为贯通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思维载体存在。甚至,在诗人看来南海已经成为上帝之居所,亦是人类信念之天堂。时空已不是限制,所以灵魂才得以飞越五湖四海,且俯视世人万物。“南海与我同心兮,才华与天地而齐光也;南海与我同德兮,世界与宇宙而永生也。”世界与宇宙同在自我的心中,这样的境界何其开阔,何其雄壮!

除了关注《南海赋》所具有的三重境界及与之相对应的两重突破外,我们还不可忽视的是其超人的艺术结构与艺术技法!全赋一气呵成,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赋中修辞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想象力之卓绝,亦令人震撼!畅读全赋,我们恍若已追随作者之思绪,畅游南海之境,飞跃东西阻隔!

《南海赋》以近两千字之文,却蕴含三重境界,由中国古代文化之境界,突破至今日中国之时世,最后更冲破地域阻隔,达到东西交融之境,气势之壮、底蕴之深,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而在三重境界中,思想与艺术上的种种自我突破,实在是让人敬佩!期待邹师的创作再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猜你喜欢
气势学派南海
南海明珠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北海北、南海南
黄河之声(2021年10期)2021-09-18 03:07:18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既有惊喜,又有气势 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报道
让句子有气势
学生天地(2017年3期)2017-03-16 11:25:38
南海的虎斑贝
排比,让写话更有气势
读写算(上)(2016年3期)2016-11-07 07:19:34
南海随笔
草原(2016年1期)2016-01-31 21:21:51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