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白长鸿
从浪卡子县到日喀则途中,要经过一个狭长形的湖,叫满拉湖。这湖坐落在峡谷之中,两岸山体裸露,红褐色花岗岩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映衬着翠绿色的湖水,像是一幅绝美的画图。隔着车窗,我不停地按动照相机快门,要把这一切收藏下来。
汽车沿着盘山路爬上了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这里是拍摄满拉湖的最佳角度。停车场旁边是石头垒起的玛尼堆,一道又一道密密麻麻的五色经幡,让风吹得簌簌作响。在西藏,几乎每个山口、路口、湖边、屋顶甚至荒山野岭,都能看到经幡,那是信众发自内心的祈愿,以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车停了,我端着照相机,急不可耐地跳下车,这时,不知什么时候车门口站着一个藏族小姑娘。
“叔叔,要不要经幡,我会帮你挂上去,挂得高高的。”
她长得很单薄,个子不高,穿件黑色上衣,手里拿着卷起来的经幡,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因为停车时间短,我急于拍照,连忙说:“不要,不要了。”
小姑娘又面向后边陆续下车的人,“叔叔,请一个经幡吧。”“阿姨,要不要经幡啊。”
经幡,藏语称隆达,是在麻纱、丝绸等织物上印着佛教经文的幡,类似节日悬挂的一面面小旗,或者像轮船上的万国旗。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分别象征着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大地,蕴含着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的佛教要义。据说,风吹过经幡,如同念诵经文,会把祈来的福送到各处。内地人对经幡不熟悉,小姑娘的推销没成功。
“姐姐,要不要请一个经幡?”小姑娘还不死心。
即使不回头,我也知道那是指李黎。李黎是文学网络的编辑,个子不高,长个娃娃脸,小姑娘叫她姐姐不奇怪。
李黎很有耐心,她领着小姑娘走向准备拍照的地方,旁边有老宁,老宁是作家。
“姐姐,你有没有旧一些的衣服,能不能送给我?”
听到这话,我好像被电了一下,不由停下脚步。天啊,原来那小姑娘需要帮助,她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才卖经幡的。改革开放后,西藏人民的日子比过去更富裕,从援建的电站、新铺的柏油公路和路边藏族民居就可以看出变化,不过,什么事情都有例外,也许这小姑娘的家里孩子多,或者有其他情况。我怪自己粗心,为什么不细问小姑娘就一口回绝她。
老宁开口了,他是大连人,嗓门大:“我家里有旧衣裳,回去寄给你好不好,有没有地址?”小姑娘掏出写有地址的小纸条,递给老宁。李黎也要了一张。
我俯下身,轻轻问这个小姑娘:“几岁啦?”
“十岁。”
“念几年级了?”
“四年。”
“叫什么名字?”
“拉姆。”拉姆,在西藏是常见的名字,意思是仙女。寺庙里的喇嘛给女孩子起名时爱用拉姆。
“你家里有几个孩子?你是第几个?”
“家里有七个孩子,我是第四个。”
果然,小姑娘的兄弟姐妹多。通常,孩子多的家庭,小点的孩子要接着穿已经长高的哥哥、姐姐的衣服,可是,哪个孩子都想有自己的新衣服。即使在内地的农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拉姆穿了件旧的牛仔裤,头上别个粉色发卡。我望着她的眼睛,是那样清澈,天真无邪。我有些内疚。这孩子懂事,也很自尊,如果她向车上的人要些糖果或零钱,是会有收获的,可她没这么做,只是卖她的经幡。
藏族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观光客常去的地方卖些念珠、项链或者经幡很正常。但我不赞成拉姆去卖经幡,做买卖是大人的事。这孩子太小,她家距斯米拉山口有三十里,往返一次就是六十里,就是大人走这么远的山路也会很累。不过,如果她不利用暑假在这里卖经幡,我又怎能遇到她?斯米拉山口是大山里的孩子瞭望外部世界的窗口。
我把相机递给老宁,请他帮忙,我和拉姆在美丽的满拉湖边照了一张相,我紧紧搂着那弱小的肩膀。照片上的小拉姆,依偎在我身旁,右手攥着那卷没卖出去的经幡。
回到内地后,星期天,我和妻子上街,要为小拉姆挑选两件新衣服。天快冷了,高原气温低,就买羽绒服吧,要粉红色的,小女孩喜欢新鲜颜色。妻子说,要买大一点的,因为孩子总在长个。我不肯,拉姆家的孩子多,如果买的号太大就轮不到她穿。争执的结果是买了件比照片上的拉姆个头较大些的羽绒服。在邮局,妻子缝着包裹,我一笔一划地写上:江孜县龙玛乡XX村XX号,拉姆收。西藏许多孩子都在内地上学,我真希望拉姆以后有机会能到内地学习,了解祖国的变化,学到更多的知识,好用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其实,李黎、老宁、我和我的妻子,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如果帮别人做过一点点事情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祖祖辈辈不都这么做吗?我们自己的成长不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吗?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在商品经济情况下,不要让金钱遮蔽了原本善良的心。人世间的真诚、友善和爱心,比金钱要宝贵。
我又想起了经幡。经幡可以寄托祝愿,只要祝愿是真诚的,我想,即使没有经幡,风也会把这个祝愿送给远方的拉姆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