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 军,李 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北京 100069)
双语教学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
闾 军,李 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北京 100069)
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教改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双语教学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实践,从模式设计、教材编写及师资培训,提出了建立传染病双语教学的初步框架,为提高传染病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
双语教学;传染病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源于美国,意思是“Two Languages”,即两种语言。双语教学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主要是指将汉语与英语(或日语)相结合进行的教学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或对留学生的培养教育。但是,不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因学校的特点、专业不同,其模式也不同。近年来各医学院校都在探索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的目标及发展模式[1-3]。
我院主要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传染病学专业的教学任务,传染病学是集预防、诊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描述性知识较多而思维性知识较少,具有开展双语教学的特点及独特优势[4]。我们对七年制医学生实施了传染病专业理论授课和课间见习的双语教学,现将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让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元、活泼起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
七年制学生学习传染病学理论及见习是在第四学年,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染病学共36学时,授课和见习时间较短。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传染病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双语教学又同时要求记忆相应的专业英语词汇,如何能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成为双语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首先在上课前对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及专业英语水平进行评估。我们的调查发现,七年制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比较高,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 6)的合格率达到95%,有些学生甚至通过了GRE、托福等考试。但专业英语基础良莠不齐,多数同学对基础学科如病理、解剖中的专业英语术语有一定的认知。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对七年制学生开设双语教学的条件和时机还是比较成熟的。
一般来讲,医学双语教学的形式主要分为四种[5]:一是英语专业术语引导型,教师在教学语言中以中文讲解为主,穿插不同程度的英语专业术语;二是过渡型,教师使用以英文为主的板书或幻灯片,多使用中文进行口头讲授;三是以英文为主的渗透型,对易于理解的内容采用全英语讲解,难点与重点部分用中文讲解;四是英语沉浸型,采用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此种类型是医学双语教学的最高级形式。
曾有研究通过将5年制预防医学本科生随机分成4组(全中文多媒体课件全英文授课模式,全英文多媒体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中英文对照多媒体课件中英文混合授课模式,全中文多媒体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做对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各组随机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同一理论内容各2学时。并在授课结束后立即采用相同的试卷对专业知识进行测试,比较各组成绩的差别。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双语教学模式与全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别(P>0.05)。这项研究提示各个院校可根据学校各自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喜好更好地选择并利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和实际效果[6]。
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第三种渗透式教学。为顺利完成双语教学,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的准备。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是把课堂上可能用到的相关英语专业术语提前打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备而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为主要形式,教学用幻灯片以英文为主,对重点词语标注中文翻译,对关键知识点则中英对照。对易于理解的内容全英语讲解,对重点难点采用中文讲解,英语在课堂中使用的比例达到40%左右,并根据具体课程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为满足部分同学扩展学习的需要,可在课后为其推荐原版专业材料以供参考。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一般学生都能较好的接受上述方式,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
合适的英语教材是医学双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必备条件,引入通俗易懂的原版教材是引导学生进入纯正英语环境的最佳途径。自1970年以来,人类传染病流行状况有了新的变化特点:一是曾经已被控制的传染病重新构成威胁,如结核、梅毒等。二是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7],传染病学国际同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成果日新月异。因此,找到一本既介绍经典传染病学知识又兼顾传染病学最新进展的原版英语传染病学教材非常困难。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巨大,感染性疾病的疾病谱与发达国家又有明显不同,所以反映我国传染病实际情况的英语教材更是明显匮乏[8]。选用什么样的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
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依据七年制传染病学大纲的要求,以传染病学原版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摘录有影响的专业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献进行教案及课件的编写,并在课件中明确标明出处,以备学生参考查询。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经常浏览相关国外网站,及时下载最新内容,不断更新丰富课件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由于没有原版英语教材,不利于学生感受到英语原版教材中的语言环境。在选择补充教材方面,教师的随意性也比较大,不同教师的补充教材容易受教师本人研究方向的影响。为解决这方面的诸多问题,教研室依据《牛津传染病学》等原版英语教材,同时结合我国传染病疫情的特点,正在组织编写我校传染病学教材,给学生创造更为规范的双语教材。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实施者,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开展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对我们教研室双语教学课后调查发现,目前我们教研室的双语教师没有外籍教师,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0%具有国外工作学习半年以上的经历。学生对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满意度在70%左右,其中认为有待提高的方面主要是英语发音和口语。
为保证教学质量,鼓励和提倡教师提高全面运用英语的能力,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备课过程中参考原版英语教材或杂志,使用标准的专业英语术语,遵循规范的英语表达习惯。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细致把关,纠正发音、拼写等错误,制订标准教案和课件。授课教师采用AB角色制,以保证授课正常进行。另外,实行课前预讲,优秀教师还要进行示范授课。实际授课过程中,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后总结,制订教学质量评议表,采用教师互评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另外,教研室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参加英语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对一些新发传染病英语专业术语的讲课起到了较大的帮助,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室的整体双语教学水平。
教研室组织教师有意识的把各科室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遇到的典型病例都要保留完整的病例资料、图片,甚至是影像资料,建立传染病学的英语病例资料库,同时经常浏览国际、国内传染病学专业网站和期刊,对典型病例报道进行下载,收录到资料库中,由教研室师资共享,为临床授课及课间见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大大地节省了每个教师备课的时间和效率,使双语课程更为生动和充实。
总之,双语教学改革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国际性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增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医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对传染病学而言,疾病性质决定这门学科总是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及时获得传染病的最新进展和专业知识的交流密切相关。因此,创造良好的双语环境,使学生能够熟练阅读英语专业文献,同时有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对未来积极参与国际研究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何兴祥,刘 伟,沈清燕,等.医学双语教学探析[J].医学教育,2004(3):23-24.
[2]李雪黎,周 智,胡 鹏,等.对医学本科学生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96-298.
[3]唐晓鹏,杨 旭.七年制硕士班传染病双语教学体会[J].中华感染控制杂志,2004,3(3):263 -264.
[4]易本谊,王绍锋,张 敏,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双语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98-800.
[5]梅传忠,章 尧,陈治文,等.医学双语教学研究与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78-80.
[6]李 鑫,田文静,鲍春丹,等.5年制预防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10-12.
[7]潘孝彰,卢洪洲.新发传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侯淑军,王志玉.预防医学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高等医学教育,2006(1):50-51.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LV Jun,LI Li
(Tumor Biotherapy Ward of Beijing You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69,China)
Bilingual education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which is hot spot i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they shared their experiences such as the pattern design of bilingual education,the curriculum edi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Finally,the author proposed the initial teaching framework and provided the evidence for further bilingual educat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bilingual education;infectious disease
2011-11-21
闾 军(1969-),女(汉族),江苏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传染病临床及教学工作。
G642.0
A
1006-2769(2012)01-0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