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农技中心 675100 李保华 苏正飚
□双柏县农广校 675100 苏 玉
2011年我县种植冬马铃薯334.67 hm2,夏马铃薯844 hm2。马铃薯在我县每个乡(镇)、村(办)都有种植,但由于品种杂、种植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户卖出难,规模效益不明显。种植品种既有优质的脱毒薯,如合作-88、丽薯6号、中甸红,又有本地老品种,品种间互相交叉种植,导致品种杂、乱、差、日益突出。
2010年楚雄州政府出台马铃薯种植补贴,我县的冬马铃薯由往年的133.33 hm2发展到了334.67 hm2。但由于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平均亩产只有1 200 kg。
目前我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多数是会-2,有部分合作88等,但由于多年种植,品种退化,外观、品质变差,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法脿镇白竹山种植的夏马铃薯,在1999年、2000年,由于种植的是3、4级的脱毒薯,不仅品质好、产量高,市场竞争力也比较强,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但是近几年白竹山种植的夏马铃薯由于不进行品种的更新、脱毒,已经没有以往的风光。
有一定种植经验、交通条件较好的乡镇,种植面积就大一点,产量也相对较高,而交通条件较差的乡镇,种植面积小,产量低。有订单的乡镇,种植面积就大,种植户的收益也就高。
由于我县没有强势的加工、营销企业支持,马铃薯的价格、种植面积随着市场的波动比较大。如果今年价格高,明年种植面积就大;如果今年价格低,明年种植面积就小。比如2010年我县的夏马铃薯销售价格2.5元/kg,而今年我县的夏马铃薯销售价格是1.2元/kg。
由于群众认识不足,市场风险大,产投比低,群众对马铃薯的认识还停留在“懒庄稼”上,管理粗放。
我县的马铃薯种植区域冬季以两江一河(绿汁江、太和江、马龙河)沿岸为主,夏季以高海拔地区的山坡地为主,这些区域气候特殊,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交通运输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产量产值与当年气候、水资源息息相关。风调雨顺产量产值较高,遇到干旱、洪涝、低温等特殊年份,产量产值就低。
我县境内没有强势的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生产的薯类产品多以自产自销为主,价格受种植面积、市场的影响较大。
有部分农户对马铃薯的认识还停留在“懒庄稼”上,栽培技术低、管理经验不足,马铃薯难以获得高产。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改善种植区域的灌溉条件,增强种植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等形式,促进经营方式转变。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他们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建立无公害种薯繁育基地,引进高产、优种进行种薯提纯、复壮、脱毒和1、2级种薯繁育,增强品质,提高产量。
根据当地光、热、水、土条件,合理规划、布局,比如绿汁江、马龙河流域的低热河谷地区通过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种植食用型冬马铃薯,争取在春节前后上市,增加种植户收入;而高山冷凉地区通过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种植加工型夏马铃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加种植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