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东,翁 琰,奚苗苗,刘 渝,赵培西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 710032)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文爱东,翁 琰,奚苗苗,刘 渝,赵培西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 710032)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事管理活动的能力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药事管理学的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性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药事新动态,定期编撰与药事管理学相关的最新法规信息作为补充教材,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旨在构建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使药事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药事管理学;创新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以药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为主要基础[1]的药学类边缘学科,是以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学事业各部分活动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通过对药事管理学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体制和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在工作中能将管理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解决药事问题,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将传统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转变为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对策,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入享受教育的大境界。
药事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国家制定的与药品有关的法律规范。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系统讲授,理论性较强,而忽略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日常药事管理过程的体验。加之法律、法规条文较多,涉及的管理理论又比较抽象,使得课堂授课生动不足,说教有余,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这种现象即使在药学权威学府也屡见不鲜:单纯理论授课,加之课时数偏少,迫使教师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规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觉得课堂授课单调枯燥,甚至认为药事管理学不用上课,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糟糕的是工作后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的认识一片空白。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完成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实现教育部制定的药事管理学教学目标。
药事管理学涉及药品注册管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特殊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应用性较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药品监督趋向法制化、制度化。目前,我国药事管理正处在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阶段,更新较快,使得药事管理学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现在高等药学院(系)使用的《药事管理学》(第四版)[2]中涉及到的药品注册管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特殊药品管理等内容均是2007年以前的标准。但是,2010年9月出版的《最新药品注册法规及指导原则》对新药的注册分类进行了新的调整,同时分类标准也更加细化,如:中药和化学药品的分类由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中均只有5类分别变成了现在的9类和6类;中药的复方制剂由原来中药3类变成了现在的6类;化药1类还细分为1.1-1.6 类,3 类细分为3.1 -3.4类。同时,对新药申报程序及具体内容也进行了大幅的修改和补充,申报资料项目由中药的23项和化药的26项分别增加至33和32项。在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管理方面,卫生部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0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2h,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h[3]。在麻醉药品管理方面,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通过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进行了细化和限定:规定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4]。随着临床用药问题的不断出现,药监部门会不断完善旧的法规制度,也会提出新的措施方法。可事实是规划教材平均5年才重编一次,难以紧跟药事管理现状的变化,这意味着学生很可能学到的是过时的知识,而最新的药事管理进展难以从教材中获取。更糟糕的是当学生们怀揣这些过时的知识进入职场后,才发现“此知识非彼知识”,无法实战,到头来还得重新学习。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时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原则之一,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结合课程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引入现场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药厂参观学习;进入医院,跟随临床药师、药事管理中心和医务科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边学习边监管,同时进行处罚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制度,在处罚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制度建立的意义及作用,使学生不仅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而且了解如何去做。
例如,笔者在进行“药品生产管理”授课时,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西安杨森制药厂,并与药厂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这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感性地了解药品生产环节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理解厂房的整体布局和设施设备要求对药品生产过程及药品质量的影响。通过药厂工作人员介绍各生产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各工序、各环节、各岗位的质量控制,明确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对药品质量的重要性。另外,在讲授“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时,组织学生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参观学习,分组跟随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参与查房和会诊,学习处方点评和病案点评,让学生在学习法规的同时,深刻体会每一条法规如何落在实处,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药事管理领域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如:2010年以后出台的法律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2号)》等,这些知识均无法从教材中获取,因此要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等互联网站上的最新信息,包括新近出台的法律规章、条例办法、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等。教师还应定期编撰与药事管理学相关的最新法规信息作为补充教材,将药事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进展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当前药事管理领域的发展现状,领会其精神和重要意义。如通过新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对照,分析药品注册审评机制、药品注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理解;通过及时补充药事管理的新内容,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让他们体会到药事管理活动的严肃性和学习药事管理学的必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
根据课堂内容,选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SP)”进行实践,首先精心策划5个问题,如药店的选址、环境条件有何要求;药店工作人员的学历、素质有何要求;药店对于处方药是否严格做到凭处方销售;药品摆放有何要求;仓库中药品位置如何合理安排等。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5-7人,让他们带着问题查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找答案,深入各大药房实地考查了解。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准备时间为1周。再次上课时每组选1位代表发言,将讨论结果告诉大家,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做总结或修正。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又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选择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例如,针对毕业班学生讲授“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时,首先使学生明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四条主线(调剂管理、制剂管理、药品供应管理和临床药学管理),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即将展开的职业生涯中积极投身其中。讲授内容中安排了3个门诊处方分析、1个住院医嘱分析、1个库存量控制问题和1个病例讨论,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前期所学的药学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归纳总结了可能影响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因素。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药事管理学教学应该以人民群众合理用药需求为牵引,以国内外现行药政法规为依据,以活学会用为教学重点,构建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药事新动态,定期编撰与药事管理学相关的最新法规信息作为补充教材,采用PBL和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1]Victor K,Yolande B.S.,Farid S..Pharmacy education in Lebanon[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0(2):186-191.
[2]吴 蓬,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
[3]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S].2007.
[5]Henk G.S.,Jerome I.R,Elaine H.J.Y.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what works and why[J].Medical Education,2011,45:792-806.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in the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WEN Ai-dong,WEGN Yan,XI Miao-miao,LIU Yu,ZHAO Pei-xi
(Department of Pharmacy,Xijing Hospital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The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pharmacy education,is a strongly comprehensive applied discipline.The teaching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graduates ability’s in pharmacy administration.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the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in the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paying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trend,regularly preparing the latest regulations as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adop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ase study approach.It aims to construct a new set of teaching system with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main lin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innovative teaching mode;problem-based learning;case study approach
G642.0
A
1006-2769(2012)02-0324-03
2012-0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14)
文爱东(1964-),男,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院药事管理与新药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