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瑞芳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E-mail:ydwh2580@163.com)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以技术应用为核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特别重视实践教学[1]。高职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合格人才的短缺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形势的现实,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实验教学作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大力推进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基础医学部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转变观念是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前提。传统机能实验教学的弊端在于没有独立的实验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机能实验依从“三理”(指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理论课而设,课时少,且没有独立开课、独立考核,极易造成师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错误观念。同时,“三理”学科在教学中各自独立开设机能实验,只强调自身学科的整体性,而忽视了相关机能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使机能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局观。为此,我们根据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开设了《机能学实验》课程,将之单独开课,单独考核,课程共32学时,在第2学期完成。我们还组织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机能学科的骨干教师共同编写了配套教材《机能学实验教程》,制定了针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机能学实验课程标准》,建立了较为公平公正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将之一一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扭转了师生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理论的错误观念,形成了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全新教学理念,这为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传统的机能实验教学多注重各学科经典理论知识的验证,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且教学内容多有重复,既不利于高职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造成了动物、药物等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反复推敲,充分研究,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临床医学专业特点。首先,我们精简了传统教学内容,在保留部分经典实验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理论验证性实验。其次,增加了综合性、提高性实验。如:药物对离体肠肌的作用;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等。综合性、提高性实验使学生在观察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同时,也了解到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对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重组,打破了存在于各机能学科间的壁垒,加强了各机能学科的有机联系,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医学知识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提高了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我们还增设了模拟职业岗位工作的训练项目,如临床病例分析;病历书写等。通过岗位模拟训练,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尽早树立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意识,这对于学生将来更顺利地踏上临床工作岗位具有积极的先导作用。
机能学实验与其他实验课程相比,具有实验过程复杂、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它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先进的实验设备,更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我校引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它是一种智能化的四通道生物信号采集、显示及数据处理系统,具有记录仪、示波器、放大器、刺激器、心电图仪等传统的机能实验常用仪器的全部功能,并且具有传统仪器无法实现的数据分析功能[3]。在这套系统上,学生可以学会利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每份实验报告均有实验结果的原始数据及图形,再加上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增加了实战经验,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我们给每间机能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并建立起教师机和每一台学生机之间的局域网,将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直观等优点,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教学效果。另外,我们还建立并开放了机能学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实施实验,具有智能性、仿真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应用实验学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学生可以反复操练,熟悉实验理论过程,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成功率,同时还节省了动物和药品,降低了器材损耗,节约了教学成本。现代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机能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按照从基础到临床,从疾病概念到病因,再到症状、体征等顺序进行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清楚,但却是孤立和局限的,学生的思维方式狭隘而缺乏创新,而临床医学生的培养除了三基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5],即基于“三理”理论和技能来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能力。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采用递进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性与经典性实验。这一阶段的教学以学习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掌握机能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认识机能学实验一般过程为目标。如:常用仪器、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麻醉、气管插管和血管插管等基本操作;实验报告的书写等。通过基础性与经典性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理”经典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并为后续综合性、提高性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综合性与提高性实验。这一阶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提高难度,加强“三理”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并在实验中联系临床开展教学。如: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急性肾功能不全;药物对离体肠肌的作用等。综合性、提高性实验以观察正常、复制病理、纠正异常为主线,融“三理”内容为一体,使学生在观察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同时,也了解到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及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其作用机制,能促使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这不仅加强了各机能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贴近了临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和系统敏锐的临床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职业岗位工作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旨在配合临床医学专业课培养学生基于“三理”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以缩短学生下临床实习和上岗工作的适应期。我们从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岗位工作中,找出基于“三理”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模拟临床医学职业岗位工作的训练内容。如:了解处方基本知识;制定用药方案;观察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等。模拟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实践教学的开展,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学特色,故而深受学生欢迎。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品德行为的指导者、示范者。所以,教师的素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一名合格的机能学教师,不仅是某一门学科的专家,还应当是其它相关学科的内行。这就要求机能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积累,与时俱进,全面掌握“三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并具备综合运用、融会贯通“三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对所有的机能学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的集体备课,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安排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了解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岗位需求;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校内外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经过这些努力,机能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对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应紧密结合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医学人才。
[1] 唐忠辉.深化基础医学教改,突出高职护理特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101-102.
[2] 张丽丽,徐晓东,杨怡,等.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模块教学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14-315.
[3] 唐忠辉.机能学实验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3.
[4] 徐静,孙艺平,王冬梅.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在机能学实验中之比较[J].医学教育探索,2009,30(6):75-76.
[5] 肖业伟,何光凤,赵春玲,等.“PBL”教学法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3(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