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技术

2012-08-15 00:48:31文山市种子管理站663000武崇民潘凤娥
云南农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揭膜细土立枯病

□文山市种子管理站663000 武崇民 潘凤娥

文山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全年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2011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46万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0.65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6.6%。2011年水稻总育秧面积500.2hm2,其中旱育秧面积401hm2,占总育秧面积的80%。文山市的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试验、示范、推广后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但是,部分农户对旱育秧技术的关键环节掌握不到位,管理粗放,秧苗素质差(育出松毛秧),不能充分显现旱育秧的增产效果。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以培肥苗床,旱育旱管培育叶蘖基本保持同伸的壮秧为核心。旱育秧移栽大田时应注意适龄、早栽、浅插、稀植,改善本田群体起点的质量,充分利用分蘖成穗,控制前、中期的群体规模,减少无效分蘖与低效叶量,改善群体受光条件,使全体发育健壮,增加有效茎蘖的干物质积累,塑造穗大、叶挺的株型,提高群体的总载花量,从而稳定获得高产。

1 苗床准备

1.1 苗床选择

应选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背风向阳,通气的菜园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尽可能不用老秧田做苗床,切忌在低洼易渍水地块或碱性土壤的地块选择苗床。

1.2 苗床面积

一般每亩大田需苗床面积:小苗(4.0叶龄以下)移栽的17~21m2,中苗(4.0~5.5 叶龄)移栽的20~25 m2,大苗(5.5 叶龄以上)移栽的30~35 m2。

1.3 播种前施肥

播种前10~15d 每m2施腐熟农家肥10kg,复合肥200g,普钙200g,硫酸锌15g,四种肥料混匀,均匀撒在秧床上,用锄头挖10~15cm,使肥、土相融,整平墒面。

1.4 秧床相对固定

秧床要通过合理的茬口模式进行持续培肥和保护,一般可冬种蔬菜、绿肥,春育秧,夏种大豆、玉米或蔬菜,不再种水稻。

1.5 开沟理墒

播种前深翻晒垡,精细整地,秧床200cm 开墒,沟(埂)宽30~40cm,墒面宽160~170cm。最好是采用高埂低墒,因文山市大部分稻区育秧期间风大物燥,土壤水分蒸发严重。地势低的苗床,墒面宜低于埂面5cm左右,呈低墒高埂型,墒长随地势而定,在苗床四周开好围沟,沟深30cm以上,以保证排水良好。床土细而无杂物,结合理墒备好过筛细土,为播种后盖种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或空气湿度大的地方,宜采用高墒面,变埂为沟。

1.6 苗床调酸

文山市的土壤大多偏酸,菜地土壤和工业污染区土壤pH值情况复杂,须调查清楚后再作处理。如果pH值在6.0以下的,可以不调酸,如果pH值6.0~6.5的可加大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用量以进行调酸;如果pH值在6.5以上则应进行调酸处理,一般在播种前2~3d用醋酸、酸菜水进行调酸处理,使pH值调至4.5~6.0,床土不宜过粘过砂。

1.7 苗床消毒

在土壤浇透水的情况下 (注意切忌灌水淹墒或沟内放水浸墒),播种前每m2秧床用70%的敌克松2~3g与细土混匀,均匀撒在秧床上进行土壤消毒,防治立枯病,待播种。浇水和消毒后,如墒面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以保证床土平整。

2 播种

2.1 种子处理

每亩大田准备1kg杂交稻种,播种前晒种1~2d,用清水浸种24h,捞出种子,晾至种子不滴水,按350g“旱育保姆”拌1~1.2kg稻种的比例包衣种子。包衣时把“旱育保姆”倒入塑料盆,边放稻种边搅拌,直至拌种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包衣好的稻种即可播种,以现拌现播种为宜。

2.2 确定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根据所需移栽秧龄而定,每m2秧床播种量:大苗移栽,常规稻60~65g,杂交稻25~30g;中苗移栽,常规稻70~120g,杂交稻35~50g;小苗移栽,常规稻120~150g,杂交稻50~70g。

2.3 播种和盖膜

播种前苗床必须浇透水,一般采用分次浇水的方法(头天浇透),直到苗床0~15cm厚的土层内含水量达到充分饱和为止,待床面无积水时即可播种,人工撒播,撒种要均匀,撒种后,轻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轻压后盖上1cm左右的细粪土 (60%的细土加40%的腐熟细粪混合均匀),以看不到种子为宜,盖土做到薄厚均匀。对于杂草多的苗床,每66.7m2用34g杀草丹对水10kg喷雾防除杂草,再用松毛等覆盖物均匀盖于墒面,然后盖上薄膜,四周压紧压实。

3 苗床管理

1)播种至现针前,以保温、保湿为主。高温、高湿不通风、不浇水。但膜内温度超过36℃必须通风降温 (如果不通风降温,会造成高温烧芽)。

2)现针后严格控制水分,促进根系下扎,早上揭膜,傍晚盖膜进行炼苗。

3)3 叶1心期即可揭膜。一般晴天上午揭膜,阴天下午揭膜,雨天雨后揭膜。此时若遇低温寒流,则延长盖膜时间,待寒流过后再揭膜。

4)揭膜要结合追肥,防治立枯病一次。每m2苗床用20~30g硝酸铵或15~20g尿素,配成10﹪的溶液喷施,施后立刻喷清水洗苗,防止肥害。播种后10~12d用70﹪的敌克松1.5~2g对水1kg,拌细土撒施,并结合浇透水一次,防治立枯病。

5)揭膜至移栽前,出现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午间叶片打卷,或早、晚床土干燥的情况时,浇一次透水。浇水时间应选择早、晚,切忌午间浇水。

6) 移栽前5~7d每 m2用25~30g硝酸铵或10~25g尿素追施一次“送嫁肥”;移栽前2~3d打一次药;使秧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7)做好防治立枯病、稻瘟病、鼠害及拔除杂草等项工作。

猜你喜欢
揭膜细土立枯病
土壤容重数据的不确定性对有机碳密度估算的影响
轻简式烟田苗期揭膜机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2020年5期)2020-10-17 01:02:06
广河县适时揭膜对玉米产量和残膜回收率的影响
管道施工细土回填技术的发展探讨
母亲的冬藏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0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蚯蚓粪基质对水稻育秧的效果
不同坡度地膜烟揭膜培土试验
不同坡度的地膜烟揭膜培土试验
云南农业(2011年9期)2011-07-31 08: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