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术“标准化”理念的解析
——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视角

2012-08-15 00:50:25朱益兰
武术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国际化武术标准化

朱益兰 吴 松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江苏省苏州中学体育组,江苏 苏州 215007)

对武术“标准化”理念的解析
——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视角

朱益兰1,2吴 松1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江苏省苏州中学体育组,江苏 苏州 21500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标准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角度对武术“标准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实践意义以及基本表现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研究指出:武术“标准化”是基于有效实现武术国际化传播,并针对规章制度、计划构想、组织结构和具体实施等环节制定和建立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的系统;在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标准化”可以被解构为“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理念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严格的量化标准,可以有效地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武术 标准化 国际化传播 理念

引言

自2006年国家标准委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之后,我国各项事业、各种行业便纷纷开始了“标准化”建设,从国家到行业都在建立自身的标准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例如:经济发展的标准化、农业发展的标准化、工业发展的标准化、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标准化……。在“十五”期间,我国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在2011年,武术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标准化年”。2011年3月,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武术协会主席、国家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在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系会议上,进行了《树立大武术观、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提出了“针对武术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将2011年作为武术工作标准化年的安排”。至此,武术也被纳入到“标准化”工作体系,由此掀开了当代武术发展的崭新一页。高小军指出:“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行标准化建设是武术事业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1]那么,对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与推广这一我国当前武术事业中的重要规划而言,“标准化”自然也成为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具体要求。为此,如何对武术“标准化”这一理念进行准确而深入的认知,便成为了一个首要的研究内容,这也是今后如何开展武术“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 武术“标准化”理念的基本内涵

国家武管理中心所提出的武术“标准化”是指:为竞赛、训练、活动、服务、装备管理制定通用统一的技术标准,针对武术的表现形态做出的统一化的规范和限定,并通过各种“武术标准”确定下来。这是对武术“标准化”理念作出的阐述。通过对这一理念的推敲,我们不难发现“标准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和意旨。

首先,武术“标准化”是具有高度“纲领性”的理念。“标准化”的提出预示着,国家武术主管部门会对目前尚存的各类武术拳种、武术流派进行“统一化”的组织和管理,通过制定具体的“标准”来规划和实现各类武术拳种和武术流派的共同发展。因此,“标准化”是武术主管部门开展武术工作的具体纲要,是进一步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武术“标准化”是具有高度“指导性”的理念。“标准化”的提出意味着由武术“标准化”建设所制定出的各种“武术标准”将成为各项武术工作开展时都必须遵循的规范与限定。无论是对于武术的本土化传承而言,还是对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而言,都必须以“武术标准”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因此,“标准化”如同一种参照指标,能够指导各项武术工作的具体实施。

最后,武术“标准化”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理念。“标准化”的提出表明了,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将会从武术工作的操作层面入手,以统一的“武术标准”作为开展武术工作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并借助“可操作性”的指标来规范、评价和监控各项武术工作的实施。因此,“标准化”是从武术工作开展的具体化操作出发,以“实践性”为考量的工作方针。

2 武术“标准化”理念的实践意义

《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标准化既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国家要组织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实现科学管理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由此可知,“标准化”建设是任何事业或者任何工作实现“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对于武术同样如此,“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是当前武术工作的核心目标,因此,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

就武术的价值来看,无论是作为一项体育事业,还是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它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体育事业,武术是具有特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对外展示我国本土体育的重要窗口;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武术是最具典型性的传统文化,是对外推介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而言,它不仅是纯粹意义上的体育交流,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因此,武术所肩负的使命使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工作需要不断走向“现代”、专业”和“科学”。

基于“标准化是为了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的组织管理的需要,在规章、计划、结构和操作过程的质量、规格、通用等方面规定的技术标准”[2],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武术在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我们自然需要针对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规章制度、计划构想、组织结构和具体实施等环节制定或建立一些列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的系统,通过实施统一的、严格的量化准则来适应和满足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武术“标准化”能够有效地实现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从另一方面而言,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标准化”水平也将成为衡量武术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 武术“标准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3.1 武术“标准化”表现为一种“统一”的理念

“标准化的本质特征是统一”[3],其目的是为了使得对象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在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依据相应的时期和相应的条件,针对武术的技术体系、竞赛机制、推广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制定相对“统一化”的标准,使得武术的传播活动具有“一致性”、“规范性”,并把这种“一致性”、“规范性”通过标准化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在相应的范围内得以开展和实施。

例如,在传播武术技术(即武术中某一种拳种或者某一类套路)时,可依据现阶段武术的国际化程度,创编出一套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包括相关的基本功的练习内容、技术动作组合的练习内容、套路的练习内容等,使其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标准”,这将有利于提高武术技术传播的效率。再比如,建立武术服装、器械的“统一化”标准,建立武术训练、竞赛场地的“统一化”标准,建立武术术语的“统一化”标准等等,都是具有“实效性”的举措,这些标准作为武术“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必将能够有效地促进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进程。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指出的是,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建立起的这种“统一化”标准,应当是“相对的”一种规范,它只能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武术“统一化”的标准应当是具有“可变性”的,这是始终保持武术向着更高水平提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武术“标准化”表现为一种“简化”的理念

简化,是指在不改变“标准化对象”的物的本质和功能的前提下,从其表现形式和结构上针对“多样性”和“复杂性”作出的一种精简化处理。这种精简化处理是应对“事物的多样化发展趋势”[4]作出的能动反应。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仅仅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29个。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地理相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氛围”[5],这造就了武术“同一拳种衍生出同源异流的多种拳术形式”[6],因此,武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显著特征。然而,“多样性”、“复杂性”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往往容易对受众者造成一种阻碍,令他们在学习中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武术太难!”“武术太复杂!”等心理,对武术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在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武术的“多样化”、“复杂化”做出能动反应反应——精简化处理,即简化。

就武术而言,“简化”是指在不改变武术本质和功能前提下,简化武术的技术形态和技术结构,让受众者可以较为容易的接受、学习和掌握。例如,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可通过简少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的数量让受众者更容易记住套路,通过降低武术技术动作的难度让受众者更快掌握技术动作,通过简化武术的技法的变化让受众者更容易掌握武术的技法形式……等等。在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通过由简入难的方式学习武术,会取得更为高效的传播效率。

3.3 武术“标准化”表现为一种“协调”的理念

“协调”的目的是为了“维系一种相对的平衡和稳定”[7],即力图在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建立起一种“相互一致、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关系。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协调”是一种掌控职能的表现,其主要体现在我国武术主管部门在引领武术发展导向、组织武术传播形式和执行武术推广等具体的工作中。

作为武术源起国,我们应当主动承担起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宏观调控”的主导者的角色,即能够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协调机制,从而保障全球145个武术会员国的武术活动实现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协调”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表现为以下诸多的方面:通过组织和策划各种国际赛事,引导和规范国际武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委派中国教练员、培训国外教练员、组织武术学习培训等活动向武术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提高武术会员国国家的武术水平,以及通过武术代表团的出访、邀请外国武术代表团的访问等各种世界范围的武术交流活动,紧密武术与世界各国武术之间的联系……等等。

“协调”理念是一项具有实效意义的发展观,也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发展观。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旨在让世界更多的人能够认同武术,让世界更多国家的人们能够喜欢武术,让世界更多国家的人能够参与武术。所以,通过推行“标准化”建设,以保障武术在世界各国的协调开展为目标,是当前武术主管部门在武术国际化发展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点。

3.4 武术“标准化”表现为一种“优化”的理念

“优化”是针对标准化的对象作出相关的设计与调整,使之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秩序”[8](也可以表述为“最佳效益”)。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想要实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必须要对国际化传播内容,即“标准化的对象”——武术进行相应的优化。

事实上,影响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武术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武术之外的客观因素。如:武术在国外的传播内容、传播的手段路径、传播的组织形式……,这些都是将要通过武术“标准化”建设加以改善的因素。因此,通过“标准化”建立与之相关的武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内容,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全可以有效地提高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效果。

例如,就传播的手段路径而言,目前在国内已经逐步实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这一具有极强“规范性”的制度,就可以有效指导、评价武术习练者的武术学习,这就极大地推动了武术在本土范围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优化武术传播的举措也完全可以适用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具体“量化”的标准和“定性”的指标来指导、评价武术习练者的整个学习过程,无疑可以让国外的武术习练者对武术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强烈的热情,令他们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武术,这势必会有效地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进程。此外,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各种传播武术的组织、社团的管理,予以“规范化”、“统一化”的监督和管理,使其职能、规模、形式等不断得以优化,也将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效果。

4 结语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随着我国“国家标准化发展”这一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势必会给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带来更为强而有力地推动。同样,对于武术而言,“标准”同样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武术“标准化“体系和系统的建构,是迎合国家发展战略做出的发展抉择,它对于中国武术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2011年,武术“标准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这需要全国的武术工作者共同努力对其展开深入的探讨。“标准化”作为一种理念,将成为现阶段武术发展的核心指引和推动中国武术的大发展。我们寄希望于通过武术的“标准化”的建设能够为武术的发展开辟新的格局。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武术标准体系和系统的不断完善,我们期待着我们所提出的武术的“标准”能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标准”,即实现“国家标准国际化”,这将是武术“标准化”的最终成功,也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更加是武术真正走向世界的标识。

[1]高小军.树立大武术观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B/OL].http://www.qqgfw.com/NewsInfo.aspx?NewsID=1606.

[2]曹 彧.软硬件并重建立体系——中国武术加快标准化步伐[N].中国体育报,2011-4-7.

[3]中国标准化协会主编.中国标准化通典(企业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拳术出版社,2003(7):2.

[4]李春田主编.标准化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06.

[5]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04.

[6]王 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之诠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57-61.

[7]中国标准化协会主编.中国标准化通典(企业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拳术出版社,2003(7):22.

[8]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编. 标准化工作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0):451.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Wushu Standardization——From the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Wushu

Zhu Yilan1,2Wu Song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China;2.P.E Department of Jiangsu Provice Suzhou Middle School,Suzhou Jiangsu 215007,China)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e paper takes Wushu standardization as the object,conducts an in-depth exposi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practical meaning and basic process of the concept of the Wushu standardiz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transmission of Wushu.We find that:the Wushu standardization is a series of standard systems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the programs and ideas,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ed transmission of Wushu;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transmission of Wushu,the Wushu standardization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n ideological system including"unity","simplify","coordination"and"optimization";by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such quantitative standards,it's helpful to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transmission of Wushu.

Wushu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ed transmission idea

G85

A

1004—5643(2012)08—0014—03

1.朱益兰(198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2.吴 松(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武术标准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标准化简述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