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小说《万箭穿心》的叙述策略

2012-08-15 00:42吴雁琴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2年21期
关键词:方方扁担底层

⊙吴雁琴[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 山西 临汾 041000]

作 者:吴雁琴,文学硕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方方自1982年发表处女作《大篷车上》,三十年来她的创作丰厚而独特,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人的生活作了描述。其中200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第5期,后又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转载的中篇小说《万箭穿心》是作家本人最愿意向读者推荐的作品。

该小说通过讲述武汉汉正街“女扁担”李宝莉的故事,道尽了生活的苦痛、温暖和无奈。在创作谈中,方方说人生“纵使万箭穿心,也得扛住”,最后给了主人公一个答案:儿孙满堂也好,孤家寡人也好,你都得自己把人生走完。小说发表后,方方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和蕴含的复杂情感,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在《万箭穿心》中,方方以辽远而深刻的想象力彰显出全新的叙述策略。首先是叙述对象的转型,借助李宝莉强者的生活姿态,彻底颠覆了女性一贯的弱者形象;其次是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内容环环相扣,让读者始终保持强烈的阅读兴趣;再次是叙述情感的变化,引导读者多角度探讨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一、叙述对象的转型

小说中处于万箭穿心状态的主人公李宝莉是个平凡的女人,她读书不多,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性格粗鲁,不懂温柔,说话做事直来直去,只管自己痛快不管别人的感受,让人难以忍受。这种性格,先是造成了在家庭生活中长期被压抑、精神极度空虚的丈夫马学武的出轨,继而又促成了丈夫的自杀。丈夫死后,她十几年如一日地好生伺候公婆,含辛茹苦把儿子送进大学,但结果是母子恩断义绝,儿子和公婆结成同盟,将她扫地出门。小说的末尾,李宝莉用她讨生活十几年的扁担为自己挑了一次货。扁担的一头是装着她衣物的纸箱,另一头是一个编织袋,里面捆了一床被子。

小说共十九节,前七节的李宝莉粗糙强悍,居家过日子一直打胜仗,在小家庭中要求绝对的权威,最终逼得丈夫自杀。从第八节起李宝莉一改强悍霸道,开始忍字当头,过起了挑扁担卖血养儿奉老的舍己人生。许多人可以抵抗来自外界的打击,却在亲人的背叛和遗弃面前彻底崩溃。而李宝莉,在一生为之拼搏的亲儿子背叛后,仍然能坚强地活下来,并一切从零开始。悲剧来临之前的李宝莉让人嫌恶,然而当这个刚烈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地面对生活的打击时,其自立自强、永不屈服的个性却让人肃然起敬。

面对生活,李宝莉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顽强地将所有的痛苦扛了下来。她给马学武的父母跪下说:“这辈子保证全心全意照顾你们,当是赎自己的罪。”她说到做到。如果向生活的压力低头,李宝莉是万不会落得万箭穿心的地步的。不过正是这样的结局,反而让她身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你可以无数次将我击倒,但永远不可能打败我。”在这里我们看到来自普通百姓的精神光芒——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全心付出,把自己明白的人生道理,坚强地走到了最后。

李宝莉强者的生活姿态与人生立场,是对方方此前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发展与突破。她的悲剧命运的性格依据与个人局限缘由,催化了方方探求女性命运由寻求外围突破到实现自身突围的飞跃。方方借助李宝莉彻底颠覆了女性一贯的弱者形象,体现了女性形象的新发展。

二、叙事节奏张弛有度

小说的情节并不算复杂,但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如掌握不好叙事节奏,会陷入嗦的讲叙之中。因此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设计了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节奏。首先是与丈夫的离婚,之前是风平浪静,离婚既显得突然又合情合理。之后是李宝莉对丈夫的调查,一场拉锯战,颇有些斗智斗勇的味道。结果是李宝莉获胜,丈夫认输,直至跳江,了此一生。这段内容节奏较慢,为后来埋下了很多伏笔。其后漫长的扁担生涯,叙事节奏总体较快,只是在几件重点事件上有意将节奏放慢。最后的结尾成了冲刺:李宝莉万念俱灰,混入了扁担大军,从此和家庭断了联系,大有一去不返的壮烈。

方方在处理人物命运发展走向时有意打破常规,设计了许多突如其来的改变:刚买了房子,生活似乎如意,但丈夫提出离婚;丈夫死后,与丈夫的矛盾似乎消失,读者以为可以缓口气时,李宝莉与家人的矛盾却迅速变得尖锐。叙事摇曳多姿,总有伏笔,像情节背后的一个魅影,吸引着读者向前遁探。比如开篇,李宝莉对万小景说运气来了,小景说“:话莫说得太满,一满运气就倒。”比如李宝莉的父亲说房子风水不好,叫万箭穿心;比如马学武自杀后小宝对李宝莉的态度,及他冷得有些人的语气……而叙事的笔调里淡淡地没有评判,让人想不出该怎样发展下去“,万箭穿心”这四个字,读者被紧紧地攥住了心!整个剧情的高潮,其实早在李宝莉打报警电话时已经完成了。剩下的绵长,不过是随这个高潮而来的震荡、撞击、波动、滞凝、消解。作者经营叙事的实力可见一斑。

方方通过情节描写,揭示出人的本性、人的生存状态,多角度地挖掘了个体生命的悲剧原因。把新写实与现实主义小说的长处加以整合,既为一味罗列日常琐事已唤不起读者新鲜感的新写实小说注入活力;又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天地。与方方的前期作品相比,这些作品虽在情节上有某些斧凿之痕,但无疑是方方开拓自己艺术思路的成功尝试。

三、叙述情感的变化

由来已久的底层叙事,自2005年起又兴盛于当代文坛。然而在许多作品中底层都被过分地美化了,成为贫富、善恶二元对立中,有关善的想象性存在。由此而生发的爱与同情亦掺杂了太多的盲目与幼稚。《万箭穿心》与丧失了反省和批判能力的一般底层叙事不同,有揶揄讽刺;与零度情感写作的写实派也不同,有悲悯情怀。

小说一开头,就对出身底层且俗不可耐的女主人公极尽讽刺挖苦:“李宝莉挺胸昂头走出电梯,高跟皮鞋敲着瓷砖地面,笃笃笃地,很有电影里贵夫人出行的派头”;看见开电梯的女人她“心里立即有了高贵感”,心想“真可怜呀,自己没有高楼住,却还要为住高楼的人开电梯”。一种小人得志、穷人乍富的心态,被揭示得入木三分。然而小说并没有就此停留,当李宝莉终因自己的愚昧、粗俗、狭隘和无知,而咎由自取般地重坠社会底层时,作者又展现了她身上美好的一面——勤劳坚韧、诚实守信。

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方方习惯用“零度”情感叙述纷杂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表现单调重复的风景,但《万箭穿心》的情感开始逐步走向“有度”。这儿的有度并不是炽热的情感表达,而是内里怀着深深的体恤,叙写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身心刺痛。方方曾说:“我就觉得我比较能够替人物设身处地,我在写这个人物时,我的心在下面,是和他在一起的。我觉得你写一个人物,你要是居高临下地写,很可笑的。”方方从一幕幕“几乎无事的悲剧”框架之外,找寻到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看似客观的反映,在叙述中却介入温情,让暗淡的人生图景,透露出不让人绝望的一些亮色。

李宝莉生活中的悲哀通过“冷”的情节叙述出来,但小说在冷的氛围中纳入了人性的力量,冷的笔调也就慢慢地消解。小说所给予李宝莉以及底层的,是超越了爱与同情的悲悯情怀。其对于底层的苦难,已不再是简单的发自本能的爱,更不是不辨是非的盲目支持,而是在对底层的善恶是非及其宿命都有着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人性及其弱点的悲悯,是一种更为深层更为理性的大爱。

写作者自己不动声色,却让读者神魂颠倒,能达到这种效果,除了有情外还在于运笔。方方写小说,笔下处处有神,人事情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语言声声入耳、句句贴心。方方小说的文本特征,大多是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万箭穿心》用鲜活脆生的语言、热气腾腾的细节,再现了一个小人物支离破碎、万箭穿心的生活。整篇看下来,只是叙事,因而读者也没有了立场,只随着主人公李宝莉向前过活着,一步一步,最终将整个故事的悲剧感推向高潮。方方的高超与高明是把生活攥在手里,拧出的滴滴都是真悟,不屑用廉价的爱恨情仇去赚眼泪。身在汉正街中行走,人在众生之上观察,恪守一个作家的职责,冷静描摹世态真实图景,给读者一面观察人生和检点自身的宝镜。

方方以执著的入世情怀,顺畅平实的语言表达,盘点生活、直面人性的溃败,赋予小说以独特的生命意识,使她的小说既保留生活的鲜活气息,又具有对于人生的深度透视。

[1]方方.万箭穿心[J].中篇小说选刊,2007,(04).(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刊,不再一一另注)

[2]谢燕.女作家方方评80后作家[N].山西晚报,2007-12-5.

[3]方方.《万箭穿心》创作谈[J].中篇小说选刊,2007,(04).

[4]王尧.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关于汉语写作的高端访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方方扁担底层
80年代款的媳妇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圆圆和方方
圆圆和方方
挑扁担
隐身
读读绕口令提提神吧!
彩虹扁担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