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鲜花[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在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每年都讲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刚开始只是遵照教材观点,认为安娜的悲剧主要由社会造成,其次是她自身性格所致。随着笔者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安娜的理解也渐渐深入。
有论者认为,安娜貌美,有财产和社会地位,儿子聪颖可爱,丈夫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应该得到满足,但安娜还要求真爱,有点贪心。笔者认为这种论述主要是从安娜物质生活角度作出的。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像安娜这样衣食富足的贵族女性,缺少的正是精神生活。
作品开始时,安娜二十六岁,结婚已九年。丈夫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九年前是省长,现已成为国务大臣。夫妻二人互相尊重,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属于让人尊敬的一对,两人都没有婚姻之外的情感纠葛。卡列宁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而安娜呢?从她后来的“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看,安娜并不满足这样刻板、僵化的、无爱的婚姻。
沃伦斯基第一次见安娜,便看出她的个性被压抑着。是的,安娜是一个热情奔放、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青年妇女,渴望激情澎湃。卡列宁长期生活在枯燥的公文中,是一种呆板、僵化的性格。1968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主演塔秀扬娜·莎莫伊洛娃,尼古拉·格里岑科)中,卡列宁说话一板一眼,身体挺直,手背到背后,像一具僵尸。他从不开玩笑,言谈举止永远得体。除了工作外,他不需任何激情,对安娜机械性地履行一个丈夫的责任。枯燥、无聊中,安娜只能压抑自己的激情。婚姻不惧怕无爱、不惧怕嫉妒、不惧怕贫穷,但惧怕无聊。性格不合、爱好不一的夫妻关系隐藏着巨大隐患。是卡列宁的呆板、僵化压抑了安娜的个性,把安娜推出婚姻。
现代婚恋观认为,两个志趣相投、性情相近的人更容易相处,恋人之间、夫妻之间亦如此。卡列宁兴趣在做官、工作。安娜和19世纪的其他妇女一样:相夫教子。男人们可以有公职,自由自在,女人必须被禁锢在家里。女人的一切都是为了丈夫、家庭。安娜有了婚外情,卡列宁第一反应是害怕安娜的堕落影响到自己的名誉地位,与海尔茂如出一辙。卡列宁不离婚也做如此考虑。女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丈夫的社会形象、名誉、地位。卡列宁不愿意离婚,还在上流社会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和错觉:卡列宁宽容大度随时欢迎安娜回家,安娜却选择沃伦斯基,错不在卡列宁。舆论不会谴责卡列宁。安娜的死亡,卡列宁也没有责任。这似乎很合理。
笔者认为,安娜出轨,与卡列宁不注重经营婚姻,没有关注安娜内心需求有很大关系。卡列宁是安娜悲剧不自觉的幕后推手。如果卡列宁在安娜身上能够多加一份关爱,能够让安娜感觉到爱情、热情,或许安娜也不会出轨。
婚姻要经得起平淡、无聊,更要精心维护和经营。
不甘于无爱婚姻的安娜,遇到了自己所期望的那个激情之人——沃伦斯基,喊出了“我要生活,我要爱情”,把压抑已久的情感完全爆发。为了爱情,她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孩子,与沃伦斯基一起生活。
很多批评者认为沃伦斯基是一个花花公子,对安娜只是逢场作戏,不会有真爱。诚然,沃伦斯基刚开始追求安娜是为她的美貌吸引。他的母亲都认为安娜娇艳。不论在莫斯科还是回到彼得堡后,沃伦斯基一直没有放弃对安娜的追求。安娜曾努力克制自己的婚外情。但压抑九年的感情一旦遇到爆发口,便很难被遏止。为了爱,安娜成了一个对丈夫不忠的女人。沃伦斯基也对安娜付出了真情。为了安娜,他一再拒绝晋升的机会;为了安娜,他与母亲发生争执,要求母亲等上流社会承认他和安娜的结合是婚姻关系。安娜产后大出血,他曾开枪自尽。安娜卧轨后,沃伦斯基连续六个星期沉寂在巨大的悲痛中,几乎不吃不喝。最后上战场去赴死。他对安娜的爱可谓深沉。
人和人交往都有一个热烈期,爱情也如此。沃伦斯基与安娜在一起三年。经过三年的磨合,两人渐渐失去热恋的激情,感情随着时间淡漠下来。生活变得乏味,爱情变得倦怠。类似今天所说的“橡皮”状态。褪去了热情,剩下的只有平淡无奇和漫长乏味的时间。无聊之际,沃伦斯基有公职,而安娜只有沃伦斯基的爱。
沃伦斯基为了爱,一度放弃晋升。但作为一个男人,每天在家里陪伴安娜几乎不可能,正如卡列宁一样。他还有其他社会角色。爱情对男人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而对没有工作,没有社交、舞会的安娜来说,已经成为唯一。1997年法国版的影片《安娜·卡列尼娜》(苏菲·玛索主演)中安娜对沃伦斯基说,为什么男人可以自由自在,女人就要禁锢在家里。传统习俗对男人和女人的要求不一样的。安娜于心不甘,要唤回沃伦斯基的爱。争执不可避免。热恋已经走向平庸,还要继续吗?
沃伦斯基对安娜有爱,那么真爱能持续多久?歌词里经常唱“爱你一生一世”,“爱你一万年”,长相厮守的爱情有吗?答案是肯定的。具体到沃伦斯基这样的贵族青年,二十出头,虽一度把和安娜的关系视为婚姻。可能持续多久呢?两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是生活在“鲁滨孙漂流岛”,周围的舆论对在家的安娜可能影响不大,或者作为把爱情视为唯一的女人,不用顾忌舆论。但对沃伦斯基就不一样。他活动于上流社会,要承受较大舆论压力。笔者认为,爱情浓烈时,他可以和安娜同居。当甜蜜的爱情渐行渐远时,还能共同生活吗?
安娜与沃伦斯基打破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值得赞颂。安娜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值得同情。我们在为安娜扼腕叹息之时,不禁要问,到底谁是安娜悲剧的直接元凶?是沃伦斯基吗?
很多论者认为,安娜走向悲剧源自自身性格,是贵族教育局限性所致。而笔者认为,是她内心的愧疚与性格最后的偏执。
安娜为了爱情,离家出走,抛弃了丈夫和儿子。她不仅是卡列宁的妻子,她还是儿子阿廖沙的母亲。她可以不在乎丈夫,但压抑不了自己的母性,离开儿子越久,对儿子的愧疚感就越强烈: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一个为了自己的私情离开儿子的母亲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原谅。
安娜之前振振有词谴责哥哥的婚外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哥哥反过来责怪妹妹“不该爱上不是你丈夫的人”。卡列宁行为规范,也没有任何绯闻,工作出色,生活按部就班,是上流社会的“典范”。安娜对丈夫的愧疚感比较强烈。安娜开始并不同意与沃伦斯基交往:她不能对不起丈夫。与沃伦斯基在一起后,安娜面对丈夫和儿子更增加了挥之不去的愧疚。
女人心底,都希望情人和丈夫是一个人,但从古希腊神话传说开始,爱情和婚姻由两个神掌管:爱神是阿芙洛狄忒,婚姻神是赫拉。爱情和婚姻很难统一。没有爱情的婚姻可以被大众接受,但没有婚姻的爱情却不被接受。古往今来,中外歌颂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但歌颂婚姻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婚姻之外的爱情并不被社会伦理道德公开接纳。安娜的理想爱情与现实的婚姻发生了碰撞,结果是两败俱伤。
安娜为了爱,放弃了一切。有了爱,她可以苟延残喘。当他认为爱要离去时,她的心在战栗,唯恐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沃伦斯基不断外出,安娜内心越来越惶恐——沃伦斯基要离他而去,爱即离去。为了抓住爱,她特别敏感,动辄发脾气,与沃伦斯基争吵:沃伦斯基见母亲,安娜觉得她自己被冷落了;沃伦斯基看戏,安娜觉得是去会见年轻漂亮姑娘;沃伦斯基推迟到乡下,安娜觉得沃伦斯基不爱她了,在找借口。一切事由都会成为两人吵架的导火索。安娜已经不再信任沃伦斯基,沃伦斯基已经厌倦陪伴安娜。安娜越来越偏执,越来越神经质,沃伦斯基越来越不能容忍。安娜的神经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崩断;沃伦斯基的耐心一天天被消耗,总有一天会爆发。这一天很快来临,安娜终于不能忍受,走向了铁轨。沃伦斯基悲恸、悔恨,走向了战场。
爱,可以成就两个人,也可以毁灭两个人。
安娜和卡列宁性格不合,走向了沃伦斯基,甜蜜期过去后,不可避免地像其他情侣一样走向琐碎、平庸、倦怠、争吵、敏感、多疑,最终走向解体。安娜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叛逆者,既然走出来,回去是不可能的,那么死亡是她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