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面性的正面突破——舟越桂作品略谈

2012-08-14 06:33张威byZhangWei
雕塑 2012年5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家创作

■ 张威 by Zhang Wei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对雕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挑战与变异。雕塑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存在呢?对于仍坚持雕与塑的视觉原创性这一创作模式的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找到雕塑语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似乎逐渐呈现出纠结的状态。而这种纠结所呈现的状态,现在越来越被批评界所关注,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舟越桂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舟越桂出生于战后的日本,早年毕业于日本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从研究生时代开始,舟越桂就始终坚持具像表现的创作,后作为日本代表性当代雕塑家以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精神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享誉欧美艺坛。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舟越桂在雕塑教学中的讲评,并与其有过交流。因此,在众多介绍舟越桂的文章中,笔者应《雕塑》杂志所约,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还原其创作轨迹与状态,力求更加接近其真实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探求。

一、工作室的秘密

下午两点多钟,助手推开了舟越桂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工作室的大门,这是一间并不是十分宽敞的房间。就是在这间看似零乱的工作室中,舟越桂完成了几次创作上的探索和风格上的转型。每天下午四点多钟,舟越桂会来到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种和木头的交流与对话会持续到凌晨的四点钟,几乎每日如此。

舟越桂对作品的制作要求十分的苛刻,一件作品的制作周期也非常的长,一般两到三个月会完成一件。这种近似于修行的制作过程,有着很强的日本传统工艺的模式与观念。这种观念是自然形成的,它体现了对材料的尊重与敬畏,这是一种不可超越的底线。这种创作方式也是对自身职业作家的一种身份认同,只有在这个时空中,艺术家可以摆脱世俗的种种困惑;摆脱生活上的种种不如意;摆脱种种名利的追逐,完全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是真正在享受这一过程的状态。

二、材料的对话

舟越桂的作品几乎都是楠木的材料,几乎都是人物半身像。这种持续性的创作为舟越桂的作品带来了强有力的视觉名片,成为了他特定的艺术语言。这样的创作方式始于舟越桂在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的毕业创作——《圣母像》。

舟越桂的父亲舟越保武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雕塑家,虔诚的基督徒,长年担任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具像工作室的主任,他的作品《原的城》成为了战后日本一代人的典型的心理形象。舟越桂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开始接触泥塑和木雕。但在父亲巨大的艺术成就下,舟越桂始终没有信心会成为优秀的雕塑家。直到毕业创作《圣母像》的出现,并且初次使用了木雕的方式和楠木这种材料,他似乎找到了久违的自信,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

舟越桂认为,材料是有生命的。来自于自然界的木材,也经历了像人一样的生长周期与生命历程。艺术家通过另一个有着生命历程的载体来承载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一件非常奇妙的过程。艺术家自身与材料是平等的关系,对木料的每一次雕琢都是与材料的对话,这带有很强的东方哲学的色彩。所以,舟越桂的作品是具有亲和力的,材料是有温度的,是有触摸的感觉的。

三、东方精神

舟越桂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无国籍,并没有某种特定的指向和犀利的批判。这就与很多超写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有些相似,尽量通过表现技巧来完成个人观点的展现,人们通过对作品表现技巧的赞叹来体味作者对事物的态度。其实,舟越桂的作品没有过分先端的探索;没有宏大高深的主题;没有纷繁复杂的结构;更没有无所不包的容量。他其实更多的是保守的色彩,不论艺术潮流的如何转变,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生存空间,无表情地对待这个世界。这种无表情是一种态度,是艺术家的一种选择,就像舟越桂一次个展的题目《水的行方》。水是无颜色的,无形的,这种“无”的状态恰恰是东方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水是没有的方向的,随波逐流是多么难达到的“境界”,试问有谁能够像水一样从高向低流去呢?

舟越桂的作品是需要一个人独自去解读的,它更像一种诗意的存在,给人一种心灵的参照。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家创作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