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许多新闻界人士都说,他“一生是个记者,一生是个平民”。
赵超构生活平民化,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住在虹口溧阳路瑞康里时,夏天下班后,爱在弄堂里乘凉。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端只小凳子一坐,与邻居谈天说地,听各种社会新闻。他住的瑞康里八十二号,是一楼一底一个亭子间的一幢旧屋,卧室兼书房只有十平方米大小,一张三尺宽的铁床睡了几十年。统战部多次请他搬个地方,他始终没有同意。直到1990年,他去世前两年,因为儿女都有了孩子,实在挤不下,才在朋友们一再相劝下搬了家。新家在吴兴路,他因陋就简,没有任何装修,石灰墙、水泥地,就搬进去住下了。他平民化的思想,还体现在使用公车上。他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按规定,可以有一辆专用小车。他嫌太“官气”,便退掉了专车。
从报社到里弄再到社会,赵超构始终保持一颗平民的心。正因为植根于草根阶层,他的文章才能处处反映百姓的心声,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