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白华鲜
贾清会,东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他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以过硬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组工战线上默默奉献着。作为一名老组工干部,他负责干部工作,严格遵循工作原则、选任程序和纪律要求,不套近乎也不卖人情;负责基层党建工作,他能够贴近群众、贴近党员、贴近基层。在从事组织工作的16年里,他对6任部长的工作都积极配合,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在组工干部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1996年10月,34岁的他从工业二局生产科长岗位调到组织部工作,一干就是16年。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感慨地谈起了自己的从政经历。他说:在组织部,20多年来唯有他在科员岗位上一直干了8个年头,才成为副科长。2006年,他已经是部机关中层干部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组工干部,大伙都亲切地叫他老贾。也就在这一年,略感疲惫的他第一次主动向领导提出“转业”申请。部领导不肯放走他这位干部工作业务“第一人”,再说,更多的年轻组工干部还需要他来完成传帮带。在领导的诚恳挽留下,他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下来。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成为组织部副部长是不是他的奋斗目标。他说:组织部的干部都要如期“转业”,没有想过当副部长。既然领导信任,他又有从事干部工作的优势,就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继续从事组织工作。
他经常对部里的同志说:“进组织部就要甘为人梯、淡泊名利”。他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公正地评价每个考察对象,如实全面地向组织汇报,并公正合理地提出任用建议,努力为领导当好参谋。问他从事干部工作多年记忆深刻的事情,他谈起了一次考察。2005年5月,他带领考察组,在一个市直部门民主推荐一名副职干部,得票最多的一名干部被确定为考察对象 。按照以往惯例,这名考察对象将会是副职干部人选。在接下来的考察谈话中,有个别谈话对象比较隐晦地表达了不同的声音。有着多年干部工作经验的老贾,心底多了一丝警觉。经过策略地交流,多名谈话对象印证,掌握了这名考察对象存在的违纪问题。最终,这名干部没有被提拔任用。
2008年3月,提任组织部副部长的老贾,分管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尽管对分管工作不是特别熟悉,但是老贾肯琢磨、勤钻研。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作为“前线总指挥”的他,创新设置了“党员干部回访日”和“五走进”等载体,开展“六查六看”“八大攻坚”“百名年轻干部驻百村调研周”等活动,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2009年,他建议并组织实施了公开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选派工作,先后选派了58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2010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策划并组织实施的“六诺”方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三评一定”定期分析党员党性和为民服务“四推四提”、村级组织“123工作法”、社区党建“四联四共”等多项活动,在丹东地区乃至省内外都独具特色。
2011年初,已经经历过三次党委换届工作的老贾,又开始了第四次党委换届工作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工作。那一年的换届组织最严密、纪律最严明、程序最严格。老贾尽管有丰富的换届工作经验,但是他依然从头到尾,仔细研究上级党委的换届文件,把政策吃透、把程序弄清,每一份文件,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圈圈点点的标注。也正是那一年,由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公推直选的乡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诞生了。还是那一年,中组部副部长王秦丰到东港调研指导换届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时,一直默默付出的老贾欣慰地笑了。
在2011年首次进行的丹东市组织工作创新成果评选中,东港市在集体奖项和所有的单项奖项中均有斩获,总体评选成绩在丹东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节奏快”,是组织部门工作的常态,老贾在工作中既是策划者,又是把关者,更是带头执行者,为此他的付出要比常人多上几倍。在他的日历上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熬夜通宵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今年3月,全省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和乡镇人大政府换届的试点工作在东港开展,年过50的老贾与部机关同志一道,连续奋战192个小时,高质量地完成了“2+9”换届配套文件,赢得了换届试点工作组的认可以及市委和基层单位的赞赏。8天的时间,睡觉时间不到20个小时,妻子让内弟送了两次饭菜,他也没顾上吃。
他对部里的干部要求很严,但严而有情。他像兄长一样,关心部里年轻干部的成长,工作上言传身教,生活上关怀体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总是跑前忙后、乐此不疲。部里干部甚至是基层干部的家属、老人生病了,他都积极帮忙联系医院、找医生,经常到病床前探望。部里干部和基层同志的子女考大学,他亲自出手帮助报志愿。
在组织部的16年,他用坦荡、率直、真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和尊重。他16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