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的几个问题

2012-08-10 08:50丁俊发
中国流通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消费率流通消费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100045)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其中一个重大政策就是鼓励消费,而消费通过流通又决定着生产,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我们讲消费,不是就消费讲消费,而是要放进国民经济的全局讲消费;不仅仅要讲实物消费,还要讲服务消费;不是讲任何消费都是合理的,而是讲科学消费;不是仅仅讲消费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是包含消费要素、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内容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生产力,也涉及到生产关系;既涉及到宏观,也涉及到微观。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从认识到实践必须有一个新的突破。

我们经常讲,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三驾马车或三大动力,一是消费需求,二是投资需求,三是出口需求,也就是国家统计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这里的前两项构成了内需拉动,而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其中,居民消费指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活资料消费,是千家万户微观消费活动的总称;政府消费指政府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消费,特别是公共服务消费。

讲消费问题,主要讲居民消费,这是所有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与出发点,消费影响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的模式、发展方式、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居民消费一般可划分为基本性消费(或叫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所谓基本性消费,就是满足人生存需要的基本必需品消费。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与温饱阶段,一般以基本性消费为主,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金额在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在50%~60%之间;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小康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享受性、发展性商品与服务品不断增多,实现消费升级,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50%左右;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段,以享受性、发展性消费为主,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30%~40%之间。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阶段,但由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群体差别,基本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是各不相同的。

当前我国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特别是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平衡,消费体制性约束仍然比较严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问题已经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瓶颈。

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关系中,消费是实现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最终目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二,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最大。在有的时段内,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但自1978年以来,从总体上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是最大的,达到55.86%。如果我们把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回归到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消费贡献率达到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需求必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最基本、最长久的动力。

第三,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引导着投资结构的变化。

第四,社会生产的目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是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第五,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消费不仅反映供求关系,反映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更反映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反映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反映市场经济的总体(即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成熟度),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取得的实惠,能够从中去发现并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有利于改革与发展的顺利推进。

二、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根据国际经验,各个国家的消费率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一般都不会降到70%以下,向来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消费率最低时也在65%以上。

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研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为45.2%,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各个时期的消费率水平如表1所示。

最终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消费作为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过低的消费率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在“十二五”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把最终消费率提高到65%以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

一般来说,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消费需求和GDP以大致相同的比率增长,但在较短的经济周期中,消费需求的波动小于GDP的波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较为稳定,即最终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在经济扩张时小于1,在经济收缩时大于1。

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研究居民消费总量与结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与客观需要的居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通常,随着经济由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推进,消费率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型趋势,而投资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字型趋势。其中,当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时,投资率最高,消费率最低,期望值分别在30%左右和70%左右。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正是投资率最高的阶段。

国际经验还表明,外向程度高的国家比相同发展阶段外向程度低的国家,投资率比消费率高10个百分点左右,高储率国家(如东亚地区)比一般国家,投资率高于消费率1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的情况偏离了国际的基本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投资率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为促进经济增长,高投资率是必要的,也是许多国家成功的经验,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二,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

农民消费水平低是影响中国消费率的重要原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反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年差2.57倍,2001年差2.89倍,2010年差3.09倍,这使得城乡人均消费水平也逐年扩大。

表1 我国各个时期的消费率水平

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城乡收入差距属于自然性差距,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如何促进自然性差距的缩小以及防止非自然性差距的扩大仍然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除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消费外,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政策的调整、消费热点的培育也十分重要,在某些地区,可能是制约农村消费的关键因素。

第三,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以国内供应能力为基础,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这就需要国家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以求得国家总体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

一个外向型为主的国家,消费率的提高主要靠进出口贸易来保证。但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商品与服务品进口只能是国内总供给的一个补充。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存度过高,或者一个国家的消费对进口依存度过高,就等于把国家经济发展的调控权交给了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千变万化,因此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掌控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四,即期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收入水平是制约货币投向的关键因素。收入水平低时,货币主要用于消费,因此消费倾向较高;收入水平高时,货币以进行投资、储蓄为主,因此消费倾向较低。我国虽然收入水平不高,但储蓄率比较高,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居民把即期消费的货币用于储蓄,以确保未来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年份的储蓄率都保持在35%~50%之间。从横向比较,我国总储蓄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年均储蓄率15个百分点左右。

高储蓄率是影响即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根据消费周期理论,从一个消费周期进入另一个消费周期,必然有一个货币的积累期,我国已经完成了两个消费周期之间的积累期,进入了新的消费周期。

三、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第一,改革消费体制

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生产如果与满足社会需要相脱节,生产就会衰退和死亡。

改革开放以前,在“穷过渡”和极左路线的指导下,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期扭曲,特别是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现象十分严重。职工工资冻结了20年,农副产品价格几十年一贯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十分缓慢,形成了低收入、低价格、低消费的格局,形成了僵化的低福利消费体制,这种体制极大地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剥夺了劳动者必要消费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对分配体制、流通体制、消费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滞后的。在消费问题上,从住房开始进行了货币化改革,接着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国家与个人在消费上的责任,消费体制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是人民生活水平升级得以实现的根本。但应该指出,三十多年来,尽管我们在消费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但如何形成或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体制,仍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提升消费能力

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贫困到小康,就是以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但对照国际经验,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仍然有限,其主要问题就是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偏低,贫富差别过大,形成了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足与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从而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

按照消费规律,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能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划等号。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净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将随着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往往会出现消费增加量小于收入增加量的现象,这一点在高收入人群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十二五”期间,优化调整分配格局将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也是改革与调整的难点。从国民收入分配全流程来讲,应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政府支出三个层面进行,初次分配要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逐步改变我国的低工资制度,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深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夯实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第三,调整消费政策

国外经验表明,居民消费必须控制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适水平。消费增长过快,容易导致经济过热与家庭债务的过快上升,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如果消费停滞甚至负增长,则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冷淡,同样对经济发展不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实行了“低消费”的总体政策,从而制定了具体的以主要消费品配给制为主的消费政策,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过鼓励消费的政策,也实行过抑制消费的政策,如何兼顾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但从总体上讲,还是以鼓励消费为主,特别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鼓励消费的政策,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认为,通过调整消费政策来促进居民消费,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关键是调整要得当,要果断,不要满足于一些短期行为,不要做表面文章。

第四,夯实消费基础

讲消费必须有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这里所讲的消费基础就是指消费对象,这里涉及到消费总供给能否满足消费总需求,也涉及到供给结构能否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

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服务消费品渐次升级,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产业结构往往跟随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从20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90年代的家电工业,到2000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正是居民消费升级的结果。一产、二产、三产如何根据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来提供保质保量的商品与服务品,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物质基础。

第五,改变消费观念

由于我国人民长期生活在短缺经济中,刚刚进入小康水平,加上东方文化与消费传统的影响,使我们的消费观念相对守旧,必须进一步突破。

要改变满足于现金交易与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观念,发展消费信贷;要改变重所有权、轻使用权的观念,发展租赁消费;要改变有店铺消费的观念,发展创新消费,特别是网购消费。

在提倡改变消费观念的同时,要特别重视调节消费心理。所谓消费心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消费动机、消费态度、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情趣的总和。在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中,从内在消费需求的产生到消费决策的作出,再到消费的过程和消费后自我满足程度的评估和反思,都是一种消费心理的反映。研究消费,促进消费,就要研究消费的全过程。当前,居民消费心理有些脆弱,主要是因为高房价、高药价、高教育价格等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再加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位运行以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当前需要坚挺居民的消费信心。

第六,优化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消费业态、消费外部条件、网点布局、诚信体系、通胀与通缩等等。消费业态要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消费外部条件,这对农村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路、水、电、气。每个城市都要有中心商业区、区商业中心区,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社区便利店与社区服务网。信用缺失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败笔,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假钞、欺诈、霸王条款等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诚信体系缺失,也就是说消费并不完全是安全的。通胀与通缩都会对消费产生影响,通胀与通缩一般是由供求不平衡造成的,供不应求会造成通胀,产能过剩会造成通缩。长时间通胀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使消费指数下降。长时间通缩会使消费者产生进一步降价的预期,同样会导致消费指数下降。

第七,研究消费周期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消费升级;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同样会产生消费升级。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就产生了四次消费升级或者说消费革命。我国自1978年以来,也经历了三次明显的消费升级,这说明消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每一个消费周期内,都会产生一些消费热点,目前我国的生活消费热点,城市居民以住房、小轿车、教育、通信、旅游为重点,农村居民以住房、家电消费为主。

第八,培育消费热点

所谓消费热点,并不完全是一个数量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些产品在某一阶段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二是某些消费领域或消费区域成为某一阶段的消费热点。目前,根据我国实际,笔者认为以下产品或领域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和培育。

一是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第一消费,改善居住条件是中国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进入新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高需求并不等同于高房价。一般情况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中国高房价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原因,高房价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状况下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高需求并不等于住房的高自有率,发达国家的住房自有率一般保持在60%~70%的水平,让30%~40%的居民住廉租房。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调整目前的商品房有关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商品房消费市场的扭曲必然会影响消费全局。

二是乘用车消费。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轿车消费大众化时代,乘用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在未来的5~10年内,每年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汽车销售的井喷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富裕地区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也是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结果,但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地区差异很大,城乡差异很大,汽车市场落后,汽车金融跟不上,汽车租赁极不发达,汽车交通管理、道路条件同样落后于汽车消费本身。

三是农村消费。农村消费指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与农村居民生活资料消费,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一方面,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需要认真开拓,千方百计地开拓。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建立扩大农村消费的长效机制,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要根据农村需求特点,调整供应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网点规划,改善消费环境;要加快建立并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等。

四是旅游消费。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以上,旅游投资占总投资的12%以上,国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左右的增长率。按照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我国已经进入这一阶段。

五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包括新闻出版、影视和文化娱乐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与电信消费紧密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六是社区服务消费。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社区服务业将快速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业相对落后,但发展速度很快,这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如家政服务业、社区餐饮业、社区老年人服务业、社区教育培训服务业、社区医疗与个性化服务业等。社区服务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消费领域,是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需要市场秩序的规范化与服务的标准化,需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让老百姓放心、安心、顺心消费。

四、流通渠道建设是货畅其流、物尽其用的根本

1.流通渠道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对于流通,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了“流通五论”,即流通发展阶段论、流通决定论、流通调节论、流通一体论与流通运行统一论。什么是流通呢?笔者认为,流通是商流(商品价值的流通)、物流(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信息流(商品经济行为的流通)、资金流(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后来,笔者又提出,流通是以商流为主体,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

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实际上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体现国家对商品流动的通道控制力与市场控制力,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所以,流通业与工业、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先导产业。由流通引导的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流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得以提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渠道不畅甚至堵塞。人体有“气血不通”、“经络不通”,社会有“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资金链断裂”等,人体气血不通的结果是生病,社会流通渠道不畅的结果是衰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必须提升对资源(实物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生产(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生产)、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渠道(流通通道、资金通道、信息通道)的掌控能力。许多经济学家讲,谁控制了一个国家的流通,谁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其本质就是对渠道的掌控力。如果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实施全球供应链战略,牢牢掌控了“微笑曲线”的两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实施了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程、全方位掌控,这既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中国必须这样做,逐步从国内延伸到国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流通渠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流通渠道所包括的六个方面

一是物流通道。什么是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二是资金流通道。什么是资金流?资金流是资本流通与货币流通的总和,通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保证各种交易行为的正常运行。

三是信息流通道。什么是信息流?信息流是指处于运动状态的信息系列,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由信息源向信息接收者传递的信息集合。信息流是各种交易关系得以顺利进行和各种经济主体行为得以协调的必要媒介。

四是供应链流程优化。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而形成的网链结构。

五是流通节点布局。流通节点布局涉及到全国主要商业功能区域、城乡商业网点、城市商圈与全国商品交易市场。

六是城乡一体化与内外贸一体化运行模式。城乡经济一体化要求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综合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国内交易规则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促进内外贸制度和规则的一体化,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推进内外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目前流通渠道存在的六大问题

一是物流成本过高,2010年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为17.8%,比发达国家高一倍;

二是资本流动性不稳定,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是信息不对称,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四是流通环节过长、过多;

五是流通空间布局不合理;

六是内外贸不贯通,城乡发展不协调。

流通速度慢、库存大、成本高、效率低与我国流通渠道水平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3)流通渠道建设要抓好的六个重点

一是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国家已经作出总体规划,必须适度超前。

二是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佣金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要按照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要求,全力、有序推进。

三是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实施供应链集成。对此,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2011年8月2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供应链管理既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模式。

四是改变我国工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与农业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要重点抓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特别是物流业务,要真正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对于农业,笔者一直主张在农村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推进规模化经营,成立农业公司,农民可以把土地入股,自己变成农业工人,实现订单农业,进行城乡一体化运作。

五是加快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市场化进程,特别是金融市场、信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

六是加快推进流通渠道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流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流通渠道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猜你喜欢
消费率流通消费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40年消费流变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