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源廷,余泽军,贺丽伟,肖彦君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北京100081;2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300022;3 中国北车集团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050)
天津地铁1号线全长26.2 km,沿途共设22个站。其中,地下车站13座,高架车站8座,地面车站1座。设有一座车辆段和一座停车场。天津地铁1号线是由天津地铁既有线延伸改造完成的,改造后的1号线于2006年6月12日正式开通运营。
“4改6”扩编前,天津地铁1号线采用4辆、6辆编组混跑形式,共配置25组列车,其中,8列为6辆编组,17列为4辆编组。“4改6”扩编后25列车全部为6辆编组。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正式投入了运营。
天津地铁1号线自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日益攀升。从运营初期的平均每天3~4万人次达到了2010年的14万人次,曾达到过21.2万人次的单日最高客运量。行车间隔也从运营初期的15 min缩短至高峰5 min。但高峰时期,车内依然拥挤。“4改6”工程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改变列车运行图的情况下,使每列车改装后扩大50%的定员,增加运量。
设计初期,确定了1号线将采用初期4辆、6辆编组混跑,远期6辆编组的运营方式,所以,4辆编组的车辆本身为扩编工程预留了相关接口,车站站台有效长度、折返线长度、通信信号系统也满足扩编要求。
由于受到天津地铁既有线路隧道断面的限制,1号线采用非标准B型地铁车辆,车辆最大宽度2 750 mm,高度3 510 mm,比标准B型车小。采用铝合金焊接成的鼓形车体,Tc车司机室采用玻璃钢材质。每节车厢共设置8扇电动塞拉门,司机室还设有紧急疏散门。座席采用单侧纵向长座椅,中间设置了长扶手。
采用高强度低合金结构的轻量化无摇枕转向架。转向架固定轴距2 200 mm。一系悬挂采用橡胶弹簧,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
VVVF牵引逆变器的功率元件为IGBT;3电平逆变器;1C2 M(架控)的控制方式;牵引电机为180 k W三相鼠笼式交流异步电机。采用DC750 V第3轨上部受流方式,每节动车共设置4个受流器。
制动机采用KBGM-P型电气指令式空气制动机。所需制动力以再生制动优先,不足的制动力由空气制动补充。当网压大于900 V时制动斩波器投入使用,开始电阻制动。为防止制动时造成的滑行,设置了防滑装置。
列车装备了列车信息管理系统(TI MS),可以智能监视车辆状况,记录车辆使用信息及故障,便于管理和维护。
确定扩编技术方案的出发点是减少扩编工程量、降低技术难度、节省改造资金、提高效率。本次“4改6”工程的新造车辆由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制造,采用原4辆编组的设计标准,对车辆原有缺陷进行了改进。新M1车客室及车下设备比照原M1车设计,T车比照Tc车设计。
原车为2 M2T车,1 M1T为一组基本单元。为缩减扩编工程量,减少对原有车辆的改动,确定将原来两组基本单元解编,在中间插入一组新单元,6辆编组列车为3 M3 T,动拖比与原车保持一致。地铁列车扩编在北京、上海等地曾经实施过,但各地地铁的各系统不尽相同,给扩编带来的问题也不一样。本次“4改6”工程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高压母线问题
原4辆编组列车两个单元高压母线不贯通。为不改动车辆主电路,新加单元高压母线不与原车相连。为了不影响列车通过无电区,把拖车的高压母线通过BHB母线高速断路器与动车高压母线相连。一般情况,BHB处于断开状态,当动车处于无电区时,BHB闭合,由拖车受流器为动车供电,如图1所示。对于扩编车辆,这种模块化、单元化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的。如果母线是贯通或半贯通,那么意味着在扩编过程中,不但要跨接高压母线,而且还要更改BHB控制逻辑,这无疑会给扩编工程带来很大难度。
图1 扩编示意图
(2)辅助电源扩展供电问题
车辆辅助供电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在每节拖车上设置了容量为145 k VA的静止逆变器SIV。同样采用IGBT功率器件,为3电平逆变器。正常情况,本单元的SIV只为本单元两辆车供电(处于无电区时,紧急负载由蓄电池供电)。在原4辆编组列车的 M1(2)车AC380 V列车线上设有RFK断路器,当任意单元SIV出现故障的情况时,均可以通过闭合RFK断路器进行扩展供电(故障单元与扩展供电单元负载均减半)。6辆编组下,如图2所示,若第1单元SIV故障,闭合RFK1,投入扩展供电,故障单元的负载由第2单元SIV供电;若第2单元SIV出现故障,依然闭合RFK1,第2单元负载由第1单元供电;若第3单元SIV故障,则闭合RFK2,第3单元负载由第2单元供电。这种扩展供电方式,不需要对原车做出改动,且中间单元扩展供电控制程序与第1单元一致,使扩编变得更加方便。
如果采用新加单元上不设置SIV而通过原车两台SIV对新车供电的方式,SIV容量与全列夏季最大负载大小基本相当,没有余量,无法应对车辆启动瞬间的瞬时过载,这是不可行的。北京地铁13号线车辆“4改6”时没有额外增加SIV,但其SIV容量较大,为180 k VA。若天津地铁采用与北京13号线一致的方案,必须将旧车SIV更换为更大容量的。这会使成本增加巨大,工期延长,改装会十分繁琐。故天津地铁依然采用原设计方案,虽然多一套SIV设备,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图2 SIV扩展供电示意图
(3)通信及信号系统
新车与老车的通信系统基本一致,对乘客信息系统(PIS)做了少许变更,增加了新车的紧急对讲、LED显示单元、移动数字电视及CCTV监控单元。
信号系统的改动主要集中在车门控制信号上。天津地铁1号线已在全线各车站安装了安全门系统。车辆到站时,由司机操作控制列车车门开关,安全门系统可根据列车传出的信号自动完成开关门操作。在“4改6”前,1号线采用4、6辆编组混跑模式。由信号系统完成对车辆编组的判断,在车站PIS显示器上提示下次列车的编组数,并由车辆发出门控信号,并附带车辆编组信息,打开与列车相对应的安全门。新车加装后,需将开关门信号改为6辆编组信号,以使安全门能正确打开。
(4)轮径匹配问题
(5)牵引级位误差问题
实际情况表明,当把司机控制器推到某一级位时,新车与老车显示的牵引级位(百分数)最大相差约3%,这是因为司控器输出的同一电压信号到达DCU后,新老车VVVF量化的值出现误差。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在车辆间将会出现牵引力匹配不均问题,不仅会给车钩造成额外负担,还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这一问题已通过对PWM的占空比进行微调,从而改变输出电压来得到解决。
(6)配件匹配及备品备件问题
旧车部分配件停产,只能用新配件替换。而新旧配件的匹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兼容性问题。试验中就曾出现过由于配件匹配问题导致烧毁部件的情况,同时,配件的不一致,也会给备品备件的管理带来混乱。本次扩编工程中,影响运营安全的关键部件尽量与原车保持一致,对已停产的部分旧配件,通过车辆之间调配部件的方式保证每列车部件一致。以后出现的部件损坏将由新部件代替。
(7)列车的维护及保养问题
由于旧车已经运营了5年,新旧车的里程数、维修及大修期限都不相同,这为以后的管理带来不便,并且可能会影响到运营。例如,目前天津地铁对大修并无定论。为此提出建议。按照大修规程,100万km后必须对车辆进行返厂大修。改装车的大修可能会根据新旧车里程差的大小来决定大修方式。若里程差相差小,就牺牲新车部分修程,与旧车一道大修,反之则不对新车进行大修,待到新车达到100万km,再将车辆返厂大修。
天津地铁1号线列车(6辆编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地铁1号线列车(6辆编组)主要参数
新造车辆由唐车公司制造完成后,列车进行重新编组。编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半自动车钩,机械连接与气路管道可以方便地同时完成连接。随后,完成跨接线等电气连接完成后,先对TI MS系统进行更新,更新完成后,车辆即可进入静调状态。静调时,对列车的空调系统、蓄电池供电系统、照明系统、SIV供电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载信号系统进行检查和调试,并确认均必须满足运营要求。列车静调完成后,即进入试车线动调阶段。扩编列车动调试验与新车型式试验基本一致,动调完成后即可进入200 km正线试运行阶段,试验完成后,经月修检查无误后,即投入载客运营。
在实际过程中证实这套程序是合理的、可行的。静调和动调均应包括车辆系统和车载信号系统两个方面。对两个系统的调试可以穿插进行。例如在完成车辆系统静调后,即可开展车载信号系统静调。随后再依次进行车辆系统和信号系统的动调。这样安排,即安全又可减少调试时间。
“4改6”工程2010年10月启动,2011年9月22日最后一列完成。目前,新编列车在1号线运营情况良好,为1号线增加运量效果显著。本次扩编,是继北京八通线、13号线、上海1号线之后又一次扩编工程,相比前述几次扩编,本次扩编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方案均有所不同。从本次工程可以看出,要想顺利实施扩编,其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在线路的工程设计阶段,预留车辆扩编的一系列条件,扩编方案必须维持列车的动力性能,减少对牵引、制动系统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减少扩编工程量,节约改造资金。希望本次工程能为以后可能实施的扩编工程提供参考。
[1]俞展猷.东京都交通局10-300型列车扩编为10辆编组概要[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4):111-114.
[2]李 毅.天津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J].机车电传动,2006,(3):55-58.
[3]徐惠林.北京地铁八通线列车扩编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