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孔凡猛 郑兴义
指出并分析目前国内专用汽车行业存在的过度上量、缺乏核心技术、结构失衡等问题,认为在当前市场减速甚至下行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携起手来,对产业及产品结构深刻反思并准备作出深度的调整。
2009年初开始,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足等影响,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汽车、电器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刺激国内消费,从而使得汽车乃至专用汽车销量及产能建设均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但进入2011年后,随着国家对相关产业激励政策的收缩,各方面投资及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专用汽车市场随之步入寒冬,一些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闲置等产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可以预判,2012年专用汽车市场难免会更加萧条,行业深度调整势在必行。
目前在“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方面,除了已有的梁山“中国挂车(专用汽车)生产基地”、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铁岭“中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外,还有其他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也在努力进入这一阵营。仅2011年,即有如下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及企业拟开建或扩建:
(1)华晨汽车在大连打造世界级的专用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年产销专用汽车10万辆。
(2)柳州乘龙专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生产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投资内容为生产专用汽车系列产品,一期工程2011年3月建设完工。
(3)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3万辆特种车项目,2012年5月即可建成投产。可年产各系列专用汽车3万辆、液压油缸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4)陕西重汽集团与榆林东方集团公司合资的榆林陕汽新能源专用汽车项目,2015年可实现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
(5)四川腾中福田专用汽车项目,由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计划年产2万辆自卸车、半挂车、普通平板改装车、环卫车、罐车等,2011年底首批产品下线。
(6)美国道格拉斯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德通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签约,共同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投资建设中国最大的除雪车辆及设备生产基地,共投资4000万美元,计划2012年3月开工建设、年底建成。预计年产值逾10亿元。
(7)唐山冀东物贸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六安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成立安徽冀东华夏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约定用30个月分2期投资3.5亿元,达到年产1.2万辆专用汽车,预计年营业收入超过36亿元。
(8)陕西重汽集团与唐山市冀东物贸集团投资13.6亿元,成立陕汽大同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分2步建成年产5万辆规模的天然气专用汽车项目生产工厂,预计2011年12月正式投产,可产销天然气专用汽车5万辆,预计年收入190亿元以上。
(9)陕汽淮南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项目于2011年4月16日奠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2期实施。一期投资10亿元,到“十二五”末,生产销售新能源专用汽车2万辆;二期扩建将使产能扩大至5万辆。主要建设新能源专用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10)新疆乌苏市石化工业园重庆云河控股集团——新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2万辆专用汽车项目,工程一期拟投资10亿元,建成投产后将年产云河牌自卸汽车、罐式汽车、厢式汽车、低平板半挂车、散装水泥车等各种专用汽车2万辆,预计年销售额达50亿元。
(11)贵州航天特种专用汽车产业园在遵义县鸭溪镇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特种专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年产各类专用汽车2万辆,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上述项目多是地方政府和专用汽车(卡车)生产企业合作的结果,目的很明确:做大当地的专用汽车(含部分卡车)产业规模,使其上量,从而提升企业规模化水平。仅上述几个项目投产后,将增加专用汽车近40万辆年产能;若再加上原有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扩大投产的规模,保守估计,2011年或其后几年专用汽车行业新增产能将达60万辆(这些产能不会一年就全达到,而是逐年),这还不包括前几年开工建设但还未投产的产能。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2010年中国专用汽车(此含装载机、非轮式起重机)统计产、销量分别为185.16万和139.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9%和32.86%(见2011.2《专用汽车与配件》P15一文)。可以推知,2011年拟开建、扩建、投产项目所新增产能会大大超过上年的市场需求增量,这会进一步导致当年及以后年产能大量过剩、企业开工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收支平衡和效益,甚至导致停工、关门。那么,2011年乃至今后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过量产能将意味着什么?
早在2009年工信部出台《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时即显示出政府部门将加大对专用汽车行业监管力度的姿态,有关部门对此前几年国内盲目、重复建设加剧专用汽车产能过剩并导致行业长期低水平发展的苗头已有察觉。因此,政府部门和具有良知的企业应当携起手来,一方面要约束专用汽车产能的不良扩张,避免低水平和重复建设;一方面要理顺和调整好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水平和利润水平。
前几年,专用汽车每年销量曾以约30%的速度提升,使得许多企业的技术人员受困或陶醉于应对销售、生产的需求和改进上,而难以进行新品尤其是具有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于是,其产品技术进步步伐远远落后于产量增长的步伐。
所以,当前伴随着市场的下滑,专用汽车行业或被迫进入调整时期(也应该进入),此时,新品开发按理应成为专用汽车生产厂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于此,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应当依据自身优势,紧盯市场,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同时紧盯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不断推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专用汽车新品,使自己在创新中得到稳步持久发展。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可谓专用汽车生产厂家的立足、生存之本。若只是依靠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普通大众产品,仅靠营销及低价位销售来赢得市场份额,即使是在销量上做大了,产业基地或企业上规模了,也是难以长久良性经营的。尤其是当前一些地方的产业基地等产品聚集区,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比拼的主要是价格,而不是技术含量,这是非常危险的。
于此,可举个简单例子。早在2003年时,笔者所在单位(为济钢全资子公司)为济钢研制重型全自动钢坯热送车,其车厢工作温度须保持在800℃左右,前后历经3轮试制,终于2005年研制成功。该车涉及机械、液压、电子及自动控制系统,为一体化系统集成工程,并在当年申请了国家专利。2011年,笔者所在单位收到全国钢企订单达42辆。由于该车产量小、技术含量高,且具有相当高的核心技术,因此利润很可观。这样就有部分专用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仿制,先是包头某机械厂仿制了6辆,随后青岛某专用汽车生产厂仿制了3辆;但其销售给客户后,均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客户全部退车,损失巨大。尤其是青岛的某专用汽车厂,面对客户的巨额索赔,无法了结,最后只好从笔者所在单位订制了3辆交给客户。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足以说明,核心技术应当是企业生存的一大法宝,必须极为重视。我们做不了乔布斯的“苹果”,但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其思维方式,坚持创新,这样一来企业才会越来越红火、生命力越来越强。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及挂车)生产厂家中有80%以上的主打产品为普通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厢式车、仓栅车等,这5类专用汽车(挂车)的产能已严重饱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1536号文件禁止未曾生产过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等产品的企业申报相关产品《公告》。但由于它们的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制作较为简单、市场容量大且容易切入,初期仅靠低廉的价格优势便可获得较多的产品订单,近几年仍成为一些(新增)专用汽车(挂车)生产厂家的入门产品;同时,相当数量的无资质的小厂也在大量生产这类产品,由于无《公告》资质,它们便通过贴牌或买卖合格证来获取使产品上牌的“合法外衣”。这些小厂的大量存在,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如上面所说,即使市场容量如此大也未能拉动核心技术的长足进步)。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产品依然很少,如机场用多功能消防车、重型沙漠运输车、大型管道疏通车等诸多品种,即便有国内部分企业制造出来,但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可靠性等方面,均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于是国内仍主要依靠进口;而其他大量的国产产品尤其是“大路货”则不仅缺乏知识创新、功能效率低,且耐久性差、返修率高、维护成本较高。应该承认,我国专用汽车产品结构失衡、发展不均等问题,依然会长时间存在,需一步步调整。
目前专用汽车行业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如果一段时间内某种类型专用汽车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利润可观,则会有很多厂家一窝蜂似地组织设计生产。拥有开发、设计、生产条件的企业自是当仁不让,没条件、创造条件的企业也是不甘下风,甚至有些无资质的改装厂,在地方政策保护下“照葫芦画瓢”似地拼装生产销售。这种一窝蜂似的逐利现象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矿用宽体自卸车,前些年仅有几家颇具实力的集团公司所属特种车厂进行小批量的设计开发、试产;但在最近2年销量越来越大、前景看好、利润也非常可观的情况下(不用上国家《公告》),许许多多的专用汽车、卡车、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纷纷上马、生产和销售,水平参差不齐,并已出现非良性竞争之态势。这种现象终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
当然,应当看到,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只是行业当前面临着国家调控及自身结构等问题,需要行业和企业乘势予以深度调整,一为渡过当前难关,二为长远持续发展伏笔。笔者期望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与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携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理正思路,完善制度,严格执政,调整结构(产业和产品两方面),提升水平,共同推动专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高水平发展,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制订、监督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