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675803 胡学琴
2010年全县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农村劳动力23.53万人,占总人口的53.5%,占农业人口的60.3%。其中,男劳动力12.5万人,占总劳动力的53.12%;女劳动力11.03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6.88%。农村富余劳动力3.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7%。随着科技进步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还会随之增加。以目前看,年增加富余劳动力2000人以上。因此,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五”以来,云县抓住国家、省、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措施之一的机遇,结合《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云南省“百万民工培训工程”》,切实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列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十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完成23600人。其中,转移到第二产业7599人,占总转移人数的32.2%;转移到第三产业5262人,占总转移人数的22.3%;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10738人,占总转移人数的45.5%。“十一五”初始的2006年,云县在认真总结“十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云县被国家列入“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转移培训的力度,积极寻求转移的途径,认真开展转移前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路子。2010年全县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183人,其中转移22295人,实现劳务收入1382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8%,人均收入6202元,2004~2010年7年间全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1922人,输出76516人,实现外出务工收入61438万元。
从“十五”以来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一些做得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仍然是云县农民致富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云县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和转移后回流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如下。
由于云县大多数富余劳动力在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主观上农民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传统的乡土人情难舍难分以及文化技能低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客观上农民受地域经济发展、户籍身份、劳动保护、医疗待遇及子女就学等重要环境条件的限制,造成农民背井离乡到外寻求就业难度加大。
从目前云县农村劳动力现状看,小学以下文化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0%,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20%。由于长期生活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山区,交通、通讯闭塞,大多数农民对外地了解较少,自我满足意识强,走出去难以融入日益繁荣紧张的城市文化生活,即使转移出去,被迫还乡的较多。
云县大多数农民属季节剩余,有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意愿的农民,多就近就地打工,不愿转移到远距离的地方。同时,由于文化、技能等综合素质不高,无一技之长,以出卖劳动来获取经济收入,很难进入一些技术含量高、操作程序相对复杂的厂矿、企业就业。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半径小,仍处在“离乡不离土”的初级转移阶段。
资金不足是制约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资金不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富余劳动力转移前培训、转移培训机构设置、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网络建设、转移后的调查跟踪服务等相关服务滞后。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县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培训和转移的力度,在政策、资金、服务上加大支持力度,切实转变服务导向和职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当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
3.2.1 积极培育县内市场。一是要以县内的糖、茶、酒三大产业发展为契机,以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云南茅粮白酒业集团、云县嘉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凤糖集团云县甘化公司和幸福公司、龙瑞集团、云南智汇源食品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加工企业为就业目标,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内大中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二是以澜沧江文化为支撑,以澜沧江“百里长湖”自然风光、水电工业文化、酒文化、工业园区等项目开发为重点,加快旅游、餐饮、社区及家政等潜在服务行业的发展。三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动力,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空间,同时积极采取“三化联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方式促进转移速度。四是加快发展非农经济,延长农业和非农产业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个私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创业机会和岗位。通过培育县内市场,增加就业机会,缩短转移途径,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2.2 开拓县外市场,增加就业渠道。以近年来扩展的广东、江苏工业发达地区的转移市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转移就业渠道和转移数量,加大与沿海和内地发展地区的联系,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互相构筑信息传递平台,增强相互之间联系和了解,掌握两地之间的供求状况,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与省外劳动力供求较为紧张的省、市加强联系,不断扩大就业的门路,使转移的劳动力能够找到较为适宜的工作,以实现“输得出,稳得住”的目标。
1)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选择”的原则,加大统筹城乡、省外人才流动市场建设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民公平竞争就业市场体系及城乡人才交流市场,让农民依靠公平开放的人才竞争市场自主有序流动。
2)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放活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权,引导农民开展规模化经营,成立不同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相对集中到会经营、懂技术的经营能手手中,使更多的农民对土地具有更加宽松的自由转让、转包、转租等使用权。
3)为转移的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和返乡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者说得到保障待遇不公。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要加大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完善招聘、录用制及城乡户籍改革,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上学难、对待不公及医疗待遇、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问题,使农民输得出,稳得住,工作安心,生活放心。
农民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强化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小城镇等转移的质量及速度,全面提升文化素质及从业、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力量。其根本措施就是采取多渠道、多样化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3.4.1 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培训功能。利用电视、广播、电话及电脑等信息设备,建立县、乡、村及重点户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开设名师技术讲座、网络咨询等帮助农民自觉接受培训,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科技素质及专业技能。同时,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组织各类成人教育部门结合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输入地区用工行业的要求,集中培训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
3.4.2 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培训。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通讯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一技之长,对外界的了解较少,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富余劳动力,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是当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依托县内教育资源,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农民、乡村干部、农村经纪人及专业户的需求,组织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及用人单位及社会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等。对已达到相应标准的农民发给相应的学历及培训证书和上岗资格证书,为转移就业打好基础。
3.4.3 加大资金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列入年度或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而且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各类培训经费,支持培训机构及业务主管部门,办好各类型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更多行业的选择和要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转移前的培训有关,而且与转移后的跟踪服务关系密切。在今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一是建立有效转移长效机制,采取有效转移后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输出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输入企业条件和农民工收入情况。二是加大信息网络的建设,及时掌握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使劳动力转移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转移输出的效果。三是加大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农民了解更多的外界情况,增强转移的愿望。四是成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或派遣专职人员到输入农民工较多且集中的省、市成立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和解决输出人员在当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输出农民提高维权意识,用法律法规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