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宣传创新的“四度”思维——以《江南都市报》“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为例

2012-07-27 10:07王少君王宣海
中国记者 2012年12期
关键词:革命圣地采访报道小平

□ 文/王少君 王宣海

(作者分别是《江南都市报》总编辑、新闻中心副主任)

根据《江南都市报》“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实践,应结合 “走转改”来体现重大主题宣传的“四度”,即新闻策划上的高度、活动报道上的深度、语言表达上的活度,版面配合上的气度,从而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水平。

新闻策划上的高度

“喜迎十八大”的宣传报道,与其他主题宣传不同,其要求更高、分量更重,因此,内容策划、报道形式应出新出彩、不同凡响。

如何出新出彩、不同凡响?2012年初,《江南都市报》在总结2011年度工作、部署2012年度工作时,就将“走转改”与“喜迎十八大”的主题宣传进行组合,列入计划开始谋划,总体要求是要有高度。《江南都市报》集思广益之后,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借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平台和自身影响力,借鉴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宣传的模式,与湖南、湖北两省都市报合作,策划“赣湘鄂老区行”。此方案虽好,但一方面建党90周年用过一个类似的,有炒冷饭之嫌;另一方面未能将我党重要节点的几次党代会串联起来。几次会议后,方案敲定为:与上海的《新闻晨报》、陕西的《三秦都市报》、河北的《燕赵都市报》合作,名称叫“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上海、江西、陕西、河北四省市都曾在中共党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上海是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旧址所在地,江西有五个摇篮之美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工人运动的摇篮和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陕西的延安和河北的西柏坡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其立意就是通过采访团青年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以四省市革命圣地的前世沧桑和今生巨变,充分展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过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表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展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展现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以及人民爱党情怀与爱国情怀、民族情怀的高度统一;充分表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推动中国走向强盛的伟大实践。

□ “喜迎十八大”大型采访团在井冈山合影留念。(作者供图)

“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策划文案提交后,立即引起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的关注。领导认为策划有高度,四省市都市报联动形式新颖,内容扎实,正是都市类媒体“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并将这项新闻策划报道活动上升为江西省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报道之一。随后,中共江西省委启动了“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整个策划的主题升格为“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如此一来,策划内涵就更丰富。

活动报道上的深度

重大主题宣传要提升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更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和报道深度的挖掘,特别是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选取和挖掘。我们深知,在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报道上,应该把每篇报道做细、做实,这样就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详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让尘封的历史生动起来,让“倒”下的革命英烈“站立”起来,用鲜活的典型和细节告诉群众“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的意义之所在。

《从小道走向改革开放大道》这篇文章是采访团探访邓小平同志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的工厂所写的。这里有条小道,人民亲切地称之为“小平小道”。小平同志在这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思索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构想,也正是通过这条小道,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记者采访到的材料一大箩筐,不仅有面上的,也有点上的,如何烘托主题,表现小平同志的英明和伟大,但又不让读者觉得小平同志不是人而是神?采访团经过商议,决定选用典型人物的典型细节,即选用了小平同志当年的工友陶端缙和程红杏讲述的一块豆腐的故事,引出了小平同志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论断;通过小平同志问陶端缙是否有坏的收音机,可以拿去给病榻上的邓朴方帮助修理这个细节,阐述了小平同志“发展生产力”的思考。这篇稿件的推出,引起了读者好评。认为《江南都市报》挖掘出了珍贵史料,报道有深度,拉近了读者与伟人小平同志的距离,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材。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深度,还可以通过不同视角来体现。《第一部<党章>在这里诞生》一文中,记者发现了仅仅只有20平方米的中共二大会议室展厅里的“秘密”:参会代表为12人,名单上仅有11人,那缺席的人是谁,会是毛泽东吗?这个非常新颖的视角让整篇文章的深度陡然而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烙印。另外,从采访活动启动开始,《江南都市报》每天都以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和厚度的体现。

这些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挖掘,无不是采访记者奔跑在新闻一线,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的结果。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的,“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目的所在、动力所在,更真切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自觉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语言表达上的活度

其实,新闻是易碎品,但新闻的写作不能粗疏,面对重大主题宣传更是如此。这不仅仅是做好报道的要求,也是新闻战线深入推进开展“走转改”的意义所在。面对重大主题宣传,几乎可以说,每家媒体都开足了马力,给足了版面,但是如果没有清新可人的文稿呈现给读者,那么难免会让人觉得有浪费版面和题材的遗憾。清新可人的文稿如何产生,关键是语言上要有活度。

在《从小道走向改革开放大道》一文中,小平同志曾经的工友程红杏接受采访团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被原汁原味地刊用了,她说:“说实话,他刚来时我们觉得他是北京来的大官,有距离感,可相处一阵后,发现他特别和蔼可亲,和普通老人没两样。”程红杏的话语很朴实,读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容易引起共鸣。《江满凤,井冈精神的传承人》一文开头就非常入画,“‘哎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8月5日,井冈山龙潭景区,循着这样悠扬的歌声,‘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采访团找到了红军后代、井冈明星江满凤,与她触及心灵的对话,青年记者感动落泪。她说,每次唱起这首歌,就仿佛‘看’到从未见面的红军爷爷……”这些语言用上了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时代气息,很容易让人对原本印象中枯燥无味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稿件产生阅读的美感,从而自然而然产生舆论引导力。其实这也是这次大型采访报道契合“走转改”的具体表现,因为深入基层,就一定能收集到基层老百姓最真切的声音,若自己留心用心,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主题报道自然就鲜活了。

版面配合上的气度

在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战役中,要“10个手指并用”,发挥联合作战的效应,搞好宣传报道。

从整体上来看,《江南都市报》策划并发起的四省市都市报“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全社范围内调动人员,谋篇布局。既要有报社层面的宣传报道活动,也要有各部室层面的宣传报道活动。具体到这个专题报道来说,它集中体现了报社联合协调作战能力。

作为江西省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报道之一的重磅策划《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报社领导的高度重视,朝着打造新闻策划精品的目标靠近。整个报道有两次高潮,一次是8月3日启动时以及江西境内的采访;另一次是9月12日,《江南都市报》按照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关于“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要求,对四省市的采访报道进行全面梳理。如此一来,对整个报道计划来说,发稿节奏快、发稿需求量大、稿件质量要求高,对采访环节和编辑环节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首先体现在报社采编一体,前后方对报道意图的高度协同上。前方采访部门与后方编辑部门保持高密度交流,长期一体化运作,往往是前方记者第一时间告知后方编辑采访情况,后方编辑与前方记者实时互动,实现前后方的透明、通达。此外,前后方多重把关,保证质量,以此来保证重大主题宣传的鲜活和舆论引导的充分。

整个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行程5000多公里,耗时半个多月。为新形势下都市类媒体进一步开展好重大主题宣传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一、主题宣传要策划,策划才能制胜。

二、主题宣传要“走转改”,“走转改”才有活力。

三、主题宣传锻炼队伍。

猜你喜欢
革命圣地采访报道小平
瞻仰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精神 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革命五大圣地 学生版画作品
黑龙江省牡丹江老年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难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