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冬松
(作者是《北京青年报》都市新闻部主编)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7月初胜利闭幕。回顾近十年来参与的北青报两会、党代会报道,记忆的断片在脑中游弋、跳跃,万花筒一般,逐渐连缀成六个字:思考、智慧和情怀。
此次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前、首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新阶段历史关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从时政新闻的权威议题设置,还是从《北京青年报》的性质来看,都应责无旁贷地报道好这次盛会。回望这次大型时政报道的版面创新、思路创新,相对成功背后根本着力点在哪里?
首先,围绕大局思考才能有大眼界。时政报道的思考不是编辑记者天马行空的个性张扬,而是要善于抓大局,看大势,这样才能选准主题,运筹版面、组织稿件时心中才能有“定盘星”。事实上,在历次两会、党代会前夕召开的市委全会的精神正是记者思考的指南针。例如这次党代会前,报道组认真学习了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公报精神,聆听了市委研究室负责人关于党代会报告起草的培训,又分析了今年上半年以来北京市围绕大局所做的工作——正在推进的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市上下正在探索的与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网格化管理”创新;如火如荼进行的“见缝种树”的22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千方百计稳定老百姓菜篮子价格的各种有益探索——而所有这些归结到一句话,就是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任务。
思考到这一层面,“世界城市”这个议题设置已经在我们的脑中越来越明晰,于是在代表们报到的第一天就及时组织了《代表昨报到,“世界城市”成热词》的主打消息,生动记录了代表们从不同角度阐释的对世界城市的理解,试想,如果代表报到第一天,不去有意设置这方面的议题,只是泛泛谈信心相关细节,固然可能也会比较生动,但是在党代会开幕前夕这一“气场”下,显然没有“击中”大会的主题,也就缺少分量,再“热闹”的报道也意义不大。
两会报道也情同此理。回顾近年来北青报以市两会为代表的重头报道也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时政脉络”——
2008年12月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北青报于2009年1月14日十三届人大二次全会“关注”话题中,推出历时一个月调查的重磅独家报道《城市的管理模式将下移到城乡结合部——东小口地区管理将尝试“大部制”》;
2010年11月召开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二五规划草案》说明也成为北青报策划选题的重要“风向标”之一,2011年初两会报道中,4个版规模的十二五专版很多思路最初就是从上述《草案》中酝酿形成的。
因此,围绕大局思考问题才能准确设置时政报道议题,才会使策划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哪个方向的选题必须全力经营必能引人关注成为热点;哪个方向的话题必须深入实际挖出宏观政策背后的“微观落点”,都是缘于对全市各项大政方针以及市委全会、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的悉心思考研读。
其次,善于提前思考、在会外思考才容易使报道出特色。这次党代会,我们打出了一些“提前量”用来策划属于自己的专题。那就是一组深度探访“党建新变化”专题,分别从新阶层入党、楼宇党支部、推进党务公开、党代会常任制等四个方面采访出相应的全市层面的硬消息,再找到生动的基层案例做现场探访,同时配发专家观点,从而全面反映出北京在建党机制方面的新探索新尝试,在党代会期间配合报告内容刊出,既是对大会报道的深化和补充,又能彰显独特思路,在同城媒体中形成了亮点。
应该说,由定向主题生发成、由多点组合编辑而成的策划性专题是北青报近年来时政报道的一种探索,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
例如2010年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瞄准建设世界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实施三个北京”的发展战略。面对这样一个“宏观命题”,报道组从多个层面设置选题,以“宏观的选题,百姓的切入点”为基本思路,善于在“会外”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寻找民生落点,连续推出“民生关注之教育均衡”“民生关注之城乡结合部改革”“民生关注之拆迁补偿”“民生关注之社工待遇”“民生关注之交通出行”等七篇焦点。在2011年的两会报道中,更是在上述基础上创新性增加了“话题新闻”和“委员代表微访谈”等版面设置,在这些重磅报道中,没有空话套话,有的是权威解读、信息延伸和现实探访,据了解,目前报道中的“将”都变成了“已经”,规划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落点”。很多读者认为,在《北京青年报》的这些时政报道中,读出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和管理转变的实绩。
细细梳理近年北京市新闻界的时政报道,会发现有个逐步变化和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的方式方法思路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以及新闻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即从以记者为主体向以会议和代表为主体转变,从会议“花边”向以事实本位转变,从“作秀”向党代会报告或政府工作报告为主体转变。在今天看来,新闻环境改变了,新闻观念改变了,新闻采集方式改变了,与其“处心积虑”搜集一些远离会议主线的“花边”,倒不如从报告本体出发创新,做出一些紧扣主题的深度报道,更能彰显一张主流都市报成熟、朴素、稳重、深刻的内在风格。
“创新”需要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就报告说报告,不是如散沙一盘的采访和统稿,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统合、理解能力,是一种勇气,并且结合当时会上会下的最新形势做出恰切的判断,这一点,在今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版面布局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实事上,在大会开幕之初,如果按照既有的解读、动态、焦点等模式一路走下来,报道内容虽说不会遗漏,也有一些自己策划的深度焦点,可谓四平八稳,但总体,似乎缺少一些气魄,或者说缺一种“魂儿”,创新的机遇点就在这里。编委会果断决定启用大封面版, 为了增强报道的整体冲击力还精心提炼了“方向”“憧憬”“路径”“启航”四个关键词,用这四个词的内在逻辑关系串起整个报道, 每个词统合一个专题,然后对报道内容再细分,如方向之建设世界城市,方向之推动科学发展,方向之人民幸福安康;憧憬之声音,憧憬之动态,憧憬之笑脸;路径之民生,路径之发展,路径之保障;启航之动态,启航之举措等等。这样既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提炼,又赋予代表们的讨论更鲜明的主题。每天配发相关主题词,同时配以一个象征性的大封面凸显意义,使整个报道显得大气磅礴。
“创新”还需要情怀。记者李然发表的长篇报道《奔跑吧,小萨》表达了一种励志、坚韧的情怀;记者谭璐发表的《过云楼,命如纸帛》表达了一种文化钩沉的情怀。而时政报道的情怀则在于准确的理解,精致的解读,把具象和抽象完好结合,用总编辑话说就是要追求既有政治内容又有美感的文字。这一点我在写作此次党代会四篇封面主题词的过程中体会尤深。
7月3日党代会闭幕,我们的统领关键词定为“启航”,我想它至少有两种含义:第一,展开未来五年的新蓝图,北京飞向新高度;第二,全面总结梳理前面已经发出的“方向”“憧憬”“路径”三个专题。为体现这两层含义,我采用了“今天,我们乘势启航”这一主题句,分三段统领全篇,第一段高度概括北京未来五年的蓝图;第二段写北京创新的特点和体现;第三段展望人民的福祉,总结前三个专题。
我认为,时政报道的所谓“情怀”,它少有个人的情愫,而是勾勒精神和希望;少有呆板的说教,而是展示大气和方向。
从整体看,《北京青年报》对市十一次党代会报道有三大亮点:
1.投入版量大,人力足。不惜重要版面浓墨重彩烘托党代会主题。编委会从要闻、都市新闻等核心业务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报道小组,两位副总编辑带队指挥,总编辑盯在一线统筹版面,使得报道有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每天出版力量在四到五个整版,每天发稿量30到40篇,保证了版面的规模和影响力。
2.积极创新,在版面内容和结构上开创了不同以往的新专题形式。
3.策划了一组深度“党建专题”——党建新变化,动态版面上还承载了一个特色专栏——“贾婷定格”,利用本报优秀摄影记者贾婷作为党代表的特殊身份,更多聚焦基层党员代表,推出了很多鲜活组照,为版面增色不少。
这次党代会报道结束了,但是时政报道没有终点,新闻的创新没有终点,激烈的竞争提出的高标准没有终点。在时政报道的“征途”上,我们永远期待并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