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照明设计教学探讨

2012-07-26 07:57周永进邬华宇
灯与照明 2012年1期
关键词:灯具空间艺术

周永进,邬华宇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装饰工程系,重庆400045)

1 室内照明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光在室内空间中的直接意义在于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使空间价值得以实现。没有良好的光环境,空间就无所谓存在。光照不仅是人视看物体形状、空间、色彩的生理的需要,也是美化环境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光照既能构成和美化空间,又能改变或破坏空间。不同的光照不仅照亮了各种空间,而且能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和气氛,增加建筑艺术美感,体现一定的建筑风格。同样的空间,如果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位置、角度方向,不同的灯具造型,不同的光照强度和色彩,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视觉空间效应:如有时明亮宽敞,有时晦暗压抑;有时温馨舒适,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喜庆欢快,有时阴森恐怖;有时温暖热情,有时寒冷冷淡;有时富有浪漫情调,有时产生神秘感觉等等,光照的魅力可谓变幻莫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仅为实现亮化的照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提供具有使用与审美双重价值、满足生理与心理双重需求的光环境成为人们对室内照明设计的全新追求。

2 室内照明设计课程的现状

长期以来室内照明设计的教学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在室内设计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光环境的问题,仅仅照本宣科而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最多是使用照度计进行简单的测试。因为缺少光照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无法真正理解物理量的视觉意义,自然很难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加之学生在设计图纸上表达困难,因此设计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往往对照明的设计非常欠缺。使得原本一门重要的技术专业成为同学和教师难以逾越的鸿沟,始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让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积极性严重受挫。专业教育效果不佳最终导致工程实践中频繁出现“小儿科”问题:配光不合理、光源与灯具使用不当、光气氛欠佳等。设计师在知识背景技术层面上的匮乏,表现为光线运用上专业修养较差,设计中主观臆断,无法把握和控制室内空间的光环境品质。且在光处理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一种是只要把房间照亮就行了,另一种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达不到最佳的照明效果。这些诸多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探索出符合现代专业教育需求、强化实验性设计的室内光环境教学模式并尽快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加强实验与实践性教学。

3 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3.1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所授知识转换成更贴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即“主导”与“主体”之间的辨证关系。确立起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如果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点拨和诱导,就不能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分析、加工所授教材内容,把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本身的执行者。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收集、加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出的每一个信息并及时教育引导,使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学习,而且学会学习,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自主地观摩事物,自主地发展思维,进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艺术离不开创新,设计离不开创意,在共性基础上个性创造实际上是室内装饰设计师最为重要的素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其个性必然受到压抑。为此,对一些叙述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内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疯讲,学生傻记”的填鸦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选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无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室内光环境的教学内容应突破传统教学中有关物理定律的描述和现有技术标准的讲解,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在讲解基本理论上增加光与照明在室内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与应用,对光环境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图式化演示以强调学习者对光的艺术认知。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实际案例图片,从而揭示出光与照明对室内空间形态的艺术塑造,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各种光照场景,了解照明技术实现的方法,研究视觉功效和光环境的心理作用,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包括对日常生活光环境的调研、对某一照明专题的读书报告、对现有建筑空间光环境的改造设计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运用光、设计光的实际能力。

3.2 教学实验与实践相结合

除课堂教学外还应拿点学时组织学生到比较典型且具有不同功能的实际建筑空间参观,如酒店大堂、多功能厅、餐厅、商场等等。学生在现场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建筑功能空间和场景所使用的灯具和光源,以及各种建筑化照明方式是如何将照明技术与建筑结构协调配合的,并了解到不同的灯光分布、光色和灯具的艺术造型会烘托出建筑物所特有的空间气氛,突出建筑艺术,以及采用现代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多场景照明和场景切换。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得到较新的科技知识,同时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现场看到的实物进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我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我们给学生拟定了“居室场景照明技术研究与实践”的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设置满足居室不同场景照明和场景照明控制及转换,是该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并通过制作起居室照明实验模型来研究分析,完成课题。模型采用拼装形式,顶棚可根据需要改变造型,满足不同的照明方式。该课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完成,部分学生积极参加了该课题,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学生通过对居室照明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居室照明的现状和需求,通过预设接口和智能照明控制模块,对各类场景如会客、家庭影院、用餐、阅读等进行技术与艺术编排,实验内容涉及光源与灯具选型、基础照明、特别效果、射灯效果、连续转换场景、移动感应、双重反射投光技术、完整射灯技术以及光学仪器的使用等。

由于时间和经费有限,学生研究和制作的模型也比较粗糙。但学生通过材料准备,光源、灯具、控制模块选择购买和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安装灯具及调试,得到了不同场景的灯光效果。使他们在亲自动手接触照明装置的过程中,发现了光的艺术形式,体验了光的艺术魅力,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设计水平。

4 小结

室内照明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教改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新的教学行为模式的过程。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如何有效地运用和紧跟时代的步伐才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提倡多媒体教学和组织现场考察增强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室内照明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结构产生了新的需求,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1]许立新.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初[J].探商场现代化,2010(602)

[2]张文洲.现代建筑室内照明设计的艺术效果[J].灯与照明,2000(4)

[3]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装饰,2007(5)

[4]陈砚,刘琼.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2009(2)

猜你喜欢
灯具空间艺术
灯具
空间是什么?
◆ 灯具
创享空间
纸的艺术
灯具技术要求22条
解读GB/T 31728—2015《带充电装置的可移式灯具》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