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忠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 山西太原030002)
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是山西大水网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工程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向临汾、运城两市的新绛、稷山、襄汾、候马、曲沃、翼城六县(市)工、农业以及农村生活供水的保障性给水工程。年供水1.61亿m3,包括农业和汾河生态用水8 095万 m3,工业供水 8 030万m3。
提水工程采用内径2 m的PCCP管道,在襄汾段穿越汾河,穿汾工程包括导流、排水、开挖、安装、回填五大部分。由于此段河道常年流水不断,地下水位高,附近农田一年浇地3次至4次,对地下水补给充足,加之基础为流砂,所以工程的导流、排水和围堰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是工程的关键技术。
PCCP管道工程穿越汾河,长度为340 m。河堤顶高程为402.66 m(左)、402.89 m(右),河心高程为 393.28 m,漫滩高程399.5 m,地形呈U形。
汾河沿线主要地貌为山前冲积倾斜平原区、汾河河谷、漫滩及阶地,地下水位393.55 m。本段河内主要发育一级阶地和三级阶地。地层是新生界第四纪中更新统,上更新,以及人工堆积层(Qs)。在河道断面内探测三个孔2K09-5、2K09-6、2K09-7。2K09-5孔深 15 m,地面高程 402.66 m,0~6 m为杂填土、黏土,6~7.2 m砂土、粉细砂,7.2~15 m中细砂、砂土;2K09-6孔深15.6 m,地面高程398.15 m,0~1 m为低液粉土含少量砾石,1~2.6 m低液粉土、粉细砂,2.6~15 m中细砂、砂砂;K09-7孔深15.6 m,地面高程 402.89 m,0~6 m为粉细砂,6~7.2 m砂土、粉细砂,7.2~15 m中细砂含铁质。
根据当地1970年-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3℃,年平均降水量504.8 mm,最大降水多发生在当年7月、8月,年蒸发量在1 669~1 771 mm。
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等级为Ⅱ等,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其导流建筑物等级为Ⅳ等,则土石类型的洪水重现期10~20年。鉴于汾河汛期洪峰流量较大(1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1 500 m3/s),多发生在7月、8月、9月、10月,故工程施工安排在非汛期。非汛期10年一遇的流量286 m3/s,相应水位为397.51 m。
管道工程穿越汾河段河宽340 m,岸坡平缓且有可以利用的旧河槽,故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就是分期束窄河床,挖引渠进行导流。施工中分两期施工,第一期是在原河槽上游和下游处建围堰保护施工,在河上游河槽挖引河到下游;第二期利用原河槽导流。
因工程施工期短,故选在非汛期施工,施工时河内实际流量为Q=15 m3/s,挖引河将当前流量引入下游。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引渠为梯形断面,底宽b取7 m,挖深h取2.3 m,边坡m取1.5,底坡 i为 3×10-4。
围堰是保护主体工程施工的临时性建筑,本工程导流采用两期两段朿窄河床修建围堰。根据工程条件,为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采用土石围堰,迎水面坡度为1:1.5,为防止冲刷在迎水面铺设双层土工膜,并用50 cm厚的土工编织袋装土防护。围堰的顶高程=设计流量286 m3/s的相应水位为397.51 m+束窄河床的壅水高度+围堰的安全超高(取1m)。
束窄河床的壅水高度Z接下式计算:
式中φ为流速系数,随围堰的平面布置型式而定,为梯形时取 0.80;ν0为行进流速 2.26 m/s;g 为重力加速度,9.81m/s2;νc为束窄河床的平均流速,m/s;Q为导流设计流量取286m3/s;ε为侧收缩系数,单侧收缩取0.95;A为束窄后的过水面积取170 m3。
经计算壅水高度为1.5 m。因围堰高度为7 m,属低土石坝,为便于施工,确定坝顶宽为5 m。
1)本工程施工期短,只要综合考虑避开汛期、灌溉期,合理安排施工,就可提高工程的安全,减少工程投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围堰要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防渗、抗冲的要求;堰基处理切实可行,堰体便于与岸坡或已有建筑物连接。导流时,一期围堰对河床的束窄度宜小于60%,纵横围堰轴线宜布置成梯形。
3)引河施工应和基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基坑内水量补给。引河的进、出口要加大,其转弯角度因大于直角,以保证水流通畅。引河开挖宜采用最佳断面法,这种断面的特点是窄深。由于河道来水不定,当来水大于设计流量时可以人工引导水流淘刷岸坡,增大引河的过水能力。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人工排水、机械排水和井点排水。人工排水就是将人工基坑内的水移出排走;机械排水就是将基坑中的水体用水泵抽走。这两种适用于小流量,是排基坑明水。第三种为井点排水,它的适用范围广,尤其是流砂地层效果更好,它包括轻型井点、喷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和其它井点等。
本工程基坑水的来源主要是汾河来水通过围埝侧向补给,基坑周边的地下水补给,雨水以及工程排水等补给。基坑的特点是:1)渗透性好,基坑处深度15 m内大部分是中砂、细砂、粉细砂,渗透系数大、透水性良好,基坑来水有好的通道,给施工排水造成巨大困难;2)地表水补给面积大,基坑用围堰封闭,上游、下游、侧面都不同程度上有地表水;3)基坑深,基坑从漫滩高程399.5 m到基坑底高程385.44 m,基坑深为14.36 m。基坑深,地面来水大,渗透条件好,地下水通道畅通,管道按装质量要求严格,施工中为了实现干开挖,经分析采用深井排水法。
3.2.1 确定基坑涌水量
基坑的应排水量包括:围堰和基坑的渗水、降水以及基础施工废水等。因施工安排在非汛期,降雨少,围堰没有挡水,所以围堰渗水量和降水量不予考虑,本工程为PCCP管道工程,基础内施工砼少,废水也少,所以施工废水量也不予考虑。按下式计算基坑涌水量:
式中:Q为渗透流量,m3/d,k为渗透基数,取2 m/d;H为含水层的厚度,取13.5 m;h为基坑内水深,取8 m;R为地下水位下降曲线的影响半径,取200 m;r为基坑面积化为圆井时的化引半径,矩形基坑L=200 m,B=50 m,按下式计算化引半径:
3.2.2 计算单井出水量
式中:q为单井出水量;l为滤管(无沙管)有效长度,为1m;r为井管半径,为0.15 m;V为流速为81.89 m/d。
3.2.3 确定井数
据此,确定井数10眼。在基坑左右两边均匀布置。
3.2.4 水泵和电源的配备
单井出水量q为77 t/d,应选取扬程为20~25 m,出水量在2~10 m3/h的潜水泵。因不同地段单井出水量有差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选用扬程为20~30 m,出水量在2~10 t/h的潜水泵。
由于工程线路长,比较分散,所以电源的配备要根据工地现场的情况确定,接线方便的地方以接线为主,没有固定电源要配备发电机。
1)管井安排要科学,在处理基础地下水位时,主要是如何确定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本工程采用了管井法降水。这种办法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施工时间、井的深度、数量和位置的布置、泵的抽水量等要素。这些要素成为保证基础安全施工的必要前堤。
2)井内抽水要控制,就是要掌握平衡状态,水位降的过快会造成塌方,过慢又影响施工。在基础处理和上部建筑物施工中,要科学正确地掌握排水量,使之既能保证地下水相对平衡状态,又不会给施工造成不便。
3)施工期间抽水不停。
在整个工程回填覆盖前,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建筑基础0.5 m以下,这是严格的要求,直到回填后方可停止抽排地下水。
[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水利工程施工[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