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要武
老年康复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7
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常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足部等部位,其主要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感染、创伤后直接感染以及蔓延发生感染[1]。根据发病病因,临床上分为硬化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较早的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已成为较好治疗骨髓炎的首要条件。绝大多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目前主要通过影像学表现对其进行诊断。本文通过对54例骨髓炎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旨在归纳、评价X线平片在诊断骨髓炎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以便能够早期发现,及时诊治,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本组54例患者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9~31岁,平均年龄16.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病骨疼痛,并有发热症状。全部病例均发生在长骨,以股骨远端、胫骨近远端多见共48例,腓骨1例,尺骨2例,桡骨3例。
检查设备全部采用DR CXD-DMG85摄片机,行X线检查及影像处理。技术条件采用4O~55KV、8~10MAS。
骨髓炎X线平片影像学分析:54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22例患者表现为骨皮质病变,其中16例患者表现为骨皮质明显不均匀增厚,患者一侧部分骨皮质增宽,致密,髓腔变窄,病变累及骨干1/5~l/3,其内侧及上下方渐移行于正常骨质。6例患者出现孤立的骨皮质破坏灶,破坏灶4~l0cm,多伴有骨内外膜明显增生硬化,附近软组织轻度肿胀。
21例患者表现出骨膜反应:①骨干周围有长条状或分层状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与骨干间有狭窄透亮隙,重者可累及1/3~l/2骨干,附近软组织无或有程度不同炎性反应。②骨干周围局限性不规则骨膜增生。形态和厚度表现不一,可为短条状,丘状或花边状,与骨皮质间有狭窄透亮隙。
8例脓肿样囊腔病变,骨干局部单个类圆形透亮影,边缘硬化。
12例患者出现死骨,其中9例骨皮质囊状破坏腔内见小点状死骨影,3例呈小条状死骨影,密度较高。
4例患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其中弥漫性肿胀2倒,2例为局限性肿胀,均无清楚边界。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常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等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1]。主要通过血源性播散、创伤后感染以及相邻软组织感染灶的蔓延等途径感染。
骨髓炎绝大多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目前骨髓炎的临床诊断方法较多,如X线、CT检查及MRI等。骨髓炎的X线平片表现包括: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骨质破坏与骨质硬化、死骨、骨脓肿。X线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依旧为目前最常规的检测方法[2]。X线可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而且还可以排除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的优点。但在病变早期,X线平片上骨质改变观察并不明显,直到发病后两周左右,约35%~40%的骨质异常表现在X线平片上呈现[3],所以在病变早期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易导致误诊。笔者分析误诊原因如下:①临床症状不明显。临床上无任何急慢性感染迹象是误诊的主要原因[4]。感染征象是诊断骨髓炎的重要依据。因此对无感染征象的病例缺乏认识。②X线表现不典型。X线表现不典型是误诊的一重要原因,此类病例误诊或难以确定诊断者占75%,易误诊为骨结核、骨囊肿骨样骨瘤、骨恶性肿瘤等。所以在病变早期,对于临床骨髓炎疑似患者,即使平片无阳性特征,也并不排除骨髓炎的发生,对难以明确诊断患者行病理或MRI检查。
表1 X线平片检查结果 [例(%)]
骨髓炎的X线表现为软组织影增厚,层次模糊,肌肉间条纹状透亮间隔影模糊消失,肌肉与皮下脂肪层的分界也变得不清楚。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及其X线表现,才有可能减少误诊[5]。笔者认为要深刻认识骨髓炎共性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和X线表现,以及病变性质和发病过程的关系、各种病变的特点及各种X线征象间的关系。
总之,骨髓炎可依据X线特点,结合临床做出诊断。对于难以判断的某些早期骨髓炎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尤其MRI检查可做为早期骨髓炎的重要手段。研究报道,对于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MRI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6],尤其是在骨皮质增厚、脓肿样囊腔检查方面,CT与MRI的检查效果明显要优于X线,但是存在价格昂贵临床不能全面普及。
[1]平小芳.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9):91.
[2]张素艳.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平片与MRI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192.
[3]白荣杰,程晓光,顾翔,等.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CT和MR影像比较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7):488-492.
[4]郭奕龙,张文华.长骨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364-365.
[5]张卫,刘吉华,牛军杰.不典型骨髓炎的MR表现及征象认证[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