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2012-07-19 01:52陈玉怡张光宇
绿色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机制企业

陈玉怡,张光宇

(广东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1 引言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我国产学研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在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学研合作是指高等院校的教学与学习或研究机构的科研,结合产业或企业等的生产和经营,利益互补,形成多种方式的经济合作。目前,广东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依旧缓慢,合作关系不够稳定。十七大提出,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把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这一新的变化趋势,充分利用网络结构的优势,实现相关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指随着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市场的条件趋向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契约关系或在反复交易的基础上以及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与外部组织机构建立的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互利互动的各种合作制度安排。形成了一种交叉的类似网络状的结构。尽管这个网络结构属于开放性质的,但其构建、运行都需要有一定的机制维护,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因此,如何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点建立高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成为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存在与发展的关键。

本文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构建与特点,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运行与培育机制。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网络关系就成为社会学中重要的研究主题。国外大量的研究者们在社会网络关系对知识转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urt、Davem等人提出网络结构洞对获取高质量知识的各种优势,Freeman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测度,包括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以及中间状态中心性。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集中在知识流动管理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两大方面,并结合了各国案例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提出一系列的产学研具体合作模式。但国外学者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并没有结合创新网络做出深入的研究。

1992年,我国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共同提出了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我国针对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在产学研联盟模式上,朱桂龙提出将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网络相结合,得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概念。②彭锐、杨芳等人则提出了在产学研合作中科研部门所起的作用。③吴潍则主要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运作节点以及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中都侧重于对创新系统、创新联盟的产学研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方案。也有学者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但没有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自身特点,针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到。

3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构建

3.1 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构建要素

一个网络的构建包括人、物与信息活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构建要素可分为主体、客体、中间活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也是在这样的构建要素上进行的。

3.1.1 主体

产学研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心等,这些主体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知识扩散,创新发展的作用。

(1)企业。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主体,它承担着创新需求者、技术导向、中介联结等多种作用。创新成果的转换也极大地依赖企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起中心作用。

(2)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创新网络中起着技术源头的作用,大部分的创新技术都来源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其中,高校为企业提供创新研究成果,在产品由生产向市场转换中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3)政府。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有着规范指导的作用,作为政策支撑者与制定者,为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结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4)金融与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银行、证券、企业会所、律师事务所等,一方面它承担着产学研合作的部分基金,另一方面它为主体间的沟通交流起桥梁连接的作用,同时还能促使新的企业产生,新的研发技术产生。

3.1.2 客体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客体是指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技术、信息、人力资源、资金设备等资源。产学研合作中流通的正是这些知识性的资源。

3.1.3 中间活动

产学研中间活动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产生的丰富的活动,包括各种产学研联盟的创建,各种协议的产生,以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由单部门单链到复合部门多链合作的发展过程。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中,主客体活动是网络中的支撑核心,政府、金融机构、其他中介则是外部的政策支撑,边界之所以用虚线表示是因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网络具有开放式的特点,信息、资金、技术在网络中是可自由流动的,政府、中间机构也可以跨进网络内部参与相关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外部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也影响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组成(图1)。

图1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架

首先,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需要强调核心网络和相关网络的地位。核心网络是指能够支撑网络的运行、促使技术开发创新;而相关网络是指当创新主体需要突破资产的专属性时,需要一些政策建议、资源异质来提供建议。核心网络和相关网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有强弱区分,而且这种强弱区分是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不同阶段来决定的。其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需要强调连通性和知识学习中心性。网络整体需要实现通过持续不断地创造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使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

3.2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点

3.2.1 合作创新网络具有动态性

由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各个成员在不同的“小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地位,甚至还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变化,在198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规则网络向随机网络发展的理论中,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原先有M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与它临近的k个节点相连(k条边),并满足M≥K≥1,但每个节点都有重新连线P的概率,这就体现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另一方面,网络联结的偏好性导致产学研合作创新关联程度也有所不同。具有先进技术、竞争力和良好信誉的企业可能会选择继续合作创新,而经常不被选择连接的企业退出网络,新的企业会加入网络结构填补空洞,实现了网络的动态更新和持续发展。

3.2.2 网络环境是开放式的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节点即各主体(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是整个合作创新网络的支撑点,但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各参与主体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或者退出,网络机制的维护依靠各主体之间的协议,同时,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中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开放式的,网络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信息的扩散程度会更大。

3.2.3 合作创新网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由于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人才、信息、资源、资金以分散化的形式由不同的主体掌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资金流动,网络厚度与密度,网络中心性等。处于中心位置的节点往往掌握着网络知识信息流动的分配权。例如在广州地区,以大学为主要的网络支撑节点的相关产学研合作或者产学研联盟,在知识转移中就占据主要位置;而在某些大型的企业(如宝洁、丰田等)参与的产学研合作中,则控制知识转移的主动权。

3.2.4 以创新为目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组成是市场需求推动的,整个网络组织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资源共享而构建。创新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会不断推动合作网络各个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强化各主体间的沟通交流、技术传播,刺激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主动地寻找有利于产品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组织性。

3.3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指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广东省成为了全国产学研试验区。

2010年,广东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的881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企业承担的有488项,大学承担的有236项,科研机构承担的有119项,其它单位承担的38项。973计划、863计划以研究型为主,这类计划以大学承担的项目最多,支撑计划与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虽有所不同,但主要面向产业,这三类计划以企业承担的项目最多。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1)单链简单合作阶段。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仅仅是因为企业的某一项需求,从而与高校或科研机构某个研究小组、研究团队甚至个人合作,在早期的时候,出现过“星期日工程师现象”,这是合作创新网络最简单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单一,目标简单明确,网络机制简单决策权完全受制于企业,网络稳定性差,很难体现科研机构的主观能动性。

(2)单链契约合作阶段。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中,随着创新任务的复杂化,逐渐出现了单个研究小组和团队难以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因此,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就参与进合作创新网络的过程中,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合作阶段。这种网络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多,网络机制复杂,网络稳定性有所加强,研究方在网络中有了自己的发言权。例如,广东佛山顺德区勒流五金专业镇与中国地质大学开展金属无铬钝化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四川大学在广州花都区狮岭皮革专业镇建设技术服务平台。

(3)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也将逐步向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发展,这是多家高校或科研机构与多家企业共同建造的研究中心,而政府通过建立高层会商机制、多级联动机制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网络组织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网络协调机制难度增大,网络的稳定性较强,产学研各方共同主导网络信息与知识的分配。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是目前广东产学研发展最有成效的新阶段,适用于大型的企业技术创新。例如,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部属高校,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组建数字家庭产学研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初见成效。北京科技大学整合广州、佛山的4个研究平台组建了广东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整合佛山、惠州等地区的创新平台组建了工业技术研究总院。

4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运行

4.1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影响要素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创新过程和创新行为受到网络的联结强度、创新激励、信息交流的程度、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有效的合作也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基于这样的分析,可知道影响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相关要素(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需要强调网络的结构性特点,即联结强度、网络的密度、连接性等,同时也要强调网络的关系性特点,即创新的奖惩、可信度、支撑程度等。

4.2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既不同于市场的价格机制,也不同于政府科层的行政机制,它包括信息网络联结机制、契约网络协调机制、创新网络增强机制。这三大机制分别根据知识维、关系维、时间维三个维度构建。

4.2.1 信息网络联结机制

计算机信息网络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带来的是革命般的变化,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中,企业可以更快地了解有关于技术成果、产品变化的相关信息,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对手的动向,制定出相应的策略。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通信达到了快速有效的作用。利用信息计算网络,产学研彼此联系的交互网络,极大地扩展了合作创新网络的多项功能,使信息物质得以高效率的传播与运送。深圳虚拟大学园已引进43所海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大部分为部属高校,形成了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同时,由高校7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已经启动。

信息网络联结机制中信息的流通有两个标准:信息的扩散度和信息的规范度。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信息联结机制已经有信息网络的初步构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网络一体化的模式。

4.2.2 契约网络协调机制

(1)组织协同机制。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具有灵活性、开发性、柔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信息瞬变的形式,有很强的适应性。现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已有多种组织形式,包括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但是不管是那一种组织协调,都需要制定一定得契约、协议或章程来约束。契约或协议都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来约束网络主体共享资源,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共同承担创新过程的风险。组织协同机制也能促使网络组织中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利益分工机制。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到跨部门多链合作时,科研任务往往是繁重而复杂的,需要产学研主体内部的分工合作。一方面,各主体会形成一体化合作,相互交叉,信息渗透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信息获取、科研开发、创新决策各个方面都会有相应的专业分工机制,实现整个网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在信息化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处理好无形资产的分配,是利益机制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4.2.3 创新动力增强机制

(1)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将给企业带来高额的收益,也能够累积后期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而高校或科研机构能够以聘用的形式将自己的人才送入企业内部进行第一手的数据获取,将科研成果市场化,提高科研实用性。这就促使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自我增强机制,促使网络创新不断循环、不断进取。

(2)竞争学习机制。组织学习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网络中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在网络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促使学习信息的扩散,内部人员作为知识的载体在网络中流动也是学习机制的重要方式。市场竞争的激烈也会促使合作创新网络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变化,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设计在多种维度就有比较清晰的框架,知识维度分析了网络机制在设计时需要实现哪些知识,关系维度则体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需要打造出高信任度的网络氛围,实现利益共赢,时间维度是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创建中明确角色定位,不断创新,达到网络组织具有学习机制的优化过程(图2)。

图2 机制设计的维度框架

在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中,网络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而且在网络机制稳定的情况下,网络传递的知识信息乘螺旋状上升的特点。

在广东省产学研创新网络中,机制的作用体现在:降低了在产学研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提供对于产学研创新的激励。制度把合作中的激励作用减少到最低。

5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培育建议

5.1 培育优良的网络主体

网络主体是整个网络稳定性的决定力量,重点的科研机构、大型的企业、高等院校的的合作培育十分重要,网络主体也是网络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连接点的增加有利于创新网络的稳定性,也能促进技术的创新。

5.2 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建立稳定的交流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扩散。信息平台作为一种中介桥梁,它能够缩短节点间的交流距离,快速地进行信息传递。广东省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项目投标、信息网站、政策鼓励等多种方式,需求与供给方得到充分的联结,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5.3 正确的政策导向

广东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撑,在模式、体制等方面来引导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广东省积极引入港澳台和独联体、欧美、日韩、东盟等国家的创新资源,与广东的专业镇、产业集群区、产业转移园区等进行对接;鼓励广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走出去”,以参与招标、联合攻关、设立海外创新机构等多种形式展开跨区域跨国合作,形成开放式、国际化、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网络。

5.4 健全的管理监督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需要外部的监督和内部的监督,外部的监督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内部的监督主要依靠自身的网络设计和监督体系。监督运行的方式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需要独特的监督体系。

6 结语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趋向于信息一体化和虚拟模式化。网络联结也会有低端向高端集群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部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应该将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联结起来,走网络化合作创新之路。

[1]彭 锐,杨 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及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8(29):38~41.

[2]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型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4):49~52.

[3]徐国东.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99~103.

[4]邢小强,仝允桓.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8(12):182~186.

[5]潘忠志.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8.

[6]慕继风,陈方丽.企业网络的运行机理与企业的网络管理能力[J].外国经济管理,2001,23(10):21~25.

[7]Ritter,Wilkinson,Johnston.Measuring Network Competence: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The 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2,17(2/3):119~138.

[8]方 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9]黄婷婷,鲁 虹.基于多Agent模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237~242.

[10]蔡 宁.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4):137.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机制企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企业
企业
企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