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琼[暨南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70]
作 者:刘煜琼,暨南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当代西方文论。
一、关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杰弗逊的小镇上,小说主人公爱米丽是贵族世家格利尔逊家族的最后一位后裔。由于深受南方旧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爱米丽既不能摆脱过去的影响,也不能接受新价值的洗礼,因此她与镇上的人们格格不入。由于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她最终毒杀了恋人,与尸首同床共枕40年,直到最后逝世。
福克纳是一位写作技艺高超的作家。关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这部小说,因为人称代词指代模糊,人们经常抱怨难以读懂。实际上这是因为福克纳在叙述者类型上交叉利用讲述者人物和反映者人物在叙述,因此就出现了人称代词“我们”(讲述者人物)和“他们”(反映者人物)的交替使用,从而引起人称代词模糊。事实上,在故事中“我们”指的是杰弗逊小镇上的“新一代”,而“他们”主要是指小镇上“新一代”们的上一辈。这样“我们”和“他们”的区分,从时间上加强了故事的可信度,也代表了一种新旧对比。福克纳在利用第三人称复数“他们”进行叙述时,一般不直接指明故事中人物的动机、目的、思想和情感,而是仅仅描述他们的语言、行动、外表或客观环境。而在使用“我们”进行叙述时,不仅仅是要在内容上体现“我们”新一代对爱米丽的态度和“我们”与她之间的关系,还要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为令人震惊的结局做铺垫。总之,在福克纳的精心布局下,不管是“我们”还是“他们”,都在爱米丽的悲剧和故事的精巧布置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相关功能语言学理论 在讨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述者之前,有必要对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做简单的回顾。和“给予”与“需求”一样“,起始”与“回应”也是与言语功能有着直接关系的问题之一。从会话分析角度看,会话结构中比较典型的单位是毗邻应对。如果交际的一方发出起始话段,那么另一方应做出反应。一般说来,合意的回应话段是对起始话段的“支持”,而不合意的应答话段则是对起始话段的“对抗”。“支持”或“对抗”既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也可以不用语言而只用行动来表达。
1.小说的言语功能分析 从会话角度分析看,爱米丽和镇民们的对话结构中的“起始”和“回应”也颇值得回味。
1.——Perhaps one of you can gain access to the city records and satisfy yourselves(.起始)
——Butwe have(.对抗)
2.——I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起始)
——But,Miss Emily.—(对抗)
很明显,爱米丽发出的起始语段得到的都是“不合意的”回应话段,这些回应话段都是对爱米丽话段的“对抗”,表明了爱米丽所代表的旧价值观与镇民们所代表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并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第二段是爱米丽向药店老板购买砒霜时的情景。
“I want some poison.”she said to the druggist.“(1)Yes,Miss Emily.(2)What kind?(3)For rats and such?(4)I’d recom——(5)I want the best you have……”The druggist looked down at her.She looked back at him,erect,her face like a strained flag.
在这四轮对话中,爱米丽使用的句子的主语多是“I”,而且无论是她“求取货品”还是“给予信息”时,都得到了执行命令的回应或是得到了预料的认可回答。爱米丽言语简短,句型结构简单,重复使用“Iwant”句型,多次打断药店老板讲话,还是表现了她的优越感和权威性。这种描写与前面爱米丽与镇民们对话时的描写遥相呼应,紧凑地表明了爱米丽性格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也说明了她一直都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固守她自己的做人原则和旧传统,因循守旧。药店老板的认可回答和执行命令的回应也表现出了对她的一丝尊敬,但是最后药店老板的附加要求和不再出现,又体现了镇民对她的厌恶和强烈不满。这段对话再一次表明了爱米丽和镇民们的紧张关系,也突出了她孤僻清高、桀骜不驯的一面。
及物性是英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观念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和环境成分。根据活动和事件性质可以区分出六种不同的过程类型:(1)物质过程;(2)心理过程;(3)关系过程;(4)言语过程;(5)行为过程;(6)存在过程。
2.小说的及物性分析 在使用“我们”进行叙述时,福克纳的高超写作技巧进一步显露出来。利用“我们”,不仅在内容上把“我们”与爱米丽的关系和冲突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而且在情节上也利用“我们”来误导读者,使故事情节更加出人意料、扑朔迷离,我们现在就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角度来分析“我们”在小说中和在爱米丽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下面为摘抄的几个例子:
(1)We believed she had to do that.
(2)Wewere not pleased exactly,but vindicated.(3)We had said,“Shewillmarry him.”
(4)Each Decemberwe senther a tax notice.
经过对文章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用“we”做主语的小句分别包含了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话语过程和物质过程。
如:第(1)小句为心理过程:
第(2)小句为关系过程:
第(3)小句为言语过程:
句(3)是属于言语过程,话语其实是通过身体行为来反映心理活动。在这里福克纳主要是利用语言的话语过程,通过“我们”的口来表达“我们”对爱米丽生活和恋爱的猜测臆度,与心理过程有殊途同归的作用。
第(4)小句为物质过程:
句(4)是物质过程,描述的都是“我们”的动作,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我们不仅仅是爱米丽生活的旁观者,而且还是参与者,这就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从“we”做主语的句子分析中,我们发现物质过程最少,只有两个,而心理过程最多,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也不少。拥有物质过程,表明“我们”和爱米丽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了人事的真实感。爱米丽故事之恐怖,一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福克纳表面上是在描述“我们”的心理活动和态度,其实是在引导读者按照“常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的引导带有欺骗性,可以麻痹读者的思维,而读者的思维越麻痹,结局就越使人震惊。如“我们”在爱米丽购买砒霜后纷纷“言语”:“她要自杀了”,引导读者认为她真的会因为得不到真爱而自杀,其结果却并不是爱米丽自杀而是毒杀她的恋人;如当爱米丽的父亲去世时,她拒绝埋葬她的父亲,“我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了自己,引导读者误认为爱米丽拒绝下葬父亲是因为悲伤过度,而结果是爱米丽患有“恋尸癖”,这样的场景又刚好与故事的结尾遥相呼应,为最后惊人的结局埋下伏笔。
福克纳同时利用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和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进行叙述,凸显了他高超的叙事技巧。第三人称叙述者代表的是一种全能认知角度,这样可以提供方方面面的信息,使主人公爱米丽的生活显得全面而具体,满足读者对爱米丽及小镇上民风民俗的了解。而在利用“他们”叙述时,福克纳所设计的两段爱米丽与镇民们展开的直接对话则鲜明地表现了爱米丽与镇民们的格格不入,同时也表现了爱米丽所代表的南方旧道德价值观与在现代工业冲击下形成的实利主义的激烈冲突。利用第三人称复数“他们”进行叙述主要是为故事的内容服务,而利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进行叙述,不仅仅是为故事内容服务,还为故事情节的扑朔迷离服务。通过分析有关“我们(we)”的小句,大量心理过程和话语过程及关系过程的使用不但凸显了“我们”对爱米丽的态度和“我们”与爱米丽的关系,而且利用“我们”去误导读者,为故事惊人的结局埋下伏笔,以达到恐怖、震惊、令人强烈反思的效果。
[1]黄雪娥.爱米丽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结构[J].外语教学,2002,(06):12.
[2]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