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萍 谢忠良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蚕丝产业有着5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期间,受社会变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蚕丝产业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转移。
桑树和桑蚕是适应性较强的物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桑养蚕。据史料记载,源于中国的丝绸业于公元前5世纪,已经经过西域、中亚、土耳其传入欧洲,于公元9世纪传至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公元1260年前后传入法国,公元16世纪传入英国。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传播与扩散,中国养蚕技术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漫长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世界蚕丝产业的地域分布随着各蚕丝主产国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19世纪开始,世界蚕丝产业就发生了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两种形式,如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世界蚕丝业中心由欧洲向日本转移,20世纪70年代日本蚕丝业向韩国、印度、巴西的主动转移,和中国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被动转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及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中心的地中海北部沿岸地区;1890~1909年的20年间,中国和日本的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58.9%,而意大利和法国占32.7%。20世纪30年代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1930~1939年的10年间,日本和中国的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6.8%,而意大利和法国仅占6.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各蚕丝生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引起的蚕丝业兴衰速度的不同,蚕丝业在不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态势,从而使世界蚕丝产地分布产生了区域性的变迁。
80年代以前,世界蚕丝业的主产地集中在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和以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为主的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也有相当量的茧丝生产。1960年日本、中国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1.9%和82.3%;1970年日本、中国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4.3%和82.1%。1980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1.0%和78.8%。
90年代前期,随着日本和韩国蚕丝业的快速萎缩和中国、印度、泰国、巴西和越南蚕丝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以印度、泰国和越南为代表的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以及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有相当量的茧丝生产。中国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由1990年的65.4%和60.0%提高至1995年的77.9%和71.7% 。1995年,中国、印度、越南和泰国等4国的蚕茧和生丝的生产量已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94%和89%。2004年世界蚕茧总产量为86.36万吨,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蚕茧总产量的78%和14%左右。近年来,我国蚕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2%,蚕丝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蚕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强优势地位。
目前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桑产业,但在世界蚕丝生产上具有一定地位 (即占世界总产量1%以上)的国家只有5个,均为发展中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世界蚕丝产业产地分布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蚕桑产业发展速度的相对差异而发生变化,其总体趋势是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转移,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温带向热带、亚热带转移。
栽桑养蚕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其发展的两大中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区域性迁移。第一次是在在距今4200年前后,长江流域的良渚先民因某种不可抵抗的自然变迁原因发生迁移,发展到巅峰状态的良渚文化从太湖地区消失,后经考证发现小部分迁移到粤北,绝大多数北上中原,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原始腰机,说明当时的织造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发现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蚕织技术,发生了中国丝绸生产史上第一次区域性迁移。第二次是由于战乱和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特别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丝绸生产的重心逐渐从黄河流域的北方转到了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唐朝前期,丝绸生产整体上还是南轻北重,随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成为内乱的主战场,而南方由于远离战场,社会相对稳定,导致北方人口再一次大规模南迁,北方先进的丝绸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丝绸生产。唐宋期间,长江流域的蚕业已较发达,重点在江浙和四川等省。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丝绸则为中国大宗出口物资,国际丝绸贸易的增加激发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当时太湖流域 (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区)、珠江流域 (广东、广西)及长江流域上游 (四川)成为中国主要蚕丝产地。
建国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要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工业化程度极大提高,许多问题伴随而来。由于劳动力价格、土地费用的升值使得栽桑养蚕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对减弱,加之工业污染对栽桑养蚕的影响日益严重及受价值规律和大气污染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蚕农纷纷弃桑改种或从事工值高的工副业生产,老蚕区蚕桑生产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容易接受。因此演变了一幕幕传统丝绸业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例如,广东的佛山地区、江苏的苏南地区、浙江的杭嘉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原来的老蚕区已逐渐转移。广东由原来的顺德、南海、佛山等地向经济较为滞后的湛江、肇庆、韶关一带转移;江苏已由原来的苏南地区逐渐向苏北地区转移;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向浙南山区的转移。
进入21世纪,国内蚕桑产业的产地分布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随着耕地面积、劳动力资源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启动,而发生新的变化。我国东部蚕区1990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份额的56.82%、56.60%;到2010年我国东部蚕区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下降至31.75%、25.68% 和29.27%。西部蚕区1990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份额的30.92%、34.63%;2010年西部蚕区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变化至58.76%、58.87%和61.99%。由此看出,我国蚕桑产业的产地分布变化总体趋势是由经济发达的东部蚕区,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蚕区转移。
目前,全国除天津、西藏、青海、台湾、香港、澳门外,其他省 (区、市)都有桑蚕生产。其中,年产茧量万吨以上的有广西、四川、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安徽、山东、重庆、陕西等10省 (区、市)。并逐渐形成了以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为主产省的东部蚕区,以广东、湖北等为主产省的中部蚕区和以四川、广西、云南等为主产省 (市区)的西部蚕区的分布格局。
四川养蚕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开始种桑养蚕,汉代时期,蚕丝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唐朝时四川养蚕由成都平原逐步向盆地丘陵地区发展,其后四川蚕丝业继续发展,到民国时期的1912年至1930年处于兴盛时期,1925年的蚕茧产量达到3.55万t,创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全省蚕区分布于川北、川南、川东、下川东、下川南五个蚕区,由于战乱的原因,四川蚕丝业逐渐衰落,区域萎缩,到1949年全省年产茧4900t,仅为1925年的14%;解放以后,四川蚕丝业得到迅速发展,蚕桑生产县市由建国初期的30多个发展到1990年的160多个,全省蚕茧产量年均增长2580t,其中 1950年 ~1959年年平均增长率13.5%,茧丝产量全国第四,1960年~1969年年平均增长率6.4%,茧丝产量全国第三,1970年~1979年年平均增长率13.8%,茧丝产量全国第二,1980年~1989年年平均增长率4.59%,1990年~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14%以上,1995年达到峰值,1996年重庆直辖,四川蚕桑开始下降,1996年四川发种415万张,产茧7.6万t,2000年发种290万张,产茧7.3万t,2005年发种255万张,产茧7.75万t,2010年发种205万张,产茧7.1万t,近15年全省桑园面积有所减少,养蚕县市从1996年的127个减少到2010年的120个,发种量减少了50%,但蚕茧产量维持在7.5万t左右。
近20年来,四川主要蚕区也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川中蚕区的乐山、眉山、资阳、内江、遂宁等地占全省的比重大幅下降,目前仅有少数县蚕桑有一定比重,川北蚕区的南充、绵阳、德阳、广元等地生产也逐渐萎缩,占全省的比重逐渐下降,由第一大产区下降为第二大产区,而攀西蚕区、川南蚕区等新兴产区蚕桑生产大力发展,占全省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攀西蚕区由最小产区上升为第一大产区,川南蚕区保持第三大产区,但占全省的比重已有逐渐超越第二大产区的趋势 (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我省蚕丝业生产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表1 近20年来全省主要蚕区变化一览表
目前全省除阿坝州之外,共有20个市州、120个县发展栽桑养蚕,共有养蚕农户94.9万户。但全省蚕桑主要集中在凉山、宜宾、南充、绵阳、资阳等市州 (见表2),上述地区占全省蚕茧产量的72.6%,其中凉山是全省最大的产区,蚕茧产量占全省的27.5%。2011年全省养蚕数量最大的10个县依次是宁南、高县、会东、乐至、南部、游仙、珙县、盐边、三台、德昌。
表2 2011年四川省各市州蚕桑生产情况统计表
自然生态资源是蚕丝产业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社会生态效益,必须具有优势的自然生态资源。一般情况下,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上,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在2600℃以上,无霜期在120d以上的地区,发展蚕桑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桑叶产量与活动积温成正相关,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从北向南递增,积温从2000℃左右逐渐增加到 8000℃ ~9000℃,桑叶的增产潜力从北向南大致也由15000kg/hm2左右渐次递增至 60000kg~75000kg/hm2。因此蚕丝业的区域转移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
蚕丝产业包括蚕桑品种繁育、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印染整理、丝绸服饰加工和丝绸流通贸易等多个生产和流通环节,每个环节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因此它同时也属于技术型产业。在其他发展条件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必然向科技创新优势区域转移。从日本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十分重视蚕桑品种的培育、蚕品种的保存利用和遗传研究、大规模机械化养蚕技术和人工饲料的研究与饲养技术开发,在种桑、采桑、喂养和收茧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并在蚕丝新材料、丝绸新面料的开发、蚕丝蛋白质的利用及缫丝工艺技术的开发有很深的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为当迎接欧洲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技术准备,也为当时日本蚕桑产业的辉煌作出了突出贡献。
蚕丝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产业,原材料的生产者是农民或者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是理性经济人,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任何商品都离不开市场,蚕茧以及丝加工产品更是与市场休戚相关。在农村各项产业中,比较效益高的产业必然受到亲睐,如果养蚕效益比其他种植业和养殖业高,比较效益明显,那么人们必然会选择从事蚕桑产业,相对的,如果蚕桑产业竞争不过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也会逐渐受到其他优势产业排挤,最终发生转移。这点从我省的蚕桑区域变化可以明显看出,在平原地区蚕桑比较效益低于粮食蔬菜水果等产业,自然不受农民欢迎,而在丘陵山区地带,蚕桑产业还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效益,因此还受到农民的亲睐。蚕桑产业逐渐向比较效益优势区域转移,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遵循人们利益最大化的自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劳动力、原材料、资本、技术等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其竞争力减弱,这个时候,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适时体现出来,生产成本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低廉,在欠发达地区复制了发达地区的技术以后,欠发达地区反而具备了发展蚕桑产业的更多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必然,因此产业开始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另一方面,由于蚕桑产业链比较长,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这个转移有可能不是整体转移,而是供应链的区位中心 (部分)转移,比如生产经营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而技术含量更高的下游产业链如丝绸设计、技术革新等环节也同时集中在发达地区。
[1]黄君霆,朱万民,夏建国等.著《中国蚕丝大全》[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32.
[2]金菊华.基于产业转移理论的“东桑西移”战略[J].杭州: 《丝绸》,2008:1~5.
[3]王庄穆.丝绸笔记 (再续)[M].杭州:《丝绸》杂志社,1996:65~66.
[4]董召勤,李伟文.丝绸产业转移与西部区域发展,国外丝绸 [J].2005,(4):30~32.
[5]李建琴,顾国达,封槐松.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变化——基于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J].中国蚕业,2011,(3):28~41.
[6]楼国庆.硕士论文:世界丝绸业发展规律与我国策略的研究 [D].2005.
[7]顾国达.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蚕业科学 [J].1996,(25):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