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2012-07-16 06:26
文教资料 2012年36期
关键词:黑板板书多媒体

蒋 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定了班级教育理论,世界上的教学逐步由“个别教育”进入了“集体教育”。黑板就是应“班级教学体制”而产生的。1809年在费城出版的算术书上曾对黑板做过这样的描述:“三英尺见方的板,涂上墨水,放挂在适当的地方,班级里的学生围在它的周围学习。”有了黑板,便有了板书。据考,在我国,1862年清代京师同文馆最早开始进行班级授课,板书也就出现了,距今约140余年。板书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不是“教师讲课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了。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教师的青睐,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传统板书运用上的老问题,包括:板书运用上的随心所欲;板书内容上的繁琐杂糅;板书形式上的哗众取宠;板书方式上的教师包办;板书书写上的马虎潦草等。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日益广泛运用所带来的新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如果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它就会收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功效。但是,决不能以它来取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取代师生情感交流对学生的熏陶渐染,取代教师规范乃至漂亮的书法对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的黑板板书可以灵活地根据课堂教学的节奏,富有生气、充满变化地呈现学生学习的要点和难点,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缓缓的动态生成,而不仅仅是使教师匆忙地完成自己的预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而充分地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势必重估黑板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让语文课更具有主体性和艺术美。

一、黑板板书是师生对话的成果

教学过程是创新学习、创新思维的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都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多向思维,学生随时会迸发出火花,学生对课文的新见解、新想法有许多非常有创见,是教师始料不及的。面对多变的课堂教学,预先设计好的多媒体板书却无法及时补充新内容,无法快速调整板书的结构,无法适应丰富灵活的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传统的板书却表现出了足够的灵活性。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火花,可以随时把学生的新观点板书在黑板上,可以及时调整板书的结构设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的思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具有多维性、发散性,学生提出的观点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用多媒体事先设计好板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只有传统的板书才能方便灵活地及时记录下学生的观点,才能跟得上学生的思维。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板书将永远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黑板板书是一种必要的留白

多媒体强劲的视听冲击固然令学生耳目为之一新,但过大的容量、内容迅速的流动也带来了现实问题:学生没有时间感受、体味、分析、消化。一堂课看似课件上给出了丰富的营养,而实际上学生吸收了多少却很难说。而板书却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缓冲的空间。如教师讲课时,一边讲,一边板书,节奏慢,能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由于自己写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就不会因为快速地“点击”“翻页”而造成学生连作笔记都来不及;而如果请学生板书,更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可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方法。

三、黑板板书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

“美”(美学价值)是最高一个层次的要求。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和经验只能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教师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美育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板书进行美育渗透,比其他形式更为直观,而教师如果能展示一手漂亮的板书,那么学生势必对语文教师更加推重,也因此对课堂更有热情。天长日久,在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断积累的同时,他们的艺术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书写习惯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板书的教育审美功能,展示个性魅力。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运用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只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也会产生种种问题。因此,把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板书与多媒体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要想使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媒体的展示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选择媒体,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都可用、适用多媒体。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共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可用可不用时,就不用。

2.主体性原则

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们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令其被动地跟着教师走。在制作课件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其一,把教师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其二,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训练,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运用,达到思考和表达的境界。

3.适度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易使身心疲倦。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在引入或呈现这几个环节可以相对多使用多媒体,在其他环节则少用,这样能使学生多思考和多表达。

另据教育部2005年7月6日公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城镇学生处在室内的时间长,教室内和家庭内因为窗外绿化、或建筑物阻挡、或教学楼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自然采光较弱;城镇学生在家看电视多且环境光线较弱等等。而现在课堂上普遍长时间使用Powerpoint等电子媒体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4.灵活性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这需要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实现。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发挥其各自的长处。

总之,板书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各有优势:板书灵活性强,能与各个教学环节严密吻合,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也不受课前教学设计的限制,具有随机应变的优势;而多媒体则能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听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美观、活泼。教师应在把握目标性、主体性、适度性、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板书和多媒体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多媒体解读文本,丰富视野;用板书体味文字,把握主题。

多媒体信息载量大,非常适合介绍教学辅助材料,能扩大学生视野。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板书,可以适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多媒体中拉回来,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文字中,帮助学生揣摩文字的优美,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的过程中,先将这篇小说的文体知识、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孔乙己的视频文件做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连平时爱做小动作的同学也全神贯注起来;然后及时停下播放多媒体课件,在黑板上板书:

断腿前 断腿后外貌、动作语言

进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学生根据孔乙己断腿前后在外貌、动作、语言上的变化把握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以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又如:一位教师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播放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重要信息:

晴天云简表

二、用多媒体构筑情境,激发情趣;用板书启迪思维

多媒体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因此,可以用多媒体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这样图文并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而板书教学可以动态地启迪学生思维,灵活方便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把教学中的闪光点及时归纳出来。

例如:一位教师讲解《变色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的六次变化态度的画面。学生们被这六幅画面逗得忍俊不禁,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此时教师板书了以下文字:

线索:小狗的主人是谁?

变化原因:

人物形象:

让学生根据课文讨论归纳。学生们讨论积极,七嘴八舌地描述自己眼里的警官形象。学生每说一个,我就在黑板上做记录,比如:见风使舵、卑劣无耻、狡诈多变、趋炎附势。这样,学生沿着课文的主线,思维跟着情节跌宕,读出了小说的言外之意,也悟到了小说的技法之妙。

三、用多媒体渲染情境,激发兴趣;用板书化繁为简,提纲挈领。

多媒体突破文字约束,带来视听享受,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去渲染文字意境,激发学生对难懂怯读课文的兴趣。而板书可以有效地化繁为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在《三峡》一课的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播放风光片、介绍背景、朗读课文,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三峡风光中,同时也为郦道元的优美文字所折服。在对课文进行串讲以后,教师板书以下内容让学生探讨三峡的景物特点:

三峡群山→连绵险峻

夏季江水→凶猛迅疾

春冬景色→清荣峻茂

秋季景色→凄清悲凉

这样,简简单单就把《三峡》全文对景物描写的特点给梳理了出来,学生们再回头去品味课文,思路就清晰了很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速度也快了很多。

四、用多媒体化解疑难,直观形象;用板书深化主旨,画龙点睛。

多媒体可以将知识整合,能将文字描述的抽象化的事物通过其他媒体的形式直观化,起到帮助理解的功效。而板书教学可以言简意赅地提取课文主旨,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的教学中,先播放了鸣沙山的音频、视频文件,使用了一些海市蜃楼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奇怪现象”,解决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问题。紧接着,板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让学生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自然地概括出说明的顺序:

五、用多媒体展示作业、归纳知识;用板书提取精髓,体会感情。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先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景物描写片段,画出一幅图片,然后为画图作业配上原文语句。他用多媒体把其中一些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学生对文章描绘的水、石、鱼等几个画面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进一步熟悉了原文内容。另外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文言句式及翻译,也都使用了多媒体来归纳梳理,这样能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把握,不但容易记,而且记得牢。同时我又设计了下面的板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感情,通过问号连接的形式出示单纯的讨论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了对主题的探讨:

景清——水、石、树、鱼、源流

寓情于景 情凄——悲凉、凄怆

心乐之——?(悄怆幽邃)

总之,任何教学手段和工具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的互补作用。多媒体与板书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一项艺术性工作,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考虑课堂教学应使用哪些教学手段,探索这些教学手段在实用中的交汇点,实时接受和分析学生传递过来的信息,因势利导,以顺利乃至精彩地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黑板板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