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围堤湖分洪闸属大(Ⅱ)型,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按2级建筑物设计。
设计方案水闸闸室布置于现有大堤堤身处,水闸中心线桩号2+100。闸孔型式为平底闸,闸孔净宽为10 m,共14孔,溢流总宽度140 m,溢流前缘闸室总宽度为182 m,闸室顺流向长度为25 m。闸底板高程为30.53 m,闸墩进、出口端为半圆形。闸室上游接15 m长混凝土阻滑板,阻滑板上游为35 m长护坦段。闸室下接37 m长消力池,池深1.5 m,底板高程29.03 m,消力池下游接15 m长混凝土护坦,护坦下游为40 m长浆砌石海漫,坡比为1∶20,其下游端设13.5 m长抛石海漫。
分洪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沅水尾闾洪道安全泄量为20 000 m3/s,分洪闸设计最大分洪流量为3 190 m3/s。为验证分洪闸的泄流能力及消能防冲设计,采用1∶100整体水工模型进行试验研究。
(1)14孔全开初时能力试验。
试验控制条件:14孔全开;沅水来流量20 000 m3/s,水位为分洪水位36.53 m;围堤湖水位为分洪初时水位。试验成果见表1。
表1 14孔全开初时泄流能力试验成果一览表
(2)14孔全开分洪过程试验。
试验控制条件:14孔全开;沅水来流量20 000 m3/s,水位为分洪水位36.53 m;围堤湖垸内水位按分洪时间与流量计算出水量,并由围堤湖垸蓄洪水位~容积曲线图上查得(分洪初时,垸低凹处已蓄水0.11 亿 m3)。
设计一、二方案逐时段分洪流量、水量及垸内水位见表 2、表3。
表2 设计一方案逐时段分洪流量、水量及垸内水位表
表3 设计二方案逐时段分洪流量、水量及垸内水位表
试验成果表明:试验初时分洪流量比设计计算值小10%~12.2%,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模型中湖内有约1.0 m的初始水位;二是由于分洪闸中心线与沅水流向垂直布置,分洪闸进口产生绕流,致使1#~3#孔分洪流量减小。设计一、二方案试验分洪历时分别比设计计算值延长1.6 h、1.4 h(24 h 内需分蓄洪水 2.37×亿 m3);设计一、二方案在24 h内试验分洪水量分别为2.29亿m3、2.31 亿 m3。
试验初时分洪流量比设计计算值小10%~12.2%,分析认为在平面正交侧堰的泄流能力计算中,综合流量系数取值偏大。
设计采用无坎宽顶堰泄流公式
在《水力计算手册》中,明渠侧堰的流量系数ms一般可表示为:
m为相应的正堰流量系数;σ为修正系数,按恩格斯(Engels)的试验资料:
其中h2为侧堰末端渠中水深;P为侧堰高度;L为侧堰长度。
围堤湖分洪闸无坎宽顶侧堰泄流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μ为综合流量系数,σs为淹没系数,m′为无坎宽顶堰流量系数。
对明渠侧堰而言,L与P一般为同数量级,在围堤湖分洪闸中,恩格斯(Engels)的试验资料得出的修正系数的经验公式显然不适应。采用表2设计一方案分洪流量过程的试验成果,通过反算综合流量系数来确定修正系数σ。无坎宽顶堰流量系数m′据进口翼墙的形式及平面收缩的程度,由《水力计算手册》上查得m′为0.365;淹没系数σs可通过试验中测得hs、H0的数据,并按《水力学计算手册》查得。
在设计一方案14孔全开分洪过程试验中,无坎宽顶侧堰修正系数由上式(1)计算如表4。
表4 设计一方案14孔全开分洪过程试验修正系数一览表
试验成果表明:围堤湖分洪闸无坎宽顶侧堰在分洪过程中,修正系数σ在0.79~0.90之间,也就是说,试验分洪能力值为设计计算值的79%~90%;而按照同蓄分洪水量2.37亿m3,设计计算实际分洪历时为21 t,试验值为25.5 t左右,两者相差约18%,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
设计二方案较设计一方案沿水闸中心线向湖内后退了42 m,且进口两侧各拓宽了约187 m,设计二方案进口流态稍好,进流顺畅,各孔分洪能力较均匀;在分洪闸泄洪时,设计一、二方案在进口导墙内外均有明显跌落,由于闸室水流受进口绕流及隔墩收缩水流的影响,闸室内水面有较大的坡降,并形成棱形波。
由于围堤湖分洪闸与沅水流向正交布置,分洪闸泄洪后,在进口护坦范围内出现大片的绕流,试验观测到护坦与沅水河床衔接断面的1#~9#孔口范围,水流流向与水闸中心线呈70o~0o的夹角,越靠近右侧,交角越大。比较设计一和设计二两方案,设计二方案的绕流范围要小一些,其水流流向与水闸中心线呈60o~0o的交角。从衔接断面的冲刷情况看,交角越大,冲刷越严重,在水闸中心线往左23 m,往右86 m的范围内,从左至右冲刷深度,设计一方案为(0.4~4.4)m,设计二方案为(0~3.95)m。 在沅水河床与水闸护坦衔接断面处,设计一和设计二两种工况下,9#~14#孔范围的水流流向均与水闸中心线大致平行,且冲刷较浅,冲深为(0~0.4)m。 由于 1#、2#孔流速较小,1#孔闸室及右侧导墙处堆积了大量河床冲积物。
综合比较闸室轴线布置方案,设计二方案在初始分洪能力、进口流态、进口冲刷方面要优于设计一方案。
试验中采取14孔全开;沅水水位为分洪水位36.53 m;围堤湖水位为分洪初时水位;冲刷时间18 t为控制条件。
(1)原设计方案试验。
试验观测到池内流态为面流,水闸中心线处消力池池底流速为3.87 m/s,尾坎底部流速5.42 m/s,斜坡海漫段发生水跃,跃首距斜坡海漫起点约25 m,该处海漫底部流速为6.58 m/s,最大冲深为11.58 m,距离海漫末端32 m。闸室出口水流受右侧导墙约束,在消力池末靠右侧导墙处有小范围回流。从冲刷情况看,冲刷较深,冲坑坡比达1/2.76,大于1/3的稳定坡比,不能满足护坦安全要求。故应对消能工进行修改。
(2)消能工比较方案试验。
经分析认为原设计方案冲刷较严重的原因:一是池内水流未发生水跃,且水流流态为缓流,下泄水流的能量仅有沿程损失;二是1∶20的斜坡海漫使得出海漫水流潜入湖底并在斜坡海漫发生水跃。针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对消力池池长及型式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增设消力墩、二级消力池等方案试验。
加消力墩方案:试验中沿护坦纵向距离1/3、2/3处布置两排消力墩(墩高1.6 m,墩长3.2 m,间距6.4 m),可消减10%左右的流速,垸内冲刷稍有改善。
二级消力池方案:在修改方案一的基础上设二级消力池,二级消力池池长30 m,一、二级消力池内水流流态均为缓流,均未形成水跃,出坎流速由4.55 m/s减至3.95 m/s,垸内冲刷没有明显改善,且对出口水流有顶托作用,对分洪泄量有影响。
抬高池底方案:因设计方案消力池内水流流态为缓流,消力池的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将消力池池底高程抬至30.53 m(作平底消力池),试验中测得:闸室出口流速为8 m/s左右,池内水深较原设计方案减浅,弗氏数增大,水流流态变为急流,但未发生水跃。
斜坡消力池方案:为使消力池内产生水跃,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在推荐方案的斜坡消力池试验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类似工程实例,从而确定选用斜坡消力池。
(3)推荐方案试验。
试验观测到池内流态为淹没水跃,跃首距墩尾35 m,收缩断面(跃首断面)处底部流速为9.47 m/s,消力墩位置的池底流速为6.80 m/s,尾坎底部流速3.48 m/s,尾坎处的水深较深,出坎后水流主流已挑向表面,与下流水流衔接平稳。最大冲深7.88 m,距离尾坎末32 m,垸内冲刷明显减轻,冲深仅为设计一方案的68%,而且冲刷范围也减小了30%左右。
在控制沅水水位为分洪水位36.53 m,围堤湖为初始分洪条件下,闸门调度共进行了1孔、3孔、5孔、7孔间隔全开,5孔间隔与连续局部开启且开度分别为 1,2,3,4 m 以及全开试验。
推荐方案部分孔口全开试验成果见表5。
表5 推荐方案部分孔口全开试验成果
在试验中,观测到以上所有调度试验在相同历时情况下,分洪初时下游冲刷均比14孔全开较浅。其中以5孔间隔开启最好:消力池均为淹没水跃,两侧无回流(5孔连续开启时,池内两侧有回流),下游相对其它调度方式冲刷最浅。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闸门调度程序,供原型采用。
(1)一般不允许单独1孔、2孔全开。
(2) 当需分洪 0 m3/s<Q≤1 120 m3/s,采用 5 孔间隔开启,闸门开度从最小开高到全开。
(3) 当需分洪 1 120 m3/s<Q≤1 420 m3/s,在 5孔间隔全开的基础上,将2#,4#孔闸门从最小开高均匀开启至全开。
(4)当需分洪Q>1 420 m3/s,在七孔间隔全开的基础上,将另外7孔闸门从最小开高均匀开启至全开。
(1)试验初始分洪流量比设计计算值小10%~12.2%,相应蓄洪历时延长1.5 h时左右。
(2)经闸室出口消能工方案比较试验,试验推荐方案的流态、湖垸内冲刷及工程造价要优于设计方案。
(3)建议在沅水河床与进口护坦相街接的断面用抛石设防冲隔断墙,在闸室出口斜坡末端沿线设抛石防冲槽,以保护斜坡消力池的安全。
(4)经闸门调度试验,综合出闸流态与冲刷等情况,建议采用部分孔口间隔开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