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读稳:乘十八大东风 打造新“黄梅戏之乡”

2012-07-13 02:17管国庆
中华儿女 2012年22期
关键词:安庆发展

管国庆

科学发展,着力建设“实力安庆、活力安庆、文化安庆、和谐安庆”

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间,“千年古城、百年省会”安庆整体巨变,从偏居一隅的“黄梅戏之乡”摇身变为不失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本刊记者就此专访十八大代表、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解读安庆的改革之路。

《中华儿女》:目前安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朱读稳: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这十年,“千年古城、百年省会”安庆的变化总结为一个关键词就是“十年巨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安庆有史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效益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以2006至2011这五年作为一个阶段来衡量,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安庆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06到2011年,安庆的生产总值从494亿到1215亿,五年翻了一番多,是安徽仅次于合肥、芜湖之后超千亿的市;财政收入从45亿到156亿,增长2.5倍;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20亿到455亿,增长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26亿到830亿,增长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67亿到397亿,增长1.4倍。特别是三类产业比例由19.1:42.3:38.6调整为14.9:55.3:29.8,初步实现了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安庆的区位优势实现了新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推出“大手笔”,安庆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特别是随着皖江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安庆作为皖江三大中心城市、三大产业组团和六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定位得以确立,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安庆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不再是“小马拉大车”的旧城区,城市建设不断东进、北扩、西拓,东部新区、北部新城、大观新城三大组团异军突起,特别是菱湖风景区、黄梅戏艺术中心的建设,把城市品位提升了一个档次。同时,我们的8个县着力打造特色县城、风情小镇、秀美乡村,一批产业型、节点型、生态旅游型城镇迅速崛起,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9%,农村楼房率超过60%。

620万人民的生活有了新改善。五年来,安庆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586元增长到18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970元增长到5900元,都翻了一番,安庆的老百姓更富足了。全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20.2万名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54万人摆脱贫困,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中华儿女》:安庆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体现了哪些优势和发展特色?

朱读稳: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庆最大的问题和优势在哪里?从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看,发展不足、发展不优,是我们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关键靠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对此,我们一直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深知自身具有的各种优势:第一,安庆有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皖江示范区和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三大国家层面战略”在此交集,已经成为政策支持的“核心地带”。第二,安庆是三省交界、“四圈”交汇、五大运输方式皆备的区域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第三,安庆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崇文尚德、务实创新深深根植于安庆的血脉之中,已经成为资源富集的“特质之城”。第四,安庆产业体系完备,尤其是具备全省数量最多的省级开发区等发展平台,已经成为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

这些年来,我们正是紧紧依托发挥优势,不断壮大优势,增创新的优势,走出一条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具有安庆特点的发展路子。具体来讲,就是推进“五个发展”:

加快发展。我们在战略路径上关键把握两点:一个是“工业强市”,从2007年起每年春节后首先召开工业大会,为工业振兴造势、定调、出招,通过实施骨干企业翻番、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和中小企业促进工程,促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二是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拉动增长的主动力,以省“861”和市“3231”行动计划为载体,推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同时,注重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针对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制定政策措施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年间,全市经济一直以12%以上速度增长。

推进转型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都让我们认识到,今天不积极调整结构,明天就会被结构所调整。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建立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通过启动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等将特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重金属、化工行业环保专项整治,依法关闭17家企业,停产整治54家企业,对园区实施“腾笼换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

统筹城乡发展。近些年我们一直将加快宜城崛起作为核心战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彰显“人文安庆、山水宜城”特色,打造皖西南中心城市。全市农业产业化和耕地规模经营保持全省领先,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成为全省亮点,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2011年,4个县(市)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桐城市、怀宁县财政收入超过15亿元,跻身中部百强县行列。

推进创新发展。2008年全市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着力破除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慢、小、怨、扯、怕”等思想障碍,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求新图变、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进一步提速行政审批、国有集体企业、投融资、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我们还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既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也为招商引资开辟广阔渠道,成功引进了华泰、旺旺、安踏、华谊、卡特彼勒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

推进和谐发展。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将新增财力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2007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已超过200亿元,解决了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一大批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全市各级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让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安庆日益成为真正的“平安吉庆地,宜居乐业城”。

《中华儿女》:如今加快转型已成为城市建设一项日益紧迫的战略任务,安庆在转型升级方面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朱读稳:从安庆的实际出发,我们加快转型的路径是要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着力做好“四大文章”:

一是着力发展大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转型升级的基础。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我市主导产业的定位,我们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三大“千亿产业”。石化产业方面,以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中区为平台,按照“绿色化工、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理念,走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洁净化的路子,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是依托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加快传统纺织向高端纺织服装面料方向发展,带动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是依托中船马克柴油机和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着力培育大企业。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我们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既“借助外力”,加强与央企、外企和知名民企的对接合作,走引进的路子;又“激活内力”,支持本地骨干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手段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把扶优扶强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既支持华茂、曙光、安庆船柴等一批企业发展成为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也要坚持“抓大不放小”,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快发展,走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三是着力推进大项目。项目的结构决定投资结构,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因此我们谋划项目、推进项目都着眼于促进结构优化、平台优化。基础设施方面,除了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我们重点将围绕大宜城建设,谋划快速通道项目,城际铁路项目,长江高等级航道和水陆联运项目,以及安庆新机场等项目,进一步强化安庆区位优势。在优势产业方面,以石化和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制造业融合为主。

四是着力构建大平台。从区域发展平台来看,就是按照中心城市、特色县城、风情小镇、秀美乡村的格局,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重点是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安庆城市向滨江襟湖环山发展,向生态宜居城市跃升。在产业发展平台方面,就是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把园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基地和新型城区。当前的重点是推进城区开发区资源整合,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统筹规划,彰显产业特色,实现定向定位、转型转制、错位发展,其中安庆国家级开发区和安庆化工新材料集中区将向“千亿园区”迈进,成为安庆转型崛起的增长极。

《中华儿女》:安庆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朱读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安庆科学发展、转型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的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新推动、园区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实力安庆、活力安庆、文化安庆、和谐安庆”,努力走在安徽发展前列,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来讲,就是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力争分别达到2300亿元和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1万元。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轻纺产业基地,全国商贸物流示范市,泛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建设“四个安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坚信,乘着十八大的东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通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建设得更美丽!

猜你喜欢
安庆发展
鱼殇
拖拉机司机的“网络艳遇”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天价地羊
捐精捐出抚养官司,被判担责几多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