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影响

2012-07-13 05:55许二梅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影响

许二梅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而这些现象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症状出发,分析其成因及影响,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 原因 影响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辅导员作为一个在高校内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压力大,而前途不甚乐观的职业,是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之一。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

1.工作态度上:对工作丧失热情,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被动接收任务,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没耐心、不柔和,如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感到厌烦、厌倦学生随时随地打来的电话,对来访的学生没有耐心,对于突发事件不愿意深入的了解,只想快点结束。

2.心身方面的症状:心情郁闷、情绪烦躁、易怒,有时感觉忧郁无助、无来由地厌烦和悲伤、麻木。身体方面:没有食欲、容易疲劳,难人睡、易醒,身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冒生病。

3.人际关系上:经常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状态来对待学生或者同事,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或表现出冷漠或厌烦的情绪,造成人际关系失衡,影响与同事,师生之间的关系,引发人际紧张和矛盾。

三、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严峻就业形势下择业的“委曲求全”

近几年来高校就业门槛显著提高,对于专职教师的要求大多是紧缺专业的硕士、博士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一些高校毕业生违背了自己的真实就业意愿,委曲求全的选选择了辅导员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辅导员工作和自己想象的非常不一致,感觉自己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2.长期高负荷的工作

(1)工作繁多、负荷重

辅导员工作不仅包括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班级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等主要工作,还包括思想教育、宿舍管理、贫困助学、医保工作、催缴学费、评优评先进、新生入校教育,毕业生管理等细致工作。此外,辅导员还传达各种信息、召开大小会议、制定众多表格、统计各项数据,处理学生各类突发事件等。学校的各部门与学生有关的各项事情,推来转去,最终都落在辅导员的头上,工作繁多。

此外,虽然教育部严格规定要按1∶200的比例来配置辅导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并未达到该项标准,有些学院甚至出现一名辅导员带600-700学生的情况,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从事的事务性工作过多,工作负荷过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工作时间长,精神紧张

除了要做好繁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还要处理好学生的各项偶然事件和突发事故,辅导员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只要学生出问题,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电话要保持 24 小时开通,辅导员经常奔波于校内各部门之间,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此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并使工作有效,很多辅导员不得不晚上或中午给学生开会,巡查宿舍;由于星期一到星期五学生白天有课,辅导员在周末还要组织各项学生活动,这些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

3.工作成就感低

(1)职位认同感低

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声望。目前,辅导员群体在高校中具有较低的声望,经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过渡性岗位”“没有专业含量的岗位”“没有发展前途的岗位”等等,这让辅导员往往羞于谈论自己的辅导员身份,缺乏身份认同感,自尊受到伤害。

(2)回报较低

初入职场的辅导员一般在工作中非常愿意投入,并好好去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投入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现实情况似乎事与愿违。在学校分配任务时,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最重,地位最重要,但是,待到事情结果的时候,奖励往往与辅导员毫无相干。

(3)地位不高

在高校辅导员的分工不明确,受到所在的院系、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部门、组织部、后勤、保卫处等部门的多头领导和指挥,甚至管宿舍的阿姨也能对辅导员指手画脚,得不到尊重。同时,学生态度让辅导员感觉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有限。这让辅导员归属感和掌控感都受到威胁,自尊受到伤害。

由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回报较低,在学校地位不高,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4.个人危机感强

辅导员的个人危机感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会不断增强,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1)职称晋升方面

目前高校都要求辅导员晋升思想政治教师系列职称,这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然而,许多辅导员由于学历较低,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水平不够,较难写出相关的论文;而一些较高学历的辅导员,由于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他们在经过简单的辅导员业务培训之后就直接上岗,思想政治的理论方面也不能跟专业人士相比,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为辅导员的整体科研水平较弱,难出科研成果。

此外,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重、事务杂、工作时间长的特点,使得科研工作难上加难。因此在个人职称提升问题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危机感日益增强,这让他们无心专注于辅导员工作,产生职业倦怠。

(2)职业发展方面

在职业发展方面,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处于职业彷徨期,他们只是与学生打交道,处理学生事务。对于晋升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由于机会较少,辅导员内部竞争激烈;对于有意改做教学工作的,缺乏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一些高校为了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规定辅导员必须工作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晋升或换岗,许多高校也没有为辅导员未来出路做好相应的规划。

由于在个人职称和职业发展上都存在危机感,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许多辅导员处于职业彷徨期,工作动力缺乏,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职业倦怠。

四、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我国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职业人士身心健康和职业绩效的首要问题。

1.对辅导员自身的影响:辅导员从事事务性工作过多,工作负荷过重,工作时间和精力付出较多,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激励和疏导,其各种生理及心理指标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心身疾病。影响辅导员正常水平的发挥。

2.对学生的影响:辅导员对工作的厌烦使日常工作事情成了每天应付的差事;辅导员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使他们不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与个性,无法有效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无法及时地、有区别地处理各项事情,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积累必成隐患,致使学生的稳定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

3.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辅导员工作时无快乐感,对学生、同事冷漠,心情不佳,不利于与学生及同事正常友好地交往。这种低迷的工作情绪、负性的职业价值判断、消极的职业前景预期和低下的工作效率等信息会在工作场所中蔓延,会使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产生恶性循环。同时,也会给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其他同事予以不良暗示,导致团队整体的工作绩效降低。

4.对学校的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其实就是一种隐性流失,即辅导员本人还继续留在原学校内,但并没有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管理能力和社会价值,对学校的贡献率降低,影响整个学院的学生工作效果,削弱了学校的整体效率和效益,降低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从以上来看,克服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辅导员自身的事情,高校甚至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来帮助辅导员,希望有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月琴.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0).

[2]徐伯慧.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C].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资料汇编,2006(11).

[3]童玉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透视:成因及干预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费琳.从高校教师隐形流失谈高校人力资源整合[D].江苏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