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伯强 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
从当前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看:今年5月,中国才在荔枝湾建立“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而近20年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大规模开采,在附近海域的油气钻井超过1000口,已形成超过5000万吨的年产能。
可以说,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上“落了后手”,但我们仍然有“后发制人”的机会。
首先,“海洋石油981”的开钻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在南海开发的后发制人走出了关键一步。一旦开凿出油气资源,“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将会为未来深海的油气开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实际运营,还可进一步完善钻井平台的装备等,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迈出更大步伐积累经验,提升中海油在全球海上原油开采领域的地位,至少将在技术上跟上BP、壳牌等能源巨头。
目前,“981”平台只在南海北部使用。可以预计,只要条件允许、时间得当,未来或将有更多的深海钻井平台出现在中国漫长的海域线内。两周前,中国拿出了几个南海深海地块招标,下一步就可以在这些地方挨个部署“981”平台,使这些油气开发平台逐渐深入与南海声索国有领土争议的地方,真正成为“保卫国家领土的平台”。
反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国有石油公司,虽然资金充足,但往往缺乏顶尖技术,因此它们常常会和欧美能源巨头合作,借助其技术和资金,共同获取南海的石油收益。相比陆地油气资源,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更是高风险、高投入,对开发技术要求极高,在这一领域,东南亚各国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和中国应该没有可比性。如果我们向前看,随着中国政府在宣示南海主权问题上的进程加快,在下一轮的争夺中,跨国能源巨头将不得不考虑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东南亚各国通过与之合作取得技术支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毕竟主权争议的风险需要市场化经营的企业尽量避免。
当前,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据理力争,另一方面需要积累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可行的策略是:在争议较小的地区通过国际合作先“铺摊子”并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为提升自营能力打下基础。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在近海开始做了,以后我们可以逐步把“摊子”铺到更远的海域。
一直以来我国海洋开采主要集中在近海、浅海,种种原因使得南海许多中国拥有主权的海域被别人开采。从长远来看,自采深海石油将仅次于国内陆上自产原油构成我国的能源安全的战略保障。同时,南海石油开发将使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由以往的被动捍卫南海主权变为主动。当然,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深海石油开采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的完善。“制人”的同时,能否合理、可持续的利用南海油气资源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作者是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
环球时报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