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图书馆 胡缤月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兴起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1]。2005年,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引入国内,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IC进行研究,一些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开展了IC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国内IC研究进行分析,并试图得出一些启示,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借鉴。本文的文献和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以“篇名”和“关键词”为检索项,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或”匹配,以“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社区”“学习共享空间”和“Information Commons”“Learning Commons”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检索词之间进行“逻辑或”匹配,检索日期为2012年4月1日共收到检索结果549条,通过阅读摘要等相关信息,去掉不相关条目,共得到符合要求的540条检索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IC研究论文最早始于2005年,从2005年到2009年,论文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2009年以后呈现出逐年略有减少的趋势,考虑到论文的发表时滞,可以看出2009年前后是国内IC研究的高峰期。从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来看,核心期刊在各年度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说明国内IC研究从核心期刊开始,逐渐向其他期刊扩散的状态,体现了核心期刊的引领作用。
本文统计了IC众多研究者中发文量大于等于5篇的作者的情况,共有10人至少发表相关论文5篇,其中上海大学的任树怀、盛兴军和卢志国分别发表论文20篇、16篇、10篇位列前三名,见表2。综合发文量、被引总量与被下载总量来看,符合发文量大、被引量大、下载量大的作者有任树怀、盛兴军、成俊颖、李梅、郝群和孙瑾,卢国志和倪代川属于发文量大、被引量小、下载量大的情况,陆宝益和吴浪则属于发文量大、被引量小、下载量小的情况,其中,任树怀、盛兴军、成俊颖可以视为国内IC研究领域最核心的作者,此外,孙瑾以及郝群的发文数量虽然相对较小,但是其文章平均被引量非常高,也是国内IC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这十位作者所属的机构和地区来看,上海大学有4位和复旦大学有3位,上海地区7位,上海及其周边地区9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国内IC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表1 IC论文时间分布
表2 作者发文量、被引总量、被下载总量表
表3 各机构发文情况统计表
表4 各期刊发文情况统计表
本文统计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机构(南京政治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十,如表3所示),从发文量来看,上海大学发文42篇位列首位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各自发文15篇并列第二;从被引量来看,上海大学被引626次位居首位并遥遥领先,华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和中山大学被引量较低,解放军理工大学被引量极低。综合来看,不难发现上海大学无疑是国内IC研究领域最主要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其论文质量最高(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列第一名),天津工业大学的发文量比较多,文章质量非常高(篇均被引量列第二名),也是国内IC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机构。从这些机构所在的地区来看,上海3个机构的发文总量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其他机构所在的广东、江苏、河北、天津、北京也均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说明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在IC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统计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期刊(《图书与情报》和《图书馆建设》并列第十),从各期刊发表IC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图书馆学研究》《现代情报》和《图书情报工作》发文量分比为34篇、34篇、30篇而位列前三名,可以称其为国内IC研究的主阵地;从被引量来看,《图书情报工作》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为最高,《图书馆杂志》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为第二名,说明这两种刊物所发表的相关论文质量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发文10篇,未能进入前十名,但是其所发表文章被引量非常高,高达318次,下载量也高达5915次,平均每篇文章被引31.8次,远远高于进入前十名的所有期刊,因此《大学图书馆学报》也是国内IC研究领域最不可或缺的刊物。《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发文量大,但是文章被引率极低,说明其文章质量非常低,《情报探索》被引率也非常低,但相比《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略好。从被引情况来看,核心期刊的无论是总量还是均量要远远好于非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的论文的质量要好于非核心期刊,如表4所示。
从被下载量最多的10篇文章(表6)和被引量最多的10篇文章(表5)来看,吴建中的《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和任树怀、孙桂春的《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都进入两榜前两名,说明其论文的质量非常高、网络影响力非常大,其中任树怀有三篇论文进入被引量前十名,两篇论文进入下载量前十名,再次佐证了其国内IC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文章所在刊物来看,《图书情报工作》在被引前十名中出现4次,《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杂志》各出现2次,再次佐证其论文质量非常高;《大学图书馆学报》在下载前十名中出现4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刊的网络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从文章研究内容来看,关于IC建设的论文和对国外IC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介绍的论文受到欢迎,这说明跟踪国外发展建设IC的重要性。
从图表7中可以看出“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理所应当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共计出现次268次,说明IC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领域,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领域;“服务模式”“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读者服务”“服务创新”“学科服务”“服务”“信息服务模式”“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有关“服务”的词共计出现149次,说明IC研究注重与“服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电子阅览室”“图书馆2.0”“Web2.0”“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数字图书馆”共计出现41次,说明IC研究注重利用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为信息共享空间提供支撑;“构建”“建设”“实施策略”共计出现22次,表明业界对IC的具体建设的重视;“信息素养”出现14次,说明一些研究者意识到把提高用户信息素养与IC建设结合起来,“学科馆员”出现10次,说明IC的出现给科馆员的角色带来了变化;“公共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分别出现6次和5次,表明IC同样引起这两种类型的图书馆的关注,出现次数较少说明其关注度有待提高,此外IC的“图书馆建筑”研究、“信息资源”研究、“协作学习”研究、“知识管理”研究等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从总体上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问题成当前研究的主流问题。
表5 论文被引量前十名
表6 论文下载量前十名
表7 信息共享空间关键词降序排名表(前40个)
当前国内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有一批比较重要的作者群体,有主要的研究机构和地域,主要研究阵地以核心期刊为主,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和文章,在研究内容以高校图书馆IC为主,高校图书馆的IC研究又以IC的服务研究为主,这反映出当前国内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时间上看,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06年是国内IC研究的兴起阶段,该阶段IC理念刚刚引入国内,相关研究以国外IC整体性解读和介绍为主[1][3]。第二阶段,从2007年到2008年是国内IC研究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相关研究对IC的构建、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4],基于IC本土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5];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今是国内IC研究的成熟阶段,该阶段相关研究除了对IC的构建和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外,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Web2.0环境中的IC建设[6]、IC科学化服务[7]和创新服务[8]、公共图书馆IC建设[9]和医院图书馆IC建设[10]等问题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丰富了IC研究的内容。总体而言,当前的IC研究既有国内IC相关问题研究,又有国外IC相关问题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经验的探索,更有对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热潮的反思[11]。其中,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于IC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布局问题、人员问题、管理问题、服务问题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全面的探讨,得出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在实践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IC并已经运行,积累了许多IC建设的经验。
今后的研究及实践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避免过度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建设IC建设研究。要向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建设IC的研究倾斜,加强公共图书馆建、医院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等非高校图书馆建设IC的可行性研究,并展开相应的实践;其二,提高中西部地区对IC研究的关注度,避免IC研究过度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要关注IC的发展进程,有取舍地进行IC建设,努力找到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建设IC的道路;其三,加强IC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教训研究,为其他图书馆的IC建设提供借鉴;其四,注重模式研究。通过深入研究IC建设的细节,探索IC建设的可行模式;其五,加强本土化研究。在关注国外IC发展和研究状况的前提下,对IC本土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适合国内图书馆的IC建设道路;其六,加强IC建筑研究。合理IC的建筑空间布局是IC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进行IC研究的同时要加强与IC相对应的图书馆建筑研究。
[1]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2]杜慧平,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3):52-55.
[3]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9.
[4]成俊颖,李梅,郝群等.复旦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调查问卷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7):39-41.
[5]朱琨,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初探[J].情报科学,2008(5):676-679,687.
[6]李梅,应峻,徐一新.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6-98.
[7]赵冉.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再探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154-155.
[8]钱茜.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7):87-88.
[9]李红英.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86-88.
[10]包伟,王丽丽.医院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2010(10):78-80.
[11]崔红雁.谨慎看待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热[J].现代情报,2010(9):128-130.
[12]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