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云南省德宏州全境开放成为边境贸易区后,珠宝玉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德宏州的特色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宝玉石产业已初具规模,“玉从瑞丽、玉美德宏”的美名为业界称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德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德宏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玉石集散地,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
一、德宏州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现状
德宏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既是翡翠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又是中国翡翠交易的黄金集散地。几百年来,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从事翡翠玉石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的人数以万计,成就了“玉出云南、玉美德宏、玉翠瑞丽”的辉煌历史,“美丽德宏,中国玉都”的赞誉早已被业界所广泛认可。“德宏州目前有珠宝企业298户,从业人员9064人,年销售收入2.03亿元,年税费418.2万元。有珠宝个体工商户4873户,从业人员48946人,年销售总收入12.86亿元,年税费145.64万元。珠宝翡翠玉石成交额,2008年56亿元,2009年达65亿元,2010年达80亿元”。在《德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珠宝文化产业发展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力争到2015年,使珠宝产业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左右,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二、德宏州珠宝玉石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商铺建设形式单一,营销模式弊端重重
德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珠宝玉石市场却发展不均衡。翡翠玉石的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私人商铺和摆摊设点,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拍卖市场和具有规模效应的精品展示交易市场。由于翡翠玉石商人鱼龙混杂,市场机制规范不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跟不上,零售价格弹性过大,“一次性买卖”频繁发生;其次,零售业“小、散、乱”的现象十分突出。根据调查,大多数珠宝商都是个体户,以“夫妻店方式”经营。商家之间相互争抢生意,恶性竞争现象频繁发生,“石当玉卖,石卖玉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再次,德宏州各地的翡翠玉石经营商铺“星罗棋布”,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在销售服务方面竞争意识欠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翡翠玉石零售业的发展壮大。
(二)销售价格弹性过大,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首先,珠宝经营者对利润期望值过高,产品定价随意性大,行业暂没有指导价格,价格的制定受珠宝商主观因素影响巨大,最普遍的经营策略就是“标高价、乱打折”。加之消费者缺乏比较、判断、评价玉石产品的知识,造成玉石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差别相当大,再加上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阻碍了珠宝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购买翡翠奢侈品作为收藏的人群与日俱增,促进了对翡翠的需求,近几年来的炒作把本已经价格高昂的翡翠制品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呈现畸形发展。再次,税收也是影响玉石价格的又一重要因素,按正规边境贸易,每一笔玉石交易都要在严格的税收政策下进行,且中缅双方对翡翠交易征收重税。从缅甸产区入境的玉石有两种方式征税,一种是立即缴纳进口税,税率降低为40%;另一种是首先进入保税库,不用立即缴税,等到成交完之后再缴税金。由于过度炒作,使成交价格节节攀升,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相应计算出的税费也水涨船高。
(三)传统工艺渐渐流失,高端人才极度缺乏
德宏翡翠行业一直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大批毛料进入德宏境内,要先源源不断地运去广东加工,制作完成后又运回云南销售。久而久之,广东的翡翠加工技术蒸蒸日上,云南反而成了“毛料仓库”。近年来,全国珠宝玉石的设计、加工、制作人才纷纷聚集广东,而云南的高端玉石人才却凤毛麟角。2000年,云南的玉石人才占全国的50%以上,时至今日,只剩下五分之一。珠宝玉石产业链包括开采,运输,设计,加工,营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初级产品的加工运输,很难使珠宝行业永葆生机。德宏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传统设计加工工艺正在慢慢丧失,现代营销理念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整个珠宝玉石产业链出现严重的断层。而高端人才的缺失,则是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一环。
(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高端原料无缘中国
近年来,泰国,印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珠宝产业发展迅速,对云南的珠宝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印度以丰富的原材料和完善的珠宝产业链而著称,其珠宝出口位居全国商品出口第一。而泰国则以世界闻名的珠宝工艺纵横业界,成为世界有色宝石加工贸易中心之一。国内形势依然不容忽视。香港注重创意设计和检测技术,广东注重产品加工和制作工艺,这些同行业的翘楚成为了德宏珠宝玉石产业的强劲对手。除此之外,云南正面临着原料危机。缅甸的翡翠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玉石开采总量的95%以上。由于各国加工技术的提高和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出口中国的玉石毛料正在逐年减少,特别是高端毛料,常常被其他国家抢购。就算是进口中国,德宏也不再是唯一的黄金选择。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料危机很可能使云南失去玉石集散地的霸主地位。
三、突破“瓶颈”,发展之路新探索
珠宝玉石产业虽然没有其他产业更新换代快,但行业内部的“洗牌”仍然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改革,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德宏珠宝玉石产业就会陷入“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状态。因此,强有力的改革是德宏珠宝玉石产业的必由之路。
(一)积极运用地域优势,推进专业园区集群发展
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于1990年12月26日建立,是云南省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经贸、旅游型的经济开发实验区,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境内关外”特殊模式管理的边贸特区。作为中缅玉石进出口通道的“咽喉”是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边贸政策的优惠,是珠宝玉石发展的契机,而专业园区集群发展,则是促使德宏珠宝产业做大做强的突破点。
首先,要大力推进“一站式”采购,免税展示,转产核销,保险押运,网络结算等特色功能的交易平台建设。其次,要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链,使瑞丽成为德宏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的“黄金口岸”。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精品玉石市场,引进具有影响力的拍卖行,加强物流服务,设立协调海关和商检的办事机构。完成产业重组扩张,特别是将珠宝玉石产业与云南特有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强强联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要加强对珠宝专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建设,设立珠宝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园区,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把德宏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珠宝制造工厂和黄金集散地。
(二)营销模式多样化,“实体店+网络营销”双管齐下
实体店销售一直是翡翠珠宝商青睐的经典传统模式,这是由翡翠的特性决定的。正如我们所知,每一块翡翠的质地,硬度,翠性,色泽都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件相同的翡翠制品。“独一无二”的特性使每一件翡翠制品既是艺术品,又是专属奢侈品。我们常常发现,在珠宝玉石店,看的人比买的人多,即便要买,消费者也要睁大眼睛留意翡翠制品的每一个细节。鉴于此,实体店销售成为公认的翡翠销售经典模式。消费者也习惯了一定要看到货真价实的“真品”,才肯购买。
但是翡翠从开采加工到成品销售,要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涉及名目繁多的费用,诸如人工工资,店面租金,广告宣传,最终都附加到翡翠价格之中。对于珠宝商而言,这些费用极大影响最终的利润所得,对于消费者而言,摊派到翡翠价格上的高昂费用使消费者对玉石制品望而生畏。
而“网络营销”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实体店营销的有益补充,其优势也在实践中逐步显示出来。“网络营销”可以省去大量的珠宝运营成本,同时,网络宣传的渠道会更快更好地打开市场,赢得知名度。搜索引擎推广,电子邮件推广方法,网站链接推广,信息发布推广,微博互动推广等多种宣传手段齐头并进,迅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支付宝”的运用,又降低了消费者的网购风险。“实体店+网络营销”的模式正所谓双剑合璧,威力无穷。
(三)人才引进“七转变”,技术优先求品质
综观整个德宏珠宝玉石产业不难发现,玉石设计、加工、制作、鉴定人才的缺失是如今限制德宏州玉石发展的一大因素。许多珠宝企业缺乏具备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珠宝设计专家。因此,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迫在眉睫。一般来说,“人力资本”一般可按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划分:1.按人才结构:可划分为塔人才、塔基人才和塔尖人才;2.按激励程度:可划分为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3.按发展潜能:可划分为可塑造型、塑造型和超塑造型。而人才引进,也应该按照这三方面下手:
根据德宏州的实际情况,应调整原有的人才引进模式,从战术向战略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应急向储备转变,从规划性招聘向天天招聘转变,从强调忠诚度向合作双赢转变,从法律契约向心理契约转变,从专业技能向综合素质转变。通过这七个转变,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整个珠宝行业人才储备从量变向质变发展。
与人才引进相配套的是珠宝技术研发和创新。要在设计、加工、营销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提高珠宝玉石制品的工艺标准,拔高珠宝产业的“技术门槛”,保证和提升珠宝产业的整体质量。同时,把“技术标准”作为纽带建立产业标准联盟,并通过制定联盟标准,真正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缓解珠宝玉石产业发展中“标准”与“产业链”中许多重要标准缺失的矛盾,增强联盟企业乃至德宏珠宝的竞争力。
(四)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降低成本促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利用降低成本,是德宏州整个珠宝产业提升影响力,吸引力的一大因素。无论是毛石原料的进口,还是各种税收和相应的市场运营费用都应该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降低税费,向香港,泰国等地的零关税靠拢。在2011年“两会”召开之际,《关于设立国家级翡翠进口交易保税区的建议》的提案,被选中作为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呈送到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其中对于玉石产业税费改革的建议,值得推广和借鉴:“设立国家级翡翠进口交易保税区,作为我国海关特殊监管的翡翠进口和交易场所,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并参照上海钻石交易所的税收政策、组织机构、管理和交易模式、出台有关翡翠交易保税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建议也实行会员制,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工商局及税务部门联合办公,银行和翡翠检测机构配套服务。”
根据德宏的实际情况,还要加强政策的配套性建设和资金的扶持力度,设立珠宝企业专项扶持发展基金,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鼓励和扶持投资兴办珠宝企业的商户。为重点企业进行短期借款,对重点企业进行临时性还贷、担保、反担保,对利税大户发放专项奖励,使财政鼓励政策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
(五)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提升整体形象
珠宝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监管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质检部门的大力监管,同时需要政府、执法部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等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建立健全与德宏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理念、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而最核心的准则就是“品牌为名,品质为本,诚信为魂”。监管工作要建立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调控,龙头带动,业户参与,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工作模式,层层把关,严格执法,明确奖惩制度。同时,要加强诚信工程、品牌工程、珠宝产业化提升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完善市场经营主体违法行为备案制度、违法行为公示制度、重点监管制度、先行赔付制度,打造以诚信经营、诚信担保为核心的珠宝交易市场监管工作品牌。
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使整个德宏州珠宝玉石产业杜绝市场内无照经营现象,杜绝向游客尾追兜售现象,使市场内假冒伪劣违法经营行为明显减少;市场内强买强卖、骗买骗卖经营行为明显减少;市场内消费纠纷和消费投诉明显减少。提升服务理念,塑造行业新形象,打造高品质的玉石产业。
四、结束语
“以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德宏州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是时代赋予德宏的历史机遇,也是德宏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珠宝产业共同发展进步的纽带。关于德宏州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的新探索,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却也是珠宝玉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一个产业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改变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进步。
作者简介:丁文杰(1989-),男,汉族,云南石屏人,华北科技学院大四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责任编辑: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