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摘要]本文通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等方面来分析《b小调第一谐谑曲》,得出肖邦独创性地把“谐谑曲”体裁发展成独立的大型钢琴音乐体裁,并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内容。笔者从此也获得了更深刻的演奏实践和感受。
[关键词]肖邦《b小调第一谐谑曲》谐谑曲体裁
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是西方浪漫派音乐家中极少数主要从事钢琴创作的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体裁丰富的、优秀的钢琴作品,还独创性地把一些传统音乐体裁赋予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如:叙事曲、谐谑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等等。它们发扬了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风格,并使之变得更为成熟。
《b小调第一谐谑曲》的诞生
1.创作背景
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从小就喜欢波兰的民族音乐,六岁开始学习作曲时,就被本民族音乐所影响。肖邦从小就生活在波兰人民民族觉醒的年代,他非常热爱自己的民族和祖国。1830年11月2日,肖邦前往西欧继续留学深造和演出。就在11月29日,肖邦抵达维也纳的第五天,华沙起义爆发了。当肖邦听到起义胜利的消息时,变得异常激动和兴奋,但他却因没有参加斗争而深深感到失望。在1831年时,继而不到一年的时间爱国者们经过艰苦的斗争后,起义最终还是在统治者的镇压下悲惨失败,祖国又一次沦亡,这些使肖邦的精神陷入无比的悲痛和悲愤之中。就在这时肖邦想用音乐为祖国而呐喊,便创作了《b小调第一谐谑曲》(op.20)。作品把肖邦从离开祖国以来所有的压抑、苦闷、焦虑不安和愤怒等复杂的心情化作乐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乐曲充满着英雄性、史诗般的激情,悲壮而豪迈。从此,肖邦的音乐创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2.体裁的选择
“谐谑曲(Scherzo)”最早出现在17世纪意大利的世俗声乐作品中,具有戏谑、幽默之意。后来谐谑曲被运用到乐曲中。经常用意外的对比和转折等手法造成诙谐的效果。海顿将谐谑曲引进套曲,1750年以后的谐谑曲(与三声中部)几乎都是快三拍子,节奏比较活跃,通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代替小步舞曲。贝多芬发展了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大型器乐曲中的谐谑曲乐章,使之取代传统的小步舞曲,并改变了谐谑曲活跃、轻松的性格特征,而表现的都是生气勃勃的音乐形象,具有节奏动力、力度对比强烈的特点。如:贝多芬奏鸣曲op.2之2和op.2之3的第三乐章等。或表现气势奔腾,或惶惶不安的效果,如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接着舒伯特发展了这一体裁,他把谐谑曲从奏鸣曲套曲中的某一乐章独立出来,使它成为一首独立的器乐曲体裁。如在1817年舒伯特创作了两首独立的谐谑曲(Ket Scherzo—Zwei Scherzi 63/s9-37)D593号,比肖邦第一首谐谑曲(op. 20.1831年)早十四年。而肖邦进一步把谐谑曲发展成独立的大型音乐体裁,独创性地把这一体裁赋予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和独立的体裁性质,并使之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性,并体现了钢琴的表现力和技术特征。
肖邦在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时,内心是非常的复杂和矛盾。他既有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又表示出对祖国和人民未来的焦虑和担忧。既对侵略者的行为感到愤恨,又有对爱国者叛逆、反抗精神的歌颂。既有对残酷现实的绝望和迷茫,又表现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些复杂的思想内容只有用谐谑曲那意外的对比和转折的手法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所以他采用谐谑曲这个体裁来表达当时的思想感情。于是,《第一谐谑曲》(op. 20)诞生了。肖邦在丰富音乐表现的内容上,大大发展了谐谑曲,丰富了谐谑曲的音乐表现力,使之成为戏剧性的史诗。
肖邦在1831年至1842年间,共创作了四首独立的谐谑曲。由于肖邦的音乐思想内容深刻复杂,过去的谐谑曲体裁已经不能满足他所要表现的及其丰富的内容。所以肖邦谐谑曲的曲式结构也变得较为复杂。这四首谐谑曲并没有明显的谐谑性质,但仍然保留了谐谑曲这种体裁本身的某些特点,如3/4拍子的节拍,飞快的急板,有较明显的力度变化等等。它们在具备这些特点的同时,肖邦又改变了传统谐谑曲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方法,把它们提升到具有悲剧—戏剧性的高度。它们更多的是诉说肖邦自己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情绪上有着强烈的对比,具有歌唱性和幻想性的音乐形象,是内涵严肃,极富戏剧性的音乐诗篇。
乐曲分析与演奏要点
《b小调第一谐谑曲》是带有引子和尾声的ABA复三部曲式。
乐曲采用了急板的速度。一开始8小节的引子是两个强有力的、不协和的Ⅱ级和Ⅴ级转位七和弦,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的强音量上奏出,像是战争中爆发出的号角声,使人听了撕心裂肺,它暗示着起义就要爆发了,像是波兰人民切齿的怒火、呐喊、抗争与不屈,是对侵略者刻骨铭心的恨,表现了肖邦悲痛的心情到达了极点。在演奏这两个ff和弦时,要注意手掌撑好,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沉下来落到坚定有力的指尖上,手掌要拉住,并保持足够的张力。音量上要特别饱满,并突出高音的音量。
接着呈示部A出现,先是由b小调主和弦分解音型构成的核心音调向上冲击,好像是暴风雨般狂烈的热情在不断地向上回旋。a主题是一股疾速奔驰的音流像怒涛一样翻江倒海,起伏奔腾,使整个音乐进入到了紧张、不安的气氛中。这个飞奔急驰、激动不安的音乐主题,几次被突然的休止打断后,又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向前冲击,表现了肖邦他那心潮澎湃、热情激动的内心和愤慨抗议的激情。
从第44小节开始音乐突然陷入深沉的忧郁和悲哀的气氛当中,仿佛是肖邦的唉声叹气,是肖邦对祖国悲惨命运的忧虑。这里也体现了谐谑曲那意外的对比和转折的手法。
接着b主题出现,它仍然以向上冲击的音调作为主题核心,几乎都是左右手交替来完成的。它以更强更大的幅度向上盘旋,频繁的转调、离调使音乐更显得惊惶、动荡不安。肖邦是一个爱国主义作曲家,他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当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时,他是多么的郁闷和焦急。这里的音乐仿佛是表现远走他乡的肖邦为没有能参加如火如荼的起义而感到不安、焦虑的心情。接着音乐不断地向上渐进,情绪不断地高涨,当音乐到达最高顶点时,爆发的心情又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一气呵成。在呈示部里a主题出现了三次,b主题出现了两次。整个A部分几乎都是快速的跑动音型,演奏时要注意手指要积极,用指尖触键,把声音弹得均匀、颗粒、干净,手指的伸缩要迅速敏捷。左右手交替要均匀。指法运用要正确合理。要根据乐句的走向把音乐线条的变化表达出来,音乐上行时,力度要逐渐增强,情绪也就越发的激动,音乐是随着上行下行强弱起伏变化等等。
中间部分B部分从节奏、速度、音乐情绪上都进入到了另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世界,音乐柔和朦胧,与前后A部分音乐形成及其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令人浮想联翩,仿佛是身在异国他乡的肖邦在睡梦中梦见了远方可爱的亲人,表现了他对祖国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一段主题采用了一首波兰的圣诞歌曲《睡吧,圣婴耶稣》的旋律,这是肖邦童年时深为喜欢的一首民歌,也是肖邦真正采用波兰民歌作为旋律的一个稀有的例子。调性由原来的b小调转为B大调。左右手上下摇摆的音型,右手高声部属音始终持续地鸣响着,跳进而又连贯的旋律线给人们听觉上带来一种忽强忽弱的感觉,好像呈现出一幅幻想的画面:在祖国和平的年代里,肖邦儿时躺在母亲轻轻摇摆的怀抱里安详睡觉的样子。母亲唱着真挚而熟悉的摇篮曲曲调在空中飘荡,家乡的景色和亲人的影子似乎完全地出现在自己的幻觉中。弹奏这里时要求演奏者的触键要非常得轻柔,适度地突出中声部优美的旋律线。通过这里的学习,能让学生较好地练习手指的控制能力。
d主题舒展的歌唱性音乐线条在左手摇篮曲摇摆的伴奏音型下,旋律显得更加亲切真挚感人,这里歌唱性旋律表现出肖邦旋律声乐化的特点。这是肖邦用钢琴来模仿声乐那气息宽广优美如歌的旋律的特点。在这里,旋律线不断地向上伸展,情绪显得愈来愈激动,越来越丰富的和声配置,仿佛表现出肖邦发自内心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一段装饰音巧妙地运用,使旋律与装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更使得旋律悠长、连贯。但现实还是悲惨的,后来旋律表现出失望的感觉。演奏d主题时要有细腻、优美、连贯、深情的触键和长长地呼吸。肖邦在这一段落里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性和声,丰富了乐曲的色彩表现力。在演奏这里时,注意在音色明暗方面要有细微的差别。
主题c d c d c交替地进行,仿佛表现出肖邦怀念思乡之情流连忘返。通过这一段的学习,能让学生练习如何通过手指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变化充分地表达出来。当c主题第三次出现时,音量从pp开始,左手和声独特新颖的使用,使人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好像即将要爆发什么——果然在中段末尾处,在摇篮曲的曲调还在继续时,突然响起了引子的第一个不协和Ⅱ级三四和弦,但是它并没有打断睡梦中的人们,摇篮曲的音调还在隐隐约约地进行着,后来又响起了引子的第二个Ⅴ级五六和弦,仿佛是人们在甜蜜的睡梦中再次听到了战争的号角声,最后摇篮曲的音调还是袅袅地响着,最终残酷的现实还是无情地出现了,战争还是爆发了,甜蜜、幸福的生活消失地无影无踪……
接着再现部A1出现了。音乐以a b a的方式进行了重复。当乐曲即将结束之际,音乐又一次卷入到狂风骤雨般的动荡之中,控制不住的感情又一次爆发,一个尖锐强烈的不协和Ⅳ级三四和弦连续重复了九次。这何止是肖邦个人的愤怒,这分明是全民族人民的反抗。[3]双手整齐的八度半音阶从低音飞速向高音冲击,几乎掠过整个键盘,使悲痛、愤怒、反抗的情绪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最后,全曲在激烈的抗议声中结束,好像是波兰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
收获与思考
通过以上对《b小调第一谐谑曲》的具体分析,不仅能感觉到这部作品具有艰深的演奏技巧,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乐曲中大量的音阶、减七分解琶音等自由、灵活、多变的织体……,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灵敏的手指技术。
学生通过对《b小调第一谐谑曲》的演奏、分析与学习,尤其是作品B部分旋律的优美流畅,乐句间的起伏跌宕以及乐段间的情感交替与变换,都充分练习了学生手指的控制能力与表现能力,让学生在演奏实践中能更好地掌握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了解肖邦的钢琴音乐风格,深刻体验到肖邦钢琴作品中充满幻想、诗意和热情的浪漫主义风格;并从中学习和做到不同的触键,更加有意识地追求不同的音色效果和如何合理地运用踏板等演奏技术,从以上种种演奏技术来看,《b小调第一谐谑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肖邦把谐谑曲从表现诙谐性的乐曲发展为能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大大扩展其形式、开拓了展开的空间,加强和声、调性、音乐形象及色彩的对比,使之成为大型的戏剧性作品。肖邦对谐谑曲这一体裁的贡献超出了任何一位作曲家,他使谐谑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顶峰,成为钢琴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参考文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王次炤.肖邦音乐浪漫主义特征中的民族因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3).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