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2012-07-09 19:07吴晓枫
2012年11期

吴晓枫

摘要: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享有独尊地位,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上,他的印记无处不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这里包含了人性,在人的自然本性上出现了分歧,其实从本质上说,人性并无善恶之分。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性本善性本恶 善恶的差异 最终目标

在人性善恶问题的论辩中,孟子的性善说,看起来是占了上风,得到大多数人的信从,非常流行。就大家的心理层面来看,如果说人性善,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善人,谁听了都高兴;即使是恶人,也会以善人自居,满心欢喜。说人性恶,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恶人。恶人听了固然不高兴,善人听了尤其觉得岂有此理。说人性善,可以激励人向善,善人固然更努力为善,恶人也可以改过迁善。说人性恶,容易刺激人更易为恶人。恶人固然安心为恶,善人也会自暴自弃地变为恶人。孟子性善说受人赞扬,荀子性恶说受人责骂。原因也许就在这里吧。

一、性善论思想的形成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有天生的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义的行为,不学就会,不必思虑就知道,孟子认为天下人都是如此,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所以人性是善的。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本”的意识。君王失天下的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民心。他认为苦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得到天下,“得其民,斯得天下以。”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不仅在平民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封建帝王也有所畏惧,所以孟子追寻性善论。

孟子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精神;他讲仁义,求仁政,强调道德情操的修养和人格的磨练,把民本思想发展到极致。孟子还特别强调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已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首先表现为善的德行,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内容,这就是孟子追求的。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由于孟子的努力,才使的儒学思想更加完善,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性恶论的产生

首先,从荀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来看,可以说是,是以人之情欲来说性恶,主要是从人的自然生理需求干关欲望上界定人性使用人的自然属性来代替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歪曲了人的社会本质。但是荀子更强调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这就打破了王公贵族天生的高贵,平民百姓天生卑贱的说法,对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

其次,荀子主张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思想,注重后天的环境的影响来善化,荀子他则由后天经验论与行为的效果来论人性,不承认人具有先天的善端与道德意识。认为“性”虽然是出生时就有,但只是有天然情欲而已。荀子认为人会为善,是因为人后天的学习与努力的成果,如果是顺从人原始的性,反而会变成如果想要的东西,要不到的话就会为此争论,有争论的话那就不会有辞让了,所以人天生是具有“恶”的,而所谓“善”,只不过为善行而已,故荀子否定所谓先天的“仁体”。至于荀子所说的“恶端”,其实就是指五官欲望方面的表现,荀子常说的性,并非是“本体之性”,而是指天赋感官的倾向与其情欲而已。 所以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必须要靠后天之文理与起伪的功夫, 如“枸木必待隐括烝矫然后直”,若缺乏后天起伪的功夫,那么性必定不会完美。

最后,荀子虽不由天命方面去探讨天道,但乃就天之功用方面去探其功,其所倡之性恶说,虽首见疵于韩愈,终见赀于宋儒,夫孟子之言性善,欲人尽性而乐于善,荀卿言性恶,欲人化性而勉于善。且宋儒理化气质之说,实已隐含荀子化性之论。在哲学思想上,荀子认为天有常规,人定胜天。自然就是天,天使按照一定的规律行动的,所以万物都自然而然的按着各自的规律在变化,没有什么神的力量参与其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职分,人类社会的治乱和自然过程没有关系。

所以,用简单的话来说,孟子用心而来言性,他认为心善而可言性善,其主旨在强调先天的道德心,并以此道德心作为人与禽兽的分别基础。但荀子,却提倡对心而言性,他觉得性是天生之本质,但是却为欲所蒙蔽,所以可说它是恶,荀子并认为要以积善,之后才能将之改正。孟子从积极面来肯定善之本性与价值,而荀子却从消极面,来说化性而起伪,二人的共同主旨,主要是在劝人为善,并以“善”作为人生终极的目标。就终极目标来讲,孟子与荀子二人是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强调道德之理想。孟子讲性善,要使自己更求到最善,荀子说性恶,故强调去恶而从善,他俩人性论的出发点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要人达到至善。

至于孟子他则认为人之心与性本来就是不可分的,所以他从先天良心处立论,根本不从人的官能欲望方面着手,更不认为耳目五官所发生的欲望是性,更不以“情”为“性”之质,乃主张“性者心之显”,“情者心之动”,“才者心之能”,这里所用的“才”,其实是指为善的能力。反观荀子他却是以欲为性的中心,因为荀子以“情为性之质”,“欲为情之应”,所以由此可看到,荀子认为情外无性,心与性是属于不同的地方,心事性外的知觉心,不过可以藉这种方法来纠正性分的不善。

由以上两者相互比较可知道,孟荀在论性的基本观点上,两人是看法都不同,对于善恶的看法也是大有差异,这是因为两个人的立足点不同。两人论性,孟子由动机而分,荀子则是由行为效果而定,所以荀子所主张的不是动机论,而是结果论,因为他认为人本来就不知道礼义法度是什么,如果让他们顺着本性一直发展下去,那是会引发天下之大乱,所以知善救性的方法,荀子认为是在我们人知虑之心。二人的说法虽然有差异,但就主旨上来看,二人都是孔门都学生,都以成为圣人为最后的方向,以善为人生最高之主旨,这是他们的相同处。

孟荀两人观点虽然不同,可能是因为学统与时势等不同而导致的,但他们二人为善之心,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把成圣当为自己的终点,两人也都是学出孔子的。荀子重视礼义教化才能匡正天下,实在与孟子有相同之处,虽然他两人是同门异户,但都知道实行儒家思想的功效。他俩最终意旨,不论性善或是性恶,都是劝人为善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孟子》,《荀子》

[2]《荀子性恶论》

[3]《孟子性善论研究》

[4]《孟子系列书籍合集》

[5]《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