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与生俱来都有这种探索欲望,那么物理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疑”是思维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释疑,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因此在教学中设置魔幻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探究等活动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笔者以教学中的几个实例谈谈如何通过设置魔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1)器材。圆筒饮料瓶一个,塑料杯(或大纸杯)一个,橡胶管(或塑料管)一条,小水杯一个。
(2)制作方法。①去掉圆筒饮料瓶的上面一部分。②在塑料杯(或大纸杯)的底部和略靠近底部的侧面分别钻一个小孔,让橡胶管分别从两孔穿过。表演前先把去了瓶口的饮料瓶装适量水(水面能恰好到杯底部),再把插了橡胶管的塑料杯(或大纸杯)安装在饮料瓶上(如图1所示)。
图1
图2
(3)表演过程。先请一位学生看看杯底,当然他会看到杯底是干的。然后教师将一小杯水(刚好够用)慢慢倒入杯里,学生会看到教师刚把水倒完,便有水从瓶外的橡胶管中流出(如图2所示),教师再用刚才倒水的小杯去接管中流出的水,接满一杯后倒入下面的水盆里,接了1杯、2杯……连续接了几杯,管中还有水在流出。此时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极大的探究欲望。
(1)器材。高透明盛液筒(或大量筒),乒乓球3只(分别标出球1、球2、球3),细铁丝,注射器,磁铁。
(2)制作方法。①取一个体积较小但磁性较强的磁体,用透明胶布绑在右手指上(或右手臂上),当轻轻握拳(或放下衣袖)后,可以将磁体藏于手中(或袖中)不让学生看见。②向高透明盛液筒(或大量筒)内注入适量水。③在球1表面开一小孔,向球内装入适量细铁丝,然后用注射器注入适量水,调节注水的量,再将小孔堵住不渗水,使球能悬浮在水中。④将球2内注满水,球3完好。
(3)表演过程(如图3所示)。教师先将球3按入水底,松手后球会浮出水面。
然后将球2放入水面下某一位置,问:松手后球会怎样运动?学生猜想:向上。教师松手后发现球会沉入水底。
最后把球1放入水面下某一位置,问:松手后球会怎样?学生猜想:向上或向下。
教师:“你们猜得都不对,这只球听我的。”接着教师说“浮”(同时右手臂靠近盛液筒向上运动),学生看到球浮起来了;教师又说“沉”(同时右手臂向下运动),学生看到球真的沉下去了;最后教师说“停”(同时将右手臂沿水平方向移开),球静止在此位置真的不动了。
学生诧异:这3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为什么在水中所处的情况不同呢?由此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图3
图4
(1)器材。一条普通橡皮筋,普通的圆环(钥匙环或戒指等)。
(2)表演过程。教师双手拉长穿过圆环的橡皮筋,拉长、拉长、再拉长(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一只手抬高,另一只手降低,低处的手中留下一段橡皮筋(不要让学生看出来)。保持双手位置不变,低处的手慢慢地放出这段橡皮筋,橡皮筋在收缩过程中,圆环就从低处慢慢上升,这激发了学生探究摩擦力知识的欲望。同时,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了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1)器材。两根等长的蜡烛,吸管(纸筒或去胶头的滴管),火柴。
(2)表演过程。先把一根蜡烛固定在桌面后点燃。
教师:“如果我正对烛焰向前吹气,烛焰会偏向何方?”
学生:“烛焰会向前倾斜。”
实验结果正如学生的猜测。然后教师将另一根蜡烛固定在右侧(与第一根相隔8 cm左右)并点燃。
教师:“如果我从两烛焰中间向前吹气,烛焰会偏向何方?”
学生猜测:①两烛焰不动;②两烛焰向外侧倾斜。
实验结果是两烛焰向中间靠拢(如图5所示)。最后教师将右边蜡烛熄灭,略有点距离地固定在点燃的蜡烛右侧。
教师:“如果现在我从熄灭蜡烛的右侧向前方吹气,能否将熄灭的蜡烛重新点燃?”
学生认为不能。教师吹气,结果熄灭的蜡烛重新点燃了(如图6所示)。学生满脸疑惑,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图5
图6
设置魔幻情境是创设“疑惑”的一种有效手段,“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暴露自己在思维上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高效教学的课堂才能变得“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