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斌 图/孙洁
走近清玉
文/张斌 图/孙洁
说到清代玉器,痴玉的人往往会激动不已,因为清玉离我们太亲近了,太容易收藏了。由于传世的清玉数量空前之大,男女老少皆喜欢,所以在时下众多的古玩城和地摊上,你只要有心,经常会碰到清玉,我有几位搞收藏玉器的朋友,他们收藏了许多玉质滋润,雕工精湛的清玉,他们感叹,在时下新疆和田玉暴涨的情况下,买点价格适中的清玉收藏和把玩,同样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清代玉雕是中国玉器文化最后一个高峰,大体上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康熙、雍正时期,那时的玉雕业主要活跃于民间,宫廷大规模的玉器生产还没呈现。清初的玉雕器形还是延续了明代风格;第二时期是乾隆及嘉庆初年,由于乾隆皇帝酷爱玉器,所以这一时期的制玉业达到了顶峰,我们常说的“乾隆工”就出自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用玉量之大,工艺之高超,题材之广泛,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三时期是清晚期,这一时期的玉器两极分化,分为宫廷玉器和民间玉器。清王朝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了,由于战乱,许多宫廷玉器流散于民间,在一些藏家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清代精美的玉雕摆件。
对于清代玉器的雕工特点,我们首先要记住一个“大”字。这是由于清代玉材输入渠道空前畅通,因此清代出现了许多巨型玉雕山子。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山子“会昌九老图”和“秋山旅行图”。这两座山子都雕琢精湛,纹饰华丽,形态各异,令人惊叹,实为旷世杰作。其次,是清代玉器的“美”。清代玉器的大件器气势磅礴,小件器同样精美绝伦。由于民间一些加工玉料的作坊,生意兴旺发达不说,能工巧匠也个个身手不凡,再加上百姓玩玉之风盛行,所以清玉的挂件、摆件皆创意不断,受到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青睐。最后,是清代玉器的“精”。所谓精,即用料精(白),做工精(工艺),什么都细致百倍,做足分量。乾隆时期出现的“乾隆工”,除匠人精雕细琢之外,雕刻的图案也繁花似锦,尤其是宫廷制作的玉器(件),已达到了艺术上使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的地步。
据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到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去考察,发现一种名为“痕都斯坦玉”。在乾隆的推崇下,胎薄如纸的痕都斯坦玉被传到了中国,受到了当时百姓的普遍欢迎和青睐。记得好多年前,我到苏州出差,空闲时到当地古玩城去逛了逛,突然看见有家古玩店的橱窗内摆着两件薄如蝉翼的白玉盘,店主说是清代的痕都斯坦玉料制作的,我当时就动了心,望着薄胎上浅浮雕的纹样,我顿时爱不释手。经过讨价还价,以7000元的价格买了其中一件。回到上海请玉器专家鉴定,说是件安徽玉匠雕琢的现代仿品,我顿时傻了眼。专家说,一是玉材不对(有可能是俄料),二是工艺不对(纹饰太死板),虽是件薄型器,但只是件工艺品。专家安慰我,就当买件工艺品玩玩吧。后来这件工艺品送给了法国朋友,只可惜没留下一张照片以示警世。后来我总结经验,买任何玉器都不能头脑发热,多看少买才是理智的。还有一次,我看到一块“乾隆工”的玉牌,当时有点垂涎三尺之感,但我还是请高手过目,在得到认可后,便如愿以偿地买下来,只不过玉质差了点,又有裂纹,但总算是件清玉吧。
前人留给我们清玉的品种丰富多彩,以我之见,还是收藏些佩戴和装饰用玉为好。因为清代流传至今的玉器小玩意很多,从头上用的到颈上挂的,再到腰间佩戴的,应有尽有,只要用心去收藏,都可以见到。当然还要注意清玉的纹饰和刀工,虽与明代玉的纹饰风格相似,但还要掌握它的特征。比如清玉写实纹饰,大都采用喜庆吉祥寓意,按现代说法就是讨个好口彩,如蝙蝠、寿桃、喜鹊、瓜果之类。刀法也以片雕、镂雕、掏雕、圆雕为主。总之,只要看到光泽明亮,身细润泽。雕工精湛的清玉,还是先下手为强。我常常感言:清玉传世多,机遇难错过,收藏无止境,天天图快乐。
1. 会昌九老图(山子)2. 秋山行旅图(山子)3. 痕都斯坦白玉盖盒4. 白玉螭龙带钩5. 乾隆 白玉三足双环耳带盖香炉6. 蝴蝶玉佩7. 白玉菱角挂件8. 乾隆 白玉西番莲盖碗9. 玉扳指10. 白玉双欢挂件11. 乾隆御制 碧玉笔筒12. 乾隆 青金玉牌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