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危机:性丑闻重创BBC

2012-07-07 12:11彭永清
检察风云 2012年24期
关键词:威斯性侵犯丑闻

文/彭永清

公信力危机:性丑闻重创BBC

Savile Virus Overwhelms BBC

文/彭永清

英国广播电台(BBC)是世界上最大的广播公司。作为一个具有90年悠久历史的老牌公司,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然而,随着其头牌电视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近40年性侵丑闻的曝光、BBC被指不啻是萨维尔的东家,还是其犯罪“同谋”,这个“耄耋老人”顿时间变得摇摇欲坠。

BBC已故名主持丑闻曝光

吉米·萨维尔生前是BBC音乐节目和儿童节目的王牌主持人。在公众面前,他一直以爱护儿童和关心慈善的形象示人,为慈善募集资金4000万英镑。萨维尔曾被评为“英国人最喜爱的公众人物”之一。1990年,他被授予骑士封号。但去世后不到一年,他就被揭发出生前曾对300多人实施性侵,这一丑闻在英国激起惊涛骇浪,他的东家BBC面临50年来最大信任危机。英国媒体纷纷反思,萨维尔性侵丑闻为什么现在才被发现?为什么他在约40年间里没有受到指控?

“那时萨维尔红透整个英国,没有任何丑闻缠身,他在任何地方都得到尊敬,作为当年曾经负责守护那些女孩的女人,我现在极度委屈和自责,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有恋童癖。”邓克罗夫特女校校长玛格丽特·琼斯在接受《每日邮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邓克罗夫特女校的学生正是萨维尔性侵案受害者群体之一,萨维尔曾猥亵多名参与录制节目的人,其中不少人不满16岁。在琼斯眼中,萨维尔是以大明星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身边的,“我知道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最容易成为哪一类人的目标,所以我从来不让孩子们单独外出……但大明星萨维尔开着劳斯莱斯到学校时,所有学生都想和他一起玩,跟他一起出去,而当时负责陪同女孩们出行的人就是我,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做出如此不齿的事情。”每次来到学校,萨维尔都会和学生们讲自己的旅行见闻,学生们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琼斯回忆说:“说实话,虽然他给我的感觉不好,但是如果他想的话,他真的可以随时变成一个有魅力的家伙,我理解为什么女学生那么喜欢他。”

萨维尔受欢迎的另一原因是他让学生们可以不遵守校规,“他每次来都抽雪茄,让女学生和他一起抽烟,”琼斯校长说,“学校也没有办法。更让学生们高兴的是,萨维尔还邀请她们去录制节目,而学生们就开心地求我让她们去参加。”之后发生的悲剧是,萨维尔利用录制节目的机会对一些女孩实施了性侵害。

邓克罗夫特女校的学生并不是仅有的受害者。据最新的调查称,有证据证明萨维尔上世纪70至80年代曾在布罗德穆尔医院做志愿工作时性侵犯多名病人。受害人的律师称,英国政府很可能会被控告,因为当时政府拥有布罗德穆尔医院的直接运营权。布罗德穆尔医院是英国最著名的三所戒备森严的精神病医院之一。医院一名精神科护士透露,她护理过的一名病人曾投诉多次被萨维尔强奸。萨维尔与这间医院关系密切,甚至持有过医院机密区域的钥匙。卫生部曾收过针对萨维尔的投诉,他们正调查1988年委任他出任一个监管该医院工作小组主席的决定是如何作出的。按照警方已收到的指控,八名女性受到萨维尔侵犯时年龄在13岁至16岁之间。

据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证实,许多受害者涌来求助,警方现正调查340条线索,对40名可能受害人进行询问,并正式记录针对萨维尔的12项性侵犯罪名指控。警方称,到目前为止,指控萨维尔实施性侵的受害者人数已经超过300人。这其中包括几名男孩,而且不少受害者案发时还不满16岁,最小的只有7岁。据悉,最早的一起性侵犯发生在1959年,这意味着萨维尔在大约40年间多次作案。警官斯平德勒说,他们收到公众指控萨维尔的个案由1959年起至2006年,已把估计受害人的数目调升至约60人。警方表示,萨维尔涉案指控之多,使他成为英国刑事案历史上娈童最多的罪犯之一。此案亦勾起其他童年时期遭性侵犯的受害者的痛苦回忆,数以百计受害者寻求辅导。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总干事桑德斯表示,他们过去10天收到1400个热线求助个案,是平日的7倍。他表示有六宗个案涉及萨维尔,包括一名15岁少女表示参加流行榜「TopofthePops」节目时,在BBC主持人车辆上被侵犯。

在萨维尔丑闻曝光的同时,也牵扯出很多BBC员工。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目前有29名BBC工作人员因此事接受警方调查。萨维尔的前同事保罗·甘布奇尼在接受调查时坦言,萨维尔的性侵行为在BBC音乐频道内部那是公开的秘密,但他从没有想过举报。“我是一个小小的DJ,怎么能去举报说我的上司是个性侵犯者?他们肯定会嘲笑我!所以我永远不会这么做!”另一位同事也说,他曾见到萨维尔向两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暗示想发生关系,但他却认为这只是开玩笑。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丑闻曝光后,萨维尔的亲属发表声明,承认萨维尔性侵犯属实,并向受害人致歉。性侵丑闻震惊英国,英国教会希望剥夺萨维尔所获“骑士”封号,而不少昔日娱乐圈明星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

萨维尔家族27日在《约克郡晚邮报》发表声明,对“许多年来遭受各种侵害”的人“表达最深切同情”。萨维尔的侄子罗杰·福斯特说,本月初看见英国独立电视台曝光萨维尔涉嫌性侵犯时,感到“恐惧”,报道揭示了萨维尔不为亲人所知的“黑暗面”。“一个我们所了解和爱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我们承认,我们的绝望和悲伤与受害人的绝望和悲伤无法相提并论。”福斯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人们所作指认中,大量是事实。这是我作出的唯一结论。”

萨维尔生前积极从事慈善事业,1990年由罗马教廷授予“骑士”封号。首相卡梅伦也对事件感到震惊,并暗示可能会剥夺萨维尔的爵士勋衔。英格兰天主教会近日致信梵蒂冈,询问是否能剥夺封号,原因是性侵犯受害人“深受痛苦”。教廷发言人费德里科·隆巴尔迪27日说,教廷如果知道萨维尔性侵犯他人,就绝不会封他为“骑士”。但教廷无法剥夺封号,原因是受封人姓名不列入教廷年鉴,萨维尔死后封号不再有效。“这项荣誉随着受封人的死亡而终结。”他说,“不可能把一个不在世的人从一份不存在的名单除名。”一名教会人员告诉《每日电讯报》记者,受封人死后封号遭废除的事例“即使不是史无前例,也极为少见”。

萨维尔丑闻也令名人圈产生恐慌。据英国警方还逮捕了一名男性,指认他关联萨维尔案件,参与性侵犯。尽管警方没有公布嫌疑人的姓名,但英国广播公司及其他媒体报道,嫌疑人是前娱乐明星加里·格利特。格利特现年68岁,上世纪70年代是英国走红摇滚歌手。他2006年3月在越南因性侵犯一名十一岁女孩和一名十二岁女孩入狱,2008年8月获释回国。

英国知名公共关系顾问马克斯·克利福德11月27日披露,性侵丑闻在英国娱乐圈引发恐慌,数十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名人担心遭卷入,前来咨询对策。他说,一些人现在仍是“大人物”,所以“怕得要死”。这些人当红时生活放纵,“年轻姑娘们在演唱会休息室、游艇和各种地方投怀送抱,他们从来不看对方的出生证明(以确认是否成年)”。

同时,英国各界也纷纷和萨维尔“划清界限”。在萨维尔的出生地利兹,当地市政府已决定将他的名字从“名人榜”中删除。由于丑闻非常恶劣,在萨维尔家人的要求下,其墓地上的石碑已经被拆卸粉碎送到了垃圾填埋场。英国《经济学家》嘲讽称,刚安放不到三个星期就被拆除,这或许是史上最短命的墓碑了。

英国《每日邮报》称,随着萨维尔丑闻事件的恶化,BBC可能被起诉赔偿数百万英镑。许多受害人都联系了律师,可能对与萨维尔被指控罪行有关的机构提起诉讼。有律师对《太阳报》表示,赔偿金额可能高达数百万英镑。

不过,许多英国人也在反思:“人已经死了才一起说这样的话真不像话,难道这是一种集体诽谤的病态吗?”还有人认为,“即使事实存在,但当事人(萨维尔)已死,无法证实”,“当事人无法辩解,受害者片面的说辞对死者不公平”等。因此,单方面说萨维尔为“恶魔”的意见让人感到恐惧。

沉默的旁观者掩饰了邪恶

10月23日,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被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报道委员会叫去,接受议员们的各种质问。出于让受害人重新过上正常生活和将萨维尔的暴行公诸于众的目的,英国政府认为应当对萨维尔的过去“一查到底”。

在欧洲曾经出现过基督教神父性侵害未成年少女的事件。这种针对儿童或弱势群体的性暴行令人厌恶至极。直到不久以前,尽管对此种性暴行深恶痛绝,但英国电视界对此采取容忍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受害者不敢向警方报案。

英国独立电视台和BBC的主制片人加内特·波特就是一个典型。最近她在BBC《QuestionTime》节目中说,年轻时她曾亲眼目睹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性侵犯女性的场面。她说,那时单位上的环境就那样。在被问及“当时为何不采取任何行动告发上司?”时她说:“当时我初出茅庐,我的话他们会信吗?而且,我可能会因此被调走。”当主持人反问“为何不采取行动?你这样属于同犯”时波特说:“你知道我的生活经历吗?我的母亲再婚时我刚好10岁。继父是一位理发师,每次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继父就会碰触我的身体。我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她竟然沉下脸对我说‘不要乱讲!’”不过,她的话并未引起观众的同情,他们似乎更加责怪波特,称“你究竟想说什么?不要开玩笑!”。波特无法解释,只有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萨维尔性侵犯少女的行为之所以40多年后才予以曝光,原因是他的名气实在太大。因为是名人,所以“做什么都可以”。多个电视节目负责人说:“在上世纪70、80年代,著名男性节目主持人与年轻女性或少女发生性行为并不奇怪。”由于热衷慈善事业,使萨维尔的地位更加特殊。

英国媒体认为,旁观者的沉默是丑闻直到现在才曝光的最主要原因。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与甘布奇尼一样,BBC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用沉默掩饰了萨维尔的恶行。《每日电讯报》认为,这些成人都患了某种形式的麻痹症,他们怕惹事,怕麻烦,因而对犯罪视而不见,才导致受害者一再增加,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一位受害者这样回忆道,“大人们看到了这一切,然后他们转过头去。”

BBC显然不是唯一掩盖高层人员性侵案的机构。萨维尔丑闻爆出后,一名撒切尔时代的保守党高官也被牵涉进来。上世纪北威尔士性侵案的受害者斯蒂芬·麦斯哈姆向BBC《新闻之夜》爆料,称他和其他人曾多次被一名保守党高官性侵害,但对方位高权重,自己虽多次举报,但都无人理睬,自己还被警局称为骗子。

上世纪70至90年代,北威尔士孤儿院中发生了多起娈童案,英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三年调查,最终这一丑闻才浮出水面。2000年,英国政府公布调查报告,28名直接涉案人员姓名被公之于众,但其中并没有麦斯哈姆提及的这名保守党高官。

随着萨维尔性侵案不断牵连出新的性侵丑闻,英国文化大臣日前也表示可能就此事对BBC展开调查。目前,萨维尔的数百万英镑财产也已经被冻结,以便对受害者实施赔偿。

BBC历史上最短命的总裁

然而,在萨维尔死后,BBC出现了一件让人感到愤怒的事。为了宣扬萨维尔的功绩,BBC一档时事调查节目《新闻之夜》特别制作了一个节目,准备在圣诞节时播放。该节目同时还包括现场采访几位曾经受到萨维尔性侵犯的受害者的访谈内容。

正当调查进展迅速、节目准备就序、《新闻之夜》节目导演彼得·里朋与制片人说好“准备播放”后不久,里朋以“编辑上的原因”要求节目组停止播出。尽管很少人知道停止播放,但今年10月3日,BBC的竞争对手、英国独立电视台将自己调查萨维尔性暴力行为的内容编辑成专题节目,同时插入对受害者的采访内容。一时,萨维尔丑闻曝光天下。

此节目一播出,BBC随即陷入混乱,并且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萨维尔长期对受害人实施性暴力,难道BBC没有责任阻止这种行为吗?”,二是“为什么《新闻之夜》不播放先前的调查报道?”对于这两个问题,BBC编辑部和运营部领导们的反应显然不太积极。首先,BBC总裁恩特威斯尔并未及时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上,而是说“在警方进行彻底调查之前,BBC不会去调查”。

不过,恩特威斯尔在10月12日对媒体明确表态说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并详细调查萨维尔的性暴力行为和查明《新闻之夜》中途停止播放调查报道的真相。虽然如此,但在独立电视台播出节目后20天接受下议院文化媒体报道委员会的质询时,恩特威斯尔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而在被委员会问及BBC虽然设置了独立调查委员会却什么事也不做的行为“是否错误”时,恩特威斯尔始终不予承认。

由于萨维尔丑闻和报道失实带来的巨大压力,恩特威斯尔在上任仅54天后戏剧性地辞去总裁一职,从而令BBC公司陷入其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恩特威斯尔在被完全卷入危机后承担了责任。他还证实BBC错误地暗示英国保守党前资深政治家麦卡尔平勋爵有恋童癖后,危机顿时升级,这是继萨维尔之后BBC《新闻之夜》节目最近几周曝出的第二起丑闻。

11月9日晚9点,恩特威斯尔在BBC理事会主席彭定康的陪同下出现在位于伦敦中部的BBC总部大楼外,他说这样做是“体面的”。彭定康此前接受了恩特威斯尔的辞呈,他说,看到恩特威斯尔在如此耻辱的情况下结束其在BBC的23年职业生涯,是“我公共生活中最为伤心的夜晚”之一。恩特威斯尔在辞职时说:“鉴于总裁也是总编,并且最终对所有内容负责,鉴于《新闻之夜》节目令人无法接受的新闻报道标准,我决定采取体面的行动,辞去总裁一职。”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猜你喜欢
威斯性侵犯丑闻
疯狂星期二
“离谱”的招聘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拒绝性侵 疗愈童心
造车这些人,谁还没点黑历史 汽车公司不想回首的11起丑闻
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本科音乐教育特点及启示
预防儿童性侵犯之建议
“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澳大利亚:“走地”肉类再曝丑闻
让医生洗手的人